|
20160915_14739828859586.jpg
专栏作者星河:小孩的长大真是在不知不觉之中,有时说出的话让你听了顿时惊得目瞪口呆。一天,笔者家里三岁半的小男孩晚饭后要求妈妈陪他玩车,这是个玩了千遍万遍都不厌烦的游戏,你只要但凡跟他玩时有点走神,或者看几眼手机,他就立即撅着嘴抱怨,“每次玩车,你都不好好玩。”在妈妈催促姐姐去弹钢琴时,小男孩在旁边听了,幼稚的小脸变得很是严肃,以他在温哥华幼儿园学会的英文讲起来,“You always let her play piano,let her study,that is not the way we love people。Love means everyone get together。”(你总是让她弹钢琴,让她学习,这不是我们爱他人的方式。爱,意味着大家聚在一起。)妈妈和姐姐刹那间都惊讶地石化在那里,天啊,这个小家伙突然给家人讲什么是爱,还似乎非常有哲理!
姐姐好像看到了同一战线的战友,说,“看,弟弟也这样说吧,你那样老催我学习,不叫爱。”我立即追问小男孩,问他这都是跟谁学的。这个倔强的小男孩不回答,又开始恢复一脸幼稚的模样,趴地上玩撞车游戏了,留下妈妈在那里思虑万千:他是以英文说的这话,虽然从三岁多的孩子口中说出有点令人惊讶,却显得不是太怪异。不过如果以中文说这话,就听着很奇怪,难道是因为华人不习惯把爱不爱的挂在嘴边,但讲英语的人谈起“爱”字来,就很习以为常?但即使华人家长不好意思说出爱,看来也要学会如何正确以行动表达。在加拿大长大的孩子,对父母要求越来越高,他们要求尊重、要求自由、要求家庭氛围,即使只是个小不点幼儿。
“爱,意味着大家聚在一起。”对小男孩来讲,应该是指聚在一起玩车,聚在一起打打闹闹、追逐玩闹。大人认为爱孩子的方式,原来被孩子们认为根本“不是爱他人的方式”,如果方式从开始就错了,爱就变了味,无论给予者自以为给得多真诚,爱得多深厚。小男孩才三岁多,如果不是别人教给他的这个话,那肯定是出于他最真实的内心,是孩子最纯粹的心声。
20160915_14739829795999.jpg
这种类似心声,华人家长们不是没有听孩子发过牢骚,但往往是听得不少,却没怎么当回事。家中的姐弟俩最近迷上一首中文儿歌,《爸爸妈妈听我说》,每次听了都开心地跟着旋律唱起来,歌词如下:
你对我好我心里都知道
我学学这个学学那个
忙得不得了
我的烦恼又有谁会知道
学的太多学的太杂消化不了
爸爸听我说妈妈听我说
我喜欢和小朋友蹦蹦跳跳
爸爸听我说妈妈听我说
我也喜欢和你们打打闹闹 ...
三岁半小男孩站在姐姐一边,向妈妈说的话,难道是受此歌启发?“你总是让她弹钢琴,让她学习,这不是我们爱他人的方式。”其实温哥华的孩子比起国内孩子的学习压力,已经少得太少,而华人家长迫于从小长大的习惯,会给子女布置一点家庭作业,却也常常被他们抱怨。我们非常担心他们在温哥华的生活玩物丧志,他们却说孩子就该多玩,假期就该休闲,也会主动学习,但必须是自己喜欢的活动,不感兴趣的就得了拖延症,磨磨蹭蹭在抗议家长的声音中马马虎虎完成。
20160915_14739830656365.jpg
拿女儿举例,英文小说是她的最爱,起床读、睡觉前读,上厕所读、坐车读,甚至在公园边散步边读,坐在沙坑上读,尽管你催促她无数次别再看了,她也要坚持读完,再做别的事情,冒着家长生气发火的危险。但你要让她学下中文,她就想尽办法糊弄你,把中文书放在外面,中间夹着英文书在读。(这招数很快被我看穿,因为小时也那样干过,外面套个课本,里面夹本小说,不同的是我当时读的是中文小说,她现在读的是英文,遗传基因真好,都是书迷)让她弹每日必弹的琴,其实最多半小时,她为了应付我,一只手在琴上慢慢悠悠胡乱按着琴键,好发出琴声让我知道她在弹琴,另一只手却捧着英文小说,聚精会神地看,对女儿的此种创意手法,妈妈也是服了。
忍不住感慨,温哥华长大的孩子,从小都太自我了,只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种学习的自由状态、从兴趣出发的确是华人移民来加拿大想要追求的,但心里却常常惶恐,孩子如果只喜欢读英文书,其他东西都马马虎虎学习,这样能行么?笔者总以为,中文小时候不认真学习,这辈子就算再也学不会了;弹琴能让人从音乐中提高素养、增长智力,再说干什么事情不能知难就退、半途而废;数学水平也是评判学生的一个重要标准,即使不爱学也不能不学呀。很多华人家长都如我一样,有同样的看法,然而,我们考虑再周全,再有多深厚的苦心,也不一定换来子女理解,他们以为催促他们学习自己不爱的东西,不是爱孩子的方式。
想起来也有些滑稽,为什么笔者以为重要的学习任务,却偏偏不是女儿喜欢的呢,难道天生就喜欢跟孩子作对么?如果反过来看问题,女儿成天弹琴弹个没完没了,只爱学数学,不爱看小说,我又会开始担心,读英文书很重要啊,英文写作能力要提高之类。看来我和许多华人家长一样,有过多爱操心的细胞存在,生怕孩子若是由着他们的性子来,成长不好。但也许只有从兴趣出发,孩子将来才能真正在某方面取得成就,个人生活也能愉快。
20160915_14739830905371.jpg
看来,为了让孩子真正感受父母的爱,只有像家里小男孩所说,“爱,意味着大家聚在一起”。聚在一起做什么,当时是做他们喜爱做的事,比如玩车,比如读英文小说等。只有让他们真正感受到你的爱,才会自觉、开心完成其他的学习任务,毕竟孩子不能从小只学会一种知识,知识之间相互贯通,小时候打下基础,以后才可能用得上。
“爱,意味着大家聚在一起”,也是许多人讲的孩子需要家长陪伴的问题,这种陪伴应该是全心全意的真正陪伴。你以为你的身体跟孩子在一起就行了,却在那里忙着看手机、打电话,跟别人聊天,留下孩子自己在那里孤独地玩玩具、看电视、看笔记本电脑、玩滑梯、玩沙子。敏感的孩子心里都知道,爸爸妈妈的心不在他或她身上,于是我家的小男孩会抱怨,“每次玩车,你都不好好玩。”我必须全身心投入,他才笑脸如花,玩得极其开心,粘在我身上说爱妈妈,因为只有家长认真陪伴做他喜欢的事情,他才真正感受到了爱。这才是他以为的,我们爱他人的正确方式。
20160915_14739831639420.jpg
这个三岁半的男孩在某方面和姐姐相同,比如完全从兴趣出发,不爱学数数,但你要让他数下车有几个轮胎,他就立即兴奋数起来,但不像姐姐小时候一样爱画画、爱涂颜色,拿笔姿势很怪异,画出的东西不是道道就是圈圈,涂的颜色通通都是黑色,他却给它们起出不同的名字。他很容易记住各种车的牌子,各种交通标志,一岁半就用自己的腿搭出个字母Y,生活中看到的某些物品,他能联想到看起来象个字母L,字母E,但你要让他学着写,他一万个不愿意,勉强写了也跟画鬼符一样,跟他姐姐小时候喜欢学写字完全不同。
对于子女这些习惯,家长能说什么?我只能承认,孩子和孩子不同,男孩和女孩不同,父母急不得、催不得,只有给他们时间,让他们从兴趣出发,一点一点成长,并且是快乐地成长。家长能做的,也是孩子们最希望家长做的是,给予真正的爱,那就意味着大家聚在一起,心连着心。道理简单,做起来很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