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拿大的义务教育的理念之一是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相应的要求也非常宽松,直接的后果是学生们的学习成绩就有了严重的倾向性——音乐、美术这些美育教育毫无问题,体育更不用发愁,文学、社会也没大问题,唯独对“见真功夫”的功课,比如数学、科学(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就有了麻烦。我曾经教一个一年级的西人孩子用中文从一数到五十,孩子说,“我用英语也数不到五十啊!”而犬子上五年级时,辅导同班同学数学,发现被辅导的分不清1后面几个零有什么区别。夸张的是,在教会这个分不清零的意义的同学后,其他两位同学也要求被辅导,理由是“我们的程度还不如他呢”。
20161113_14790757321267.jpeg
这些匪夷所思的事情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加拿大基础教育中强调的是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沟通能力、正向的性格、个人的愿景和责任性、社会愿景和责任性的养成,对算数教学不是那么重视,老师们鼓励孩子们用计算器,忽视笔算训练,更别提心算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加拿大的义务教育奉行“地板低,天花板高”的理念。意即,任何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生存”,但有能力的学生可以尽可能地向上发展。不仅口号如此,教育局也给了切实的支持。
在BC省,省教育厅将某一方面能力超出同龄水平的孩子称为“天才儿童”。当一个孩子被认定具有或潜在具有高出常规的智力、创造力或其他特殊能力时,即可被归为此类。具体表现大致可归结为:具有高超的智力水平,包括词汇量大、记忆力好、学知识快且轻松、具备的信息多、善于总结、容易接纳新观点、抽象能力强、善于体察、喜欢判断总结等;创造性突出,包括喜欢提问、对各方面都好奇、点子多、看问题的方式灵活多样、观点独特(原创性)、善于细节化、善于将创意变得更有趣(勤于思考)、能将点子转化或合并、洞察力强、喜欢冒险、喜欢推测设想、被否定也不以为然、能体会出微妙的幽默和矛盾;任务承担力强,包括能为自己制定目标和标准、积极参与到喜欢的任务中、对感兴趣的事务热情度高、完成任务时不大需要外来动力、对自己的项目和兴趣点专注、精力旺盛、轻易不放弃、喜欢分享成果、追求新的项目和挑战、喜欢承担责任。
这类儿童具有超常学术学习能力的被归为“天资类”(gifts),具有艺术、创造力和社交禀赋的被归为“天赋类”(talents)。一个孩子可以是既有天资又有天赋,但他们可能有其他方面的不足,如学习障碍、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有些属于“学障资优生”(2e)。因此,不能希望一个天才儿童面面俱到。确实,接触到的这类孩子中,情绪不稳定、长期处于兴奋状态、比较孤僻、行为举止怪异等这些现象并不鲜见。道理很简单,每个人的情商、智商、财商等各种素质总和都差不多,若某些方面过强,必然有其他方面偏弱。当然,大多数天才儿童还是表现得颇为正常,普遍“太宅”、不合群。显然,这也是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群体。为了帮助他们能更多、更顺利地学习,BC省教育厅开设了“天才计划”(又名“挑战计划”)。
“天才计划”的第一步是发现“天才”。各个学校都有专门负责这方面的老师。这些老师往往也有其他的教职,他们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留心观察。小学二年级到四年级之间,一般有一场统一测试,考试卷厚厚的一本,从序列、逻辑、非语言方面、记忆力、语言表述等几个方面评分。一般的学校会让应届学生都参加,而有的规模比较大的学校,会挑选些更有可能入选的孩子去考试。六年级和八、九年级也有选拔考试,感兴趣的学生可以申请。考试后有官方成绩,这份成绩在义务教育阶段始终伴随着入选的学生。对有些新来的、错过考试机会的疑似天才学生,负责老师会再单独为他们安排考试。一位朋友搬家来时,孩子已经读五年级了。他们为了方便,就近上了所法语学校。刚来英文不好,法语更不会,孩子也没什么机会和同学交流。但所在学校的负责老师硬是在孩子基本上“沉默不语”的情形下,观察出孩子的特殊,并在调离该校时,向新接手的负责老师交代了这一情况。继任的负责老师继续观察,约谈家长,给孩子安排测试,测试结果显示,孩子的智商水平属于千里挑一那个级别的。后来孩子顺利考上了UBC的少年班,表现优异,如今已经成绩优异地毕业了升入大学。
如果没有赶上学校的鉴定,也可以自己申请。我的一位女友的孩子由于转学几次,错过了公校的测试,后来上了私校——私校不参加这一评定计划,女友就为孩子约请了特别考试。测试专家从三百公里以外地方赶来,测了一下午,收费1500加币。孩子确实是人才,测试后通过评定,也顺利地进入了初中的特别培训计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