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多 六六网  www.66.ca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搜索
查看: 1120|回复: 1

儿女的眼缘+父母的经验,也许才是相亲的正确打开方式(图)

[复制链接]

升级   83%

20

主题

21

帖子

8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83
QQ
发表于 2017-1-16 19: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式相亲》第三期收视再创新高!同时段收视率持续第一!CM35城收视率1.71%,CM52城收视率1.52%,网络点击量破2亿!

  相亲热潮就差你的加入了!

  

儿女的眼缘+父母的经验,也许才是相亲的正确打开方式(图)

儿女的眼缘+父母的经验,也许才是相亲的正确打开方式(图)


  《中国式相亲》开创了“带着父母来相亲”的节目新形式。网友为此吵翻天,口碑的两极分化也将《中国式相亲》一度推到风口浪尖。有人觉得这就是中国相亲的真实现状,有人则认为父母介入子女婚恋是“传统的倒退”,不过也有人看到,女性在节目行使了前所未有的自主选择权,体现了新时代下女权的独立、相亲文化的进步。

  其实,无论是第一期中的“男方父母选女”,还是第二期的“女方父母选男”,形式不一,内核始终如一:直面父母,给子女自主选择权。

  并非反转:父母做参谋,子女做选择

  

儿女的眼缘+父母的经验,也许才是相亲的正确打开方式(图)

儿女的眼缘+父母的经验,也许才是相亲的正确打开方式(图)


  在第一期开播出后,口碑呈现两极趋势,“妈宝男”与“直男癌”也成为了社会争议话题的关键词第一集登场的六位男嘉宾,很多网友不满其言行。无论是在第二现场观察女嘉宾、对其品头论足的行为;还是其中几位男嘉宾的择偶标准皆是“她是否能照顾我”;再或者譬如当一位性格条件外貌都具备的女嘉宾说出自己已经40岁并为离异母亲时,男嘉宾前后反应的强烈反差与缺乏涵养的一再“补刀”,都让节目的话题性十足!

  

儿女的眼缘+父母的经验,也许才是相亲的正确打开方式(图)

儿女的眼缘+父母的经验,也许才是相亲的正确打开方式(图)


  许多负面舆论都开始讨伐当代适婚男性质量下滑严重,似乎将周围大部分普通男性都扣以“直男癌”与“妈宝男”的帽子。

  而武志红先生曾在其作品《巨婴国》中提到的核心观念:“我们90%的爱与痛,都和一个基本事实有关——大多数成年人,心理水平是婴儿。

  这样的成年人,是巨婴,这样的国家,是巨婴国。”似乎通过这档节目得到了“完美印证”。由此,观众对当代适龄男性婚恋价值观的质疑也就应运而生。

  

儿女的眼缘+父母的经验,也许才是相亲的正确打开方式(图)

儿女的眼缘+父母的经验,也许才是相亲的正确打开方式(图)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和对方父母面对面,表面上是“被选择”,其实反倒是前所未有的独立自主的主动选择。果然,到了第二期“女选男”,藏在玻璃房后的女嘉宾们,用更直接的选择的方式,甩了“物化女性论”者一脸。

  

儿女的眼缘+父母的经验,也许才是相亲的正确打开方式(图)

儿女的眼缘+父母的经验,也许才是相亲的正确打开方式(图)


  女生在进入玻璃房前最后叮嘱,女生的要求是父母之后的选择标准,这与第一期中男方家长成为择偶条件制定者的现象大相径庭。从落落大方自我介绍,到独立自主的性格,以及自身有着正确主流的择偶标准,女性在相亲文化中的地位,相比上一期,看似反转,其实一脉相承。

  

儿女的眼缘+父母的经验,也许才是相亲的正确打开方式(图)

儿女的眼缘+父母的经验,也许才是相亲的正确打开方式(图)


  而更大的区别在于她们的父母。每一对家长,都以女儿喜欢为最高目标,她们对女儿疼爱并没有变成溺宠,而是一种保护。他们倾听女儿们的要求,尊重女儿的选择,没有强加的观念,没有恶意的阻拦。面对场上的男嘉宾,他们也拿出了建立在平等上的尊重。

  面对自己不认可的,诚心建议;面对自己喜欢的,还会主动提供事业上的帮助。

  

儿女的眼缘+父母的经验,也许才是相亲的正确打开方式(图)

儿女的眼缘+父母的经验,也许才是相亲的正确打开方式(图)


  《中国式相亲》第三期,场上出现了全新的西方面孔,来自新西兰的杨硕家庭带着帅气爸爸和超模妈妈亮相。他们钟情于中国传统文化,一家五口全部会讲中文!女嘉宾惊呼:“没想到有外国家庭!”金姐霸气回答:“我们的舞台是面向全世界的国际大舞台!

  ”真是牵线联姻无国界啊!

  

儿女的眼缘+父母的经验,也许才是相亲的正确打开方式(图)

儿女的眼缘+父母的经验,也许才是相亲的正确打开方式(图)


  女嘉宾石旻玥身着旗袍款款而来,原本“谦让的”超模妈妈立刻拍灯,三盏席位瞬间被抢空。创业海归、拥有自己的品牌,让男嘉宾对女孩好感度飙升。173cm的净身高让部分男嘉宾稍显压力,新西兰小伙杨硕却得意喊道:“跟我太配了!”姑娘得知小伙195cm,惊喜:“是我理想男友的身高!”两人隔着玻璃房,暗中火花不断。

  最终两人成功牵手,网上祝福一片。“一边是喜欢中国传统文化的家庭,一边是受过西方教育的古典美女,在他们身上能看到文化的包容,这样的组合让人想到的不是般配,而是‘绝配’。”父母做参谋,子女做选择,也许就是相亲的正确打开方式!

  

儿女的眼缘+父母的经验,也许才是相亲的正确打开方式(图)

儿女的眼缘+父母的经验,也许才是相亲的正确打开方式(图)


  一针见血:没有直面的勇气,哪来选择的独立除了新的相亲模式,“真实”是《中国式相亲》的鲜明特色。数千年来,中国的婚恋文化可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八个字概括,真正的自由恋爱还不到一百年,刨除掉单位分配等成分,更是少得可怜。而父母在台下的“相亲”中所扮演的角色并没有和节目中有多大出入。

  从每个城市的“相亲角”到结婚前必不可少的“见家长环节”,“父母的认可”似乎成了结婚前必过的一关,不少观众坦言:“这不就是把上海的人民公园搬到了东方卫视了么?”不得不承认的是,生活中每位父母的标准,或多或少都有台上父母的影子。

  

儿女的眼缘+父母的经验,也许才是相亲的正确打开方式(图)

儿女的眼缘+父母的经验,也许才是相亲的正确打开方式(图)


  三方择偶带来的独特视角,输出了一个核心观点:婚姻不是1+1的简单公式。背后肩负着两个家庭的未来。

  父母在结婚之前的角色正如一把爱情的量尺。而这种在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婚恋模式,走上舞台后却变得似乎让一些人大喊庸俗,但这份“庸俗”并非源自综艺的夸张与戏剧化,《中国式相亲》能准确地戳到大众的味蕾,恰恰是因为它贴近真实令许多不同年龄层观众充满的代入感。

  如果连直面真实的勇气都没有,哪还有资格谈什么独立自主的人格??

  

儿女的眼缘+父母的经验,也许才是相亲的正确打开方式(图)

儿女的眼缘+父母的经验,也许才是相亲的正确打开方式(图)


  “真实”也是一个时下综艺真人秀最应该呼唤的元素,节目应如同一个市井百态万花筒,将生活中的好与坏都剖开来给人看。无论是你看到的美景还是糟粕都不会成为过眼烟云。《中国式相亲》的舞台就如同当下许多相亲男女场景的缩影,你可以因为它真实带刺选择拒绝,但你脚下的生活依旧不会停。面对现实,正视婚恋市场中爱情和现实的矛盾与共生,才是改变当下“中国式婚恋观”所需要的第一步。

  这也是《中国式相亲》想要达到的最终目标之一。

  以人为镜:“中国式相亲”的背后,映射的是家庭教育和时代价值

  

儿女的眼缘+父母的经验,也许才是相亲的正确打开方式(图)

儿女的眼缘+父母的经验,也许才是相亲的正确打开方式(图)


  《中国式相亲》最具特色的,就是在选择过程中,台上嘉宾其实根本没有见到选择它的异性,只看到了他们的简单资料和照片。他们见到的,是玻璃屋中嘉宾的父母,他们是根据其父母的状态,来判断对方的性格、素养和家教,并进行双向选择。直到他们做出了选择,玻璃屋中的嘉宾才真正亮相,和对方对话和牵手。这近乎盲选,但却是最有效、最准确的盲选。

  也正因为此,台上父母衡量嘉宾时的一言一行,成为了相亲过程中最大的看点。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着无法替代的重要性!还记得那位现场唯一没有对女方列出要求,一切以儿子喜好为主的蒙古母亲,她霍达开朗,平易近人。

  他们的儿子,也自信温和、不骄不躁,和别的男嘉宾一起等候在第二现场时,也并没有对场上女嘉宾发表出格言论、品头论足。

  

儿女的眼缘+父母的经验,也许才是相亲的正确打开方式(图)

儿女的眼缘+父母的经验,也许才是相亲的正确打开方式(图)


  在《中国式相亲》的舞台上,父母越是尊重子女,子女越是独立自主,最终能顺利牵手的,往往出自这样的家庭。

  节目中,一位母亲曾提到,什么样的家庭,就会养育出什么样的孩子。这简单道理背后其实包含着整个家庭的教育方式与三观建立。

  父母在家庭中对自己的定位以及对另一半的态度,往往会成为孩子内心对这个角色认知的雏形。而从小没有搭建良好沟通或正确价值观的家庭环境,也势必会造成孩子某方面的缺失。待孩子长大后,面对婚恋相亲找伴侣时,他想做的,便是从自己的新家庭中把这份缺失找回来。

来源:@上海百分百微信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61%

16

主题

17

帖子

6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1
QQ
发表于 2017-1-16 19:19:23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非诚勿扰好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电话:647-830-8888|多伦多六六网

GMT-4, 2024-6-26 07:42 AM , Processed in 0.071844 second(s), 3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