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0316_14897133176386.jpg
从马拉喀什前往撒哈拉沙漠,因为路途较远交通不便,在市区报团前往是比较理想的选择。看网上攻略介绍,提醒旅行团价格有不少猫腻,所以得谨慎确认费用和行程安排。头天中午我们在马拉喀什的街头闲逛,相中一家旅行社,看老板比较老实,就走进去看看,结果三天团600迪拉姆成交(价格在600-1000不等)。
次日一早我们集中在马拉喀什广场上车,7个中国人、2个日本人、1个han国人、1个美国人、2个西班牙人组成一个临时小团队往撒哈拉进发。
摩洛哥基础设施较差,从马拉喀什前往沙漠边沿小镇--梅祖卡需要两天的车程,沿途一路颠簸,但车窗外风光不错,让人也不会觉得非常疲累。
20170316_14897133691372.jpg
这条线路还包含沿途一些景点,首站便是著名的阿伊特·本·哈杜筑垒村。这个村庄被誉为“摩洛哥最美的村庄”,修建于11世纪柏柏尔人穆瓦希德王朝的鼎盛时期,当时在阿特拉斯山脉北面,他们夺取马拉喀什后一直打到伊比利亚半岛,几乎占领了大半个西班牙,而在阿特拉斯山脉的南面,则控制着整个西撒哈拉,这座古堡也许就是当年为“守护穿越撒哈拉大沙漠的重要商路”而修建的。
20170316_14897133777114.jpg
阿伊特·本·哈杜筑垒村位于摩洛哥南部的阿特拉斯山脉中,隶属瓦尔扎扎特省,是进撒哈拉沙漠的必经之地,也是摩洛哥最具代表性的柏柏尔人古村落。
20170316_14897133912315.jpg
来到这处摩洛哥最美村落一般人或许会有些失望,因为它与传统意义上的“美丽”大相径庭,甚至看起来非常冷清破败。但几个世纪以来,村子中用红土搭建而成的民居群可以说是摩洛哥南部建筑的经典范例,也是非洲杰出的建筑精品之一,非洲的土质建筑结构在很大程度上是继承了柏柏尔人的传统。
20170316_14897134041002.jpg
房子依山而建、层层堆积、簇拥成村,远看就象埃及大金字塔一样壮观,以其独特的方式展现出与众不同的魅力。这些民居当中最早建成的距今也有近千年,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后,联合国集资5亿迪拉姆来修复它。整座如城堡般的村庄全部用清一色的红土垒筑,河边建有高耸的城墙包围,如今有些围墙已经倒塌,但依稀还能看到原有的形状。村庄下面的河岸夹杂分布着一些低矮的植被和挺拔的棕榈树,是这里仅有的绿意,显得格外弥足珍贵。
20170316_14897134131301.jpg
光秃秃的红土民居群在蓝天下显得格外耀眼,午后阳光充足,色彩异常鲜艳。极目之处,“蓝、红、绿”三种色彩饱满纯粹。
20170316_14897134244464.jpg
然而,这样一处“相貌平平”,荒芜衰败的中世纪古村落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便成为热门的电影取景地,这里曾拍摄过1962年的《阿拉伯的劳伦斯》、1985年的《尼罗河的宝藏》、1987年的《铁金刚大战特务飞龙》、1999年的《木乃伊》、2000年的《角斗士》、2004年的《亚历山大大帝》等20多部著名的好莱坞大片。
20170316_14897134353744.jpg
沿着石板铺就的台阶拾级而上,穿行在这座历经沧桑的古村,眼前这些中世纪遗存的残墙断壁每个场景都似曾相识,让人充满幻想,既有隐于电影里的熟悉感,又有藏在时光里的神秘感,边走边看、边走边想,回味着电影里的场景,让人也有瞬间穿越的感觉。
20170316_14897134441508.jpg
由于泥土不易导热,即使受到正午太阳高达40°气温的强烈烘烤,村子里的民居也是处处通风透气,走在阴凉处丝毫不觉得热,反倒非常凉爽。这也让我想起走在新疆吐鲁番吐峪沟也是这般感受。
20170316_14897134541066.jpg
一名摩洛哥人类学家指出,“水泥房子在夏季犹如地狱,在冬季又特别冷;但是土制建筑物则完全不同,它一年四季都会令居住在里面的人倍感温馨。”他还认为土民区在设计上的各个方面都是比较合理的。这些建筑物没有任何蓝本来效仿,而是完全根据生活于其中的居民的实际需求来建造的。建造和维护是团体的共同任务。
20170316_14897134648546.jpg
这些房子的墙壁由红土堆砌,屋顶多用一种带有苦味的柳木编织而成,这种柳木的味道可驱虫防蛀。墙壁上装饰着具有伊斯兰风格的抽象图案。民居从下而上,层层叠加,最高点就是《权力的游戏》里,龙母出生的地方。
20170316_14897134792453.jpg
20170316_14897134911306.jpg
虽然房子外形粗犷,但窗户却显得精致不少,伊斯兰风格的图案做成的铁艺窗户镶嵌在红土墙上,一点也不觉得唐突,反倒充满艺术感,极具地域特色。
20170316_14897135041542.jpg
村庄已有近千年历史,全由这种被称为“卡斯巴斯”的奇特建筑组成,卡斯巴斯用当地特有红色泥土堆砌而成,房子大多分为三层,底层是马厩,二层是粮仓,三层是住宅。
20170316_14897135173929.jpg
20170316_14897135179605.jpg
20170316_14897135171683.jpg
我们一行跟着当地的向导依次参观村子,从下到上,冒着酷暑行走在光秃秃的村子中,不一会就爬到了顶层。驻足瞭望,有种一览众山小的开阔感,底下低洼的河流两岸点缀着不少绿色植被,远处便是灰黄一片,了无人烟的苍凉感扑面而来。
20170316_14897135363827.jpg
除了作为电影取景地,如今的村子主要开放旅游,每天接待不少旅行团,从马拉喀什去撒哈拉沙漠的游客一般都会经过这里,当地还有专门的地接导游带领游客参观讲解。
20170316_14897135441162.jpg
导游介绍说,这座古村阿拉伯语中被称为Ksar,翻译过来就是“设防的城堡”,当年是为守护穿越撒哈拉大沙漠的重要商路而修建的,如今村子里几乎全部的村民都搬走了,只有少数人白天回来,向游客兜售一些纪念品。
20170316_14897135531005.jpg
柏柏尔人是生性喜爱战争的“野蛮”民族,他们历来强悍勇猛。直到伊斯兰教出现后,中东的阿拉伯人逐渐征服了柏柏尔人,改变了他们的宗教信仰观,但古老的传统依旧潜伏于穆斯林的神学中,并生生不息。而令人费解的是,这个没有过多科技知识的民族,却能在非常恶劣的环境中造就出如此美丽的栖居地,绝对算得上是人类的一大奇迹。当然,人类的智慧永远无法估算,这点对于任何民族来说都一样。
20170316_14897135661446.jpg
许多年以来,政治上的不稳定使这个地区的旅游事业也不太发达,阿伊特·本·哈杜筑垒村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慕名参观的游客日益增多。来到这里,人们还会目睹许多柏柏尔人自制的地毯、披肩、陶器、烫画和珠宝首饰等。
20170316_14897135721076.jpg
柏柏尔人(Berbers)是非洲北部的民族集团,主要分布在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利比亚、突尼斯和马里等,属欧罗巴人种地中海类型。柏柏尔人的起源尚无定论,但有人认为,柏柏尔人的祖先一支来自欧洲,一支来自撒哈拉。柏柏尔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地区有不同名称,多数人信伊斯兰教。这里还有极具特色的烫画,如果喜欢艺术的朋友,可以买一张留念收藏。
20170316_14897135827593.jpg
参观完村子,我们走下来去附近餐厅吃午餐,看到一个骑着毛驴的少年在烈日中匆匆而过,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旅行之美就在于,可以看到这个地球上不同地方的风景、不同地域的生活和品味不同的人生故事。
20170316_14897135971182.jpg
20170316_14897136081407.jpg
离开村子,我们继续往撒哈拉进发,沿途依旧风景如画。虽没有名山大川的壮美吸睛,但荒瘠苍凉的土地更能摄人心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