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多 六六网  www.66.ca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搜索
查看: 304|回复: 0

如何在扬州读史 又不去挤游客的闹忙

[复制链接]

升级   62%

16

主题

17

帖子

6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2
QQ
发表于 2018-5-31 09:01: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相比那句经典广告词“烟花三月下扬州”,我更中意“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打消了季节的限定,又将扬州的富庶描绘了出来。
  扬州的好,不仅在春天,也不限于瘦西湖。当历史如大珠小珠星星点点落在扬州,最好的办法就是找一条主路将其串起,边走边玩。

01.jpg

01.jpg

  植被繁茂的盐阜路是一个天然免费的植物园 本文均为 蒋瞰 图

  盐阜路之味
  因为要去冶春茶社喝早茶,不知不觉便沿着盐阜路逛了下去。相比总是游人如织的园林和景点,这样显然更清净。
  扬州“五园”声名在外,后来开了很多分店反而少了特地去找一个“园”的奔头,标准化,连锁店,不用排队,中央厨房。御码头的这家冶春是总店也是老店,《扬州画舫录》里说的“市郊酒肆,自醉白园始,康熙间如野园、冶春社、七贤居、且停车之类,皆在红桥”便是。茅盖水榭,碧波荡漾,弯弯画廓,绿荫环绕,先要有早茶的氛围,再来看吃点什么喝点什么。
  五丁包子、千层油糕、冶春肴肉、大煮干丝、松子烧麦,配上一壶用扬州本地的珠兰、浙江的龙井、安徽的魁针配制而成魁龙珠。游客的做法,扬州的腔调。

02.jpg

02.jpg

  丽春院原型

  细究下来,更有说头的是,这里就是韦小宝他妈韦春花所在的丽春院原型,韦小宝就是在这里学会了各色生存之道。
  题外话,如果说到扬州要带一本书,我一直觉得,古典派可以看《扬州画舫录》,其余人看《鹿鼎记》就够了。

03.jpg

03.jpg

  扬州人称这条护城河是小秦淮河

  言归正传,大多数人的路线是往西去往瘦西湖了,我反其道往东走,眼力所及是宁静的外城河,和槐树榆树柳树等绿植围起的满目葱茏。扬州人自嘲沾亲带故,所以称外城河为“小秦淮”。准确来说,小秦淮靠里的是丰乐上街,外侧是盐阜路,两两相望,也可以互通,比如走到天宁寺时。
  砖红色的簇新门头在绿意中格外耀眼,人们在此拍照大有一点红的意味。正史里,天宁寺曾为东晋太傅谢安别墅;后来更名天宁寺,是宋徽宗应昭庆军节度使蔡卞请求所赐。野史里,金庸迷都知道,是韦小宝拔芍药之处。俱往矣,如今这里也是扬州佛教文化博物馆,一个集古玩市场与地方佛教文化展示为一体的场所。
  对面就是乾隆下江南停靠的御码头,正欲查资料,同行友人说了句“别查了,你看它离丽春院这么近”。一笑而过,正史和意淫同样重要。
  在绿树和小河的转换中,再往东走,只见一座“仙人桥”,只差腾升烟雾,心里暗想,河对岸的房子定和名人有关,不知过桥后会不会羽化登仙。
  过桥后,路名也改了,就叫史可法路,那幢房子便是史公祠(史可法纪念馆)。人们会想到去何园个园,但是,扬州的园林遍布各处,史公祠也是一个精致的园林,遍植银杏、蜡梅、桂花、瓜子黄杨、广玉兰、罗汉松、木香、紫藤、紫薇等五六十种古树。

04.jpg

04.jpg

  史公祠前

  一手打造先锋书店的室内建筑师陈卫新是扬州人,说起史公祠,他回忆:少年时候去史公祠门前写生,往往画不成画,路边上吃碗豆腐果豆芽汤,然后走去对面的古藉书店买打折书。
  “对于我来说,‘史可法’首先是绿荫之下一条深深的河流。桃红李白,是讲颜色的,是情感,是一种人情练达。读书,法史,是讲道理,是规律,是一种世事洞明的能力。”陈卫新说。
  再往前300米,就是个园、东关街和彩衣街路口。东关街大概成了游客打卡之地,尤其那些傍晚抵达扬州来不及去名胜古迹的人,先去东关街走一遭,算是过渡到了这个城市。
  既有帝王足迹,也有花桥柳巷,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看过扬州风情,还不用付门票钱,盐阜路的味道大概就在这里。
  相别路的汉朝风骨
  相比许多城市,扬州人心里很少有“郊外”这个概念,他们的安逸在于能不开车就不开车,市区里都是走路可到。就像你问早茶哪里好,他们多半会说,离家最近的那家最好。

05.jpg

05.jpg

  很多城市已见不到的自行车修理摊。自行车是扬州人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

  所以,王功权在离市中心约有5公里的地方建造了他的理想家园青普行馆时,外人产生了好奇,专程前来(倒是扬州本地人还是过着自己的生活,没被打扰,甚至不知)。而我觉得,行馆一词,和扬州这个城市,本身就很搭。
  沿瘦西湖一路往北,绿树成荫这种好景象到了虹桥坊一带立马中止,繁华市肆消退,托出一个光秃秃的新城。

06.jpg

06.jpg

  行馆公共空间

  竹木和一百到三百年不等历史的灰砖组成了整个行馆,4400平方米的地方方形切割出了20个有独立庭院的客房。其他地方留给扬州本地文化:古琴、修缮、扬剧、雕版印刷。建城2500后,依然有人在夜凉如水的夜晚,换装学唱,和老师穿越这片歌吹胜景。

07.jpg

07.jpg

  汉广陵王墓博物馆

  行馆不是遗世独立的,旁边就是汉广陵王墓博物馆,不过我更喜欢叫它汉陵苑,更风雅。
  墓地主人是刘胥,汉武帝刘彻的儿子,被封为广陵王,扬州也因此古称广陵。
  汉唐,还真是一脉相承,建筑外观,民族心性,都是一个脉络。尽管这个墓地是根据高邮市天山镇神居山的原墓址原样搬迁的,但是,望着这些仿汉建筑,心有“西风残照,汉家陵阙”的苍茫。
  “黄肠题凑”、“金缕玉衣”是墓地关键词,就算之前没听说过也没事,博物馆给予了图文版详细解释。
  打车说不清楚地名,试试跟司机说“相别路”。那时,包括本地人在内的很多人都特别提出过这个路名,觉得怪怪的。后来说,历史上盒这里是吴国、江都国、广陵国及隋唐州、道、郡、府、衙门的所在地。相传相别路的东北角是当时扬州的外交官驻地,每当外交官离职或离任回国时,扬州地方官员必相送他们到此告别,故此路称“相别路”、桥称“相别桥”。
  还是借用陈卫新的话:读史有个好处,可以让人保持一种清醒与平衡。

08.jpg

08.jpg

  汉广陵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电话:647-830-8888|多伦多六六网 www.66.ca

GMT-5, 2024-11-22 08:30 PM , Processed in 0.070656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