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可能是淘金的矿工、修铁路的苦力、开杂货店的辛苦店主。他们的世界在拥挤的唐人街、在矿井、在铁路上,维多利亚别处的美丽和浪漫,应该和这些华裔移民的先辈没有丝毫关系。每次来到唐人街,笔者总想进入他们的故事中,在网上查询加拿大最窄的番摊小巷(Fan Tan Alley)资料时,意外看到维多利亚华人墓地的介绍。笔者真是孤陋寡闻,原来从未听说过这个墓地,更没有机会到过,华人极少把它当作旅游景点。遗憾的是,当我查询到相关信息时已经坐上返回温哥华的渡轮,只能等下一次到访维多利亚时才能前去参观。
对于华人来讲,除了维多利亚的美丽和浪漫,是不是还该关注下此地饱含的沉重历史?即使经历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更替,这些沉重烙印永远也抹不去。有人说过华人要在本地安身立命,就必须加强认识华裔在加国的历史。如果连华裔后代自己都渐渐淡忘了,又有谁能帮我们记得?
image5.JPG
华人墓地Chinese Cemetery位于维多利亚的哈林角Harling Point,设立于1903年。岁月流逝,哈林角墓地一度变得破烂不堪,墓碑翻倒、杂草疯长。当地华人社区努力筹集资金以恢复墓地,加拿大研究华侨华人史的泰斗级人物、维多利亚大学荣誉退休教授黎全恩博士曾参与墓地的整体规划和重修工作,才使得公墓面貌在2001年焕然一新,让华人后代可以更好地缅怀历史,也能告慰那些长眠异乡的魂灵。1996年,该坟场被确认为加拿大国家历史地点(National Historic Site of Canada)。
回顾历史,哈林角华人墓地的获得来之不易。历史资料显示,从1858年至1873年,维多利亚的第一批华人坟墓位于Old Burying Ground墓地。当罗斯湾公墓于1873年开放时,许多华人坟墓都在罗斯湾公墓的L座,那里建有一座华人祭坛。由于当年华裔在加拿大备受歧视,族裔不平等还延伸到他们死后,华人墓地与白人居民隔离,位置非常不好,降级到几乎处于海平面的墓地。海浪经常冲上岸来,将许多棺材和尸骨卷入太平洋。1873年3月18日,第一个被埋葬在罗斯湾墓地的华人被认定为 "Chinaman No. 1."(“华人第一号”),随后的墓葬被记录为华人第二号、第三号。难道他们不配拥有名字么,还是无法考证,无亲人替他们收尸?
1891年,维多利亚主要华人社团 “中华会馆”以2200加元的价格购买了在维多利亚的第一座私人墓地,占地3.5公顷,但邻近的农民在首次葬礼中赶走了华人哀悼者。在遇到一些抵抗后,1903年 “中华会馆”在哈林角购买了另一块土地,距离海滨较远,华人曾被禁止在这里购买住宅物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