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多 六六网  www.66.ca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搜索
查看: 911|回复: 0

黄河九曲 奔涌不息 碛口九曲黄河第一镇

[复制链接]

升级   86%

22

主题

24

帖子

8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86
QQ
发表于 2020-2-11 10:02: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0_0209_9febb5aej00q5fne8002rc000kk00ehc.jpg

2020_0209_9febb5aej00q5fne8002rc000kk00ehc.jpg

  碛口古镇

  黄河九曲,奔涌不息;长城逶迤,烽堠林立;吕梁巍峨,雄脉多娇;太行陡峻,山河表里;黄土情深,天人合一。华夏之根、文明之魂,“晋”源于此。山西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曾经留下从人类洪荒时代到文明时代、工业时代、信息时代的种种印记,而碛口古镇则是其中重要的见证者。
  “碛”乃水渚有石者,即河流之险滩所在。大同碛乃为继壶口瀑布后的黄河第二大碛,碛口古镇也由此而得名。古镇位于黄河晋陕大峡谷中部,自明清起至民国时期,这里曾是北方的商业重镇、行旅要津。其下游河道中有较多暗礁和激流,不适于船只通行。因此,上游来的商船只能在碛口停泊,货物改走陆运。
  作为古渡口,这里被誉为“九曲黄河第一镇”,不仅是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还承载着晋商开辟西北贸易路线的重要担当。《碛口志》所云:“人烟辐辏,货物山积,船泊叠岸,驼铃不绝。”面对着奔腾不息的黄河,似乎仍可以领略到曾经的繁华盛景:雄壮的马达声嗡嗡作响,种类繁多的商铺竞相云集,繁华热闹的市集车水马龙、人头攒动。
  如今喧嚣不再,商铺数量寥寥无几,但小镇却依旧生动鲜活。漫步在悠长的石板路上,仰望着古韵盎然的房檐,触摸着老店铺、老字号上明清风格的砖雕、石刻,仿佛漫步于画卷之中。“处处见文化,时时得艺术”便是这里的真实写照。回观历史,仿佛岁月还未曾逝去,人情味和烟火气仍在眼前萦绕。
  碛口古镇的民居文化堪称亮点,窑洞民居与山体完美结合,融为一体,而最具特色的,当属李家山村。山村藏于大山深处、隐于苍茫天地之间。其始建于明清时期,距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大部分住户都是李姓人家,据《李氏宗谱簿》记载:“始祖李端,明成化年间,由临县下西坡李家山村。”
  山村相对封闭,至今仍保留着原始的村落风貌,在被丘陵分割地支离破碎的黄土上,居民们头枕黄河水、背靠卧虎山,过着悠然自乐、与世无争的平静生活。一砖一瓦、一窑一洞、沟峁纵横、山峦起伏,共同构成了这里最古老沧桑的“凝固音乐”。结合山势的走向,村民们从相对向阳且开阔的山坡中建造出窑院与窑洞。这是黄土高原的标志,更是劳动人民伟大智慧的结晶。吴冠中来这里曾写道:“从外部看像一座荒凉的坟墓,一进去是很古老讲究的窑洞,古村相对封闭,像与世隔绝的桃花源,这样的村庄,这样的房子,走到全世界都难再找到。”
  的确,这是中国民居文化中浓墨重彩的一笔,画风苍劲浑厚、地域特色浓郁,宛若一片自成天地的世外桃源。游人们需稍费功夫驱车沿山路盘旋而上,并进行简单攀爬方可到达。
  辽阔的黄土高原一望无垠,不由让人心生敬畏。靠山式的窑洞层层叠叠、依山而建,家家户户相依相靠,“你家房顶我家院”,有的甚至可以高达五层,整体呈阶梯状分布、紧密排列,呈现出一幅绝美壮观的“立体画卷”。在气候相对恶劣、环境相对艰苦的生存条件面前,人与人反而被聚拢在一起、抱团取暖,这似乎是自然教会我们最质朴的道理。他们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生根发芽,顽强地活着,传承着千百年来的黄河文明。
  一路了解到村民们怡然自得生活的日常,种田、担水、拾柴、烧饭,呈现出大山深处人与自然和谐栖居的动人景象。远古时期的《击壤歌》便曾记录着山西厚实土地上生活的太平与祥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何力于我哉!”村民们春种、秋收、夏耘、冬藏,四季轮回中,探寻着关于人与自然之间深层的秘密。祖先“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观念告诫我们因地制宜、顺应自然的生存之道,这其中的非凡智慧,已深深镌刻于每个国人的心中。
  离开碛口,心头惦念的是那里混杂着黄土味道的风,是村民世世代代对自然的尊崇与眷恋,更是传统村落不可替代的文化生态。没有文化的荒漠,只有尚未被挖掘的宝藏,这些触手可及的信仰,是永恒的精神寄托。
  请我们用心呵护,请他们永葆鲜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电话:647-830-8888|多伦多六六网 www.66.ca

GMT-5, 2025-4-2 10:00 AM , Processed in 0.071290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