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多 六六网  www.66.ca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搜索
查看: 930|回复: 0

[爱情]如何有效地避免「相爱相杀」

[复制链接]

升级   55%

13

主题

13

帖子

5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5
QQ
发表于 2022-6-10 05:01: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何有效地避免「相爱相杀」

我们会发现,身边有一些夫妻、恋人,有很好的感情基础,很相爱,也都认为对方是好人,是一生相伴的值得信赖的伴侣。

但是,在生活中却争吵不断,互不相让,使身心惧疲,苦不堪言。真可谓「相爱相杀」。

明明是彼此的最爱,为什麽还要赤裸裸地伤害?为什麽将彼此折磨得痛苦不已呢?




根本原因是,各自需求得不到满足。一方想要的,对方不能按预期给予满足,另一方会以失落、愤怒、言语攻击等情绪表达自己的不满,以引起对方关注和重视。

有不满情绪时,往往当事人内心上演着一出戏,其背後潜台词一般是:我是这麽想的你怎麽就不知道呢?

我想要,你怎麽就是不懂、不明白,你是不是在装糊涂?

你不明白,我很生气。

我已经很生气了,你明明知道,还要和我对着干。

和我对着干,我就给你好看的。

你可能一度怀疑,他还爱我吗?爱我怎麽舍得我伤心难过?爱我怎麽会让我受尽情感折磨?

人和人不同,需求和期望值也不同,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清官难断家务事」。情感冲突具有复杂性和个性化特点,但大致可以将需求归纳以下几种:

观点不被认同。在对待同一件事情上,本应交换意见看法,求同存异。但现实生活中,一方总想说服另一方,不允许异已的观点存在,强调自我,掌控局面,强迫对方认同自己,服从自己,使对方处於认知劣势地位。

人格得不到尊重。不能就事论事,以事情为由上升到对人的嘲讽、诬蔑、攻击。或不尊重对方意愿和想法,粗暴自我,独断专行。

生活习惯和喜好不被接纳。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生活习惯和兴趣爱好,不同的习惯得不到接纳和包容,兴趣爱好得不到支持,会产生志不同道不合的负面情绪。

婆媳关系等家庭衍生关系得不到理解。婆媳关系、亲子关系、姻亲关系等婚姻衍生关系,得不到另一方的理解。未能正确认识夫妻关系是婚姻关系第一关系,使一方孤立难为,情感上得不到有力支持,产生极大的失落感。

事业和家庭不能兼顾。一方以事业为重,忽视了家庭责任,或一方以家庭为重,事业发展受到影响。各自都认为是在为家庭付出,却又各自委屈,得不到对方理解。

价值观差异。每个人的价值观在成长过程中形成,并将其渗到生活当中,左右着行为方式。

当一种或多种需求得不满足,也不能通过有效沟通获得相互理解,伴生而来的负面情绪会日积月累,积少成多。

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通过一定渠道和不同方式进行喧泄。

喧泄出来的情绪,或多或少会给对方造成影响,其隐形的目的是迫使对方屈从。

对方出於自我保护和维持心理平衡,本能地采取应对措施,进行防守或者反击,从而出现攻击与防卫的对峙局面。

随着需求层次的不断加深,相互伤害也不断加深。日久天长,便成为相互之间的情感折磨。




折磨

相互折磨的表现形式大致分以下几个层级递进反应:伤心哭泣,愤怒发火,争吵攻击,自虐自伤,回避冷战,离家出走等。

那麽,怎样才能从相互折磨的局面中走出来呢?可以尝试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善意沟通。在以爱和信任的前提下,善意、平心静气地交换意见,表达各自的理解、看法和期望。通过沟通,消除误解,减少猜测。

理解共情。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感受和体会对方情绪和心情。使对方感觉到被理解,不是被孤立的,不是被当成对手和敌人看待的。各自放下敌意和防卫,问题就容易谈下去。

接纳包容。人无完人,每人都有不足。在理解的基础上接纳对方的不足、不完美。当一方先走出自我检讨这一步,另一方也容易放下严防死守的姿态。

积极回应。对对方的态度、情绪、观点作出积极正面回应,接纳的明确表达认可,不接纳的部分,以不带负面情绪的言词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见解。让对方接收到「对事不对」人的信息,使对方放下猜疑和防卫。

温暖的关注彼此情绪,适当及时给予安慰和帮助,在自身能力和意愿范围内满足其期望和宿求。不能满足的,说明理由,达成理解。到此阶段,严防死守,步步为营,刀光剑影的杀机已经转化为和风细雨的关怀和温暖体恤,你会会深深感叹,最懂的人就在对面。

愿天下有情人,互解互谅,互怜互惜,互扶互持,和美一生。

(信阳新闻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电话:647-830-8888|多伦多六六网 www.66.ca

GMT-5, 2024-12-23 10:28 AM , Processed in 0.065721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