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想知道吗?」老人问。他是罗伯特.舒乐博士(Dr Robert H. Schuller),资深的自我激励大师,写过三十五本以上的著作宣扬正向思考的力量。他的另一个丰功伟业是创建了美国规模最大的水晶玻璃教堂,并亲自担纲主任牧师。台下的观众鼓噪呼应。像我这种容易腼腆的英国人,一般说来是不会在德州的篮球场举办的激励研讨会上大呼小叫的,但此刻现场的气氛稍稍克服了我的含蓄,我也小声地跟著呼应。
舒乐博士的布道开始加快节奏。「我小时候,人类根本不可能在月球上漫步,不可能割下一个人的心脏移植到另一个人的胸腔……『不可能』这几个字证明是一句非常愚蠢的话!」他没有花太多时间举更多实例来证明他所谓的「失败是自己的选择」,显然这位畅销书《可能!》(Move Ahead with Possibility Thinking)与《强者!》(Tough Times Never Last, But Tough People Do!)的作者更偏好激励人心的论述。但无论如何,他都只是为今天的主要演说暖身而已,十五分钟后,他就在喝采声与烟火声中迈开大步走下舞台,临行还不忘对观众挥舞胜利的拳头,象征正向思考必能获胜。
《与成功有约》(The Seven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主要是告诉你先确认什么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事,然后去执行。《如何赢取友谊与影响他人》(How to Win Friends and Influence People)告诫他的读者待人要和蔼可亲,不能面目可憎,并且要尽可能直呼其名,不称姓氏;近年来最成功的管理学书籍之一是《派克鱼铺奇迹》(Fish!),它的主旨是要提振工作士气与生产力,并建议雇主致赠玩具鱼给劳苦功高的员工。
就算快乐是一个值得追求的目标,背后也有个陷阱在等著你:越是瞄准目标似乎反而降低达成目标的机会。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约翰.斯图亚特.弥尔(John Stuart Mill)经过观察后发现:「问自己是否快乐,你就不再感到快乐了。」显然充其量,我们只能从眼角一隅瞥见快乐,无法直接见到它(我们通常比较记得过去的快乐,不觉得现在是快乐的)。更糟的是,快乐到底是什么感觉无法用言语形容;就算说得出来,最后也可能有许多不同的定义,如同地球上的民族一样。这些都在在显示,我们想断定「如何才能快乐」根本就是个错误的问题──倒不如放弃寻找答案,改做一些比较有效益的事。
这个结论的基础是一九五~与六~年代的反文化思潮哲学家艾伦.瓦兹(Alan Watts)所提倡的理论。他呼应作家阿道斯.赫胥黎(Aldous Huxley)的主张,提出「逆向努力法」(the law of reversed effort),或称「逆向法则」(backwards law),亦即在各种不同的环境下,从我们的个人生活到政治,所有这些「尝试将一切导入正轨所做的努力」,有一大部分是错误的。或者,引述瓦兹所说,「当你想待在水面时,你会沉下去;但是当你想沉下去时,你却又浮上来。」而「想得到安全的结果反而失去安全」。赫胥黎也曾多次写道:「我们越是有意识地努力去做某件事,成功率就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