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多 六六网  www.66.ca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搜索
查看: 1162|回复: 0

人人都懂心理学(一)再见了,我的妈宝男!

[复制链接]

升级   69%

2

主题

2

帖子

6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9
发表于 2016-11-28 07:00: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61124_14800140478690.jpg

20161124_14800140478690.jpg

  专栏作者留夏:Daniel是个典型的妈宝男。
  张口闭口就是“我妈妈说……”,有事没事地总得他妈帮着出主意。周围的人虽然不说,可是心底都默默地瞧不起他。
  可是,这也不能都怪他。Daniel还上小学的时候,爸妈就离婚了。妈妈一个人带着他移居来温哥华,含辛茹苦地只希望儿子将来能够长大成才。这十多年来,妈妈跟Daniel坚强地在温哥华这片土地上扎根,努力地让生活越来越好地过下去。
  跟很多华人家长一样,Daniel的妈妈格外看重他的学习成绩。而Daniel也没有辜负妈妈的期望,成绩一直是班里的佼佼者。
  可是慢慢地,Daniel却陷入了一个怪圈。事情是这样子的……
  他的成绩从最开始班里的十多名,变成了前五名。后来稳居前三名,甚至有一段时间一直是第一名。
  获得第一名,是Daniel和妈妈始料未及的。对于英语不是母语的“外国人”来说,要跟当地出生、长大的小孩竞争,能够拿到第一,真得非常不容易。
  Daniel跟妈妈无比激动,妈妈甚至喜极而泣。儿子终于出人头地了!自己这么多年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20161124_14800140817247.jpg

20161124_14800140817247.jpg

  Daniel看着妈妈闪着泪水的笑脸,决定以后所有的课都要拿第一,让她永远这么开心。
  连续几门课,Daniel都拿了第一。除了妈妈的笑脸,老师的赞赏,同学的羡慕,第一名也带给了Daniel一个奇怪的感觉。
  最开始,Daniel没有注意到这种感觉。它潜伏在第一名的表象下面,没有被发现。
  可是后来,好景不长,有一次Daniel有一门课得了第二名。于是那个隐藏的感觉就跳出来了,它让Daniel无比地沮丧和愤怒。
  沮丧,是因为自己搞砸了,没有让妈妈开心,没有让老师赞赏,没有让同学羡慕;愤怒,是因为Daniel觉得第一就该是自己的。
  于是,Daniel发了疯一样地用功,废寝忘食地学习。这一次,第一名势在必得!

20161124_14800140761243.jpg

20161124_14800140761243.jpg


  可是,这次非但没得第一,连第二都丢了。Daniel竟然没有进前五!这是一个让所有人大跌眼镜地结果。看他平时的学习劲头,每个人都觉得第一似乎就该是Daniel的。然而,却不是。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在生活中,这种情况时常遇到。有不少人学习特别努力,努力到令人发指,让人心疼,但就是拿不到好成绩。
  有时我们自己也经历了这种怪圈,努力想学好的时候成绩上不去,没太在意的时候反而无心插柳柳成荫。
  美国心理学家Yerks和Dodson有一个关于学习动机的著名定律,适度的(中等程度的)动机水平对应的学习效果最佳。动机过低或者过高,都不利于提高学习效果。

20161124_14800141191004.jpg

20161124_14800141191004.jpg

  过度的学习动机给Daniel带来的就不是推动力了,而是破坏性的压力。这种压力已经超越了学习和成绩本身的因果关系,而扩展到成绩带来的影响。
  如果拿不了第一,就不能让妈妈开心,就会让妈妈失望,就对不起妈妈这么多年的培养,老师也会很失望,同学们不知道会怎么想,会不会看我笑话。
  这些没营养的思虑消耗了学习动机原本能够带来的效果,过多的压力也影响了大脑思维的运转,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都大打折扣。
  所以Daniel如果持续这种对于第一极度渴望的状态,反而是不利于他拿第一的。如果他放轻松对待,更多地关注学习内容本身,就很可能像他第一次得第一名时那样,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另外, Daniel的这种妈宝男性格,本质上是对父母的一种心理依赖。
  很多家长害怕孩子受伤害、走弯路,恨不能把自己的所有生活经验和阅历统统教给孩子,事事处处都替孩子操碎了心。
  这种事无巨细的教育风格,久而久之就会给子女造成心理依赖。孩子们在这样的家庭中,丧失了自己的判断和抉择能力。

20161124_14800141471363.jpg

20161124_14800141471363.jpg

  那该怎么避免孩子成为“妈宝”呢?
  目前,主流的心理学认为,积极的家庭关系中,父母的夫妻关系一定是摆在首位的。如果家庭把对孩子的爱超越了其他一切关系,很可能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不良的、甚至畸形的影响。
  这跟我们传统的中国式教育观念有所不同,以前我们在谈子女的家庭教育时,往往想的是父母与子女的单线关系。父母能够直接带给子女的是什么?关爱?优质的公共教育?优裕的物质基础?
  而今天心理学家们所提倡的家庭教育模式,是一种类似三角式的稳定关系。夫、妻、孩子互相之间形成稳定的良好关系。夫妻关系尤为重要,因为这一层关系会对孩子的成长带来榜样作用。在夫妻和谐、友爱的家庭中,孩子会潜移默化地学会很多东西,比如爱和包容的能力,而这些能力是很难从“说教”中获得的。
  这种平衡的家庭关系中,孩子既不会觉得缺爱,也很少会被溺爱。
  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你现在正在给孩子的爱,能够带给孩子的是什么?那满腔的无处安放的慈爱,会不会成为孩子性格中的一座大山,成为他们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
  为孩子付出之前,请三思。
  我相信,在未来,我们的孩子都会变得足够的坚强,那坚强中又带着绅士的温柔;足够的独立,独立着学会了如何去爱。
  再见了,我们的妈宝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电话:647-830-8888|多伦多六六网 www.66.ca

GMT-5, 2024-11-30 11:26 PM , Processed in 0.072615 second(s), 4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