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澜,明天记得把书带给我呀” 这已经是M的第N次提醒了。说实话,我不爱将书卖给身边的好朋友,不好定价,高了不是低了也不是,加拿大不像中国,这里注重版权,每本书的价钱,都够几个人出去吃餐饭的了。可是架不住M的数次要求,只好勉强答应。以下是这个事件的大致对话,现在还存在我手机里,时刻提醒自己以后交友要慎重:
我:“英语和市场营销两本书都要吗”
M:“要!你算算多少钱?”
我:“好的。我买的时候全新,价钱都是$90左右一本,现在还是九成以上新。看网上这两科的二手书都是$70一本,我$55每本卖你吧,两本$110,等你用完了还是可以同样价钱甚至更贵一点卖出去。我再整理一下英语语法和考试复习资料明天全部拿给你,怎么样?”
M:“好的。不过我这段时间没去银行,没有现金,晚些时候给你行吗?”
我:“不着急。要不借你用一学期,等用完还我,我再自己卖二手也行。咱俩这么好,要不是现在读书没工作,要算计着开销,我就白给你不要钱了。”
M:“当然要付钱,我喜欢算清楚。”
我被朋友耍了:说好的买书变成了借书
第二天,我按照对话所说,将两本书和复习资料拿给了M,又将整理的电子资料邮件传送给她。期末周结束,本学期放假。两周后,下学期开学。开学也好几天了。这期间见了M很多次,每次她都跟我说”心澜,我没取钱,明天给你吧?” “没关系,我不着急。”每次我也都这样回答。同样的对话持续了好多天。
过了开学季,一天晚上M突然发信息给我“心澜,我能把你借给我的两本书还你吗?有朋友送我书了,现在不用你的了。” 看到这个“借”字,我就懵了:不是她自己说了无数遍要买我的书吗,当时催了那么多次让我带给她,还说喜欢算清楚,怎么现在又变成借了?聊天记录还存着没删,我翻回去看,一字一句清楚的很。
后来知道根本就没人送她书,是M的同伴给她出了主意:书是不用买的,可以借同学或老师的复印,还可以用手机拍下来看别人的”电子版”,不用浪费钱去买。看我这么好说话,当然便成了她”借”书的对象。
对于这种行为,我是愤恨不已。原来自己被人利用了,这么久的时间,不论复印还是拍照,都足足够用了,亏我还整理了那么多资料发给她。买书是借口,拿去抄袭资源才是真。作为全日制的在校学生,哪怕经济条件不允许,也是可以买旧书,用完继续转手卖的。可是用这种招数骗人,反映出的不只是一个人的人品,更损失了无价的友谊。换作是我,坚决不会用廉价的小便宜来换取一位对自己诚心诚意的好朋友。每个人的权衡点果然不一样。
二. 影子缠身,甩都甩不掉
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认清了M的人品以后,我渐渐地与她疏远,毕竟我是来学习,不是来找虐的。身在异乡不容易,经历千辛万难才有了留学这一天,我要集中精力学习知识,适应环境,打好基础,做许多有意义的事,导致自己不开心的人,只做过眼云烟就好。
可是M却并没有与我保持距离的意思。这学期,在我们各自选好课以后,她自行改了课表,把所有能和我一起上的课全部改到了与我同一时间和老师。还美其名曰跟我一起上课有安全感。其实就是上学期她不开心时我来开导,遇到难题时我来辅导,只要自己会的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她,自己经历的也都一一给她讲解,她不想损失免费的知心姐姐和白送的抄作业对象。抬头不见低头见,以后我要天天见她了。
我下定决心,哪怕一起上课,也不能和M走的太近。毕竟我有自己的交友原则:真心换诚心,若是自己的真诚不被珍惜,那么果断止损。所以上学期与她分享的学习心得,做作业方法,悟出的答案…所有的“服务“ 本学期一概不再提供。
M发现在我身上无机可乘,便开始有目的地接近我身边的人:一次得知我和朋友们都以100%正确率完成了assignment的情况下,M开始找到我的朋友L(L是非裔移民,M存有种族偏见。上学期每每L热情地跟M打招呼,M理都不理,估计也因为当时觉得有我在,L没有利用价值),像老朋友一样跟L聊了起来。L莫名其妙,事后向我询问明明嫌弃自己的人为何突然来献殷勤。我笑而不语,心里清楚,那些习题的答案才是目标,与友谊无关。
三. 被攀比,被竞争,被角逐
活到二十几岁,我人生的多一半时间都是离家在外闯荡;一路走来,我见识了人情冷暖与世态炎凉,厌倦了原来在国企工作的尔虞我诈和勾心斗角。留学时光于我,是净化,是洗涤,是沉淀,我是真心地想过两天清净日子,不想卷入恶性竞争的漩涡。可是,偏偏身不由己。
非友即敌,M把我当成了学习上的竞争对手。电脑课上我以最快速度和100%正确率的成绩完成了测验,M看到后气的脸都绿了。第二天一早,我就意外地发现她早早去了教室,坐到了我的位置上(开学数周以来,我都是最早进入教室,每节课坐同一位置,M深知无疑),已经开始做上了练习。我只好无奈地坐去了旁边位置。
当天测验中,我更是深刻感受到了M的火药味,狠命地敲打着键盘,打字声响很大,做完后迅速举起手示意教授,然后骄傲地看着我,再“潇洒” 地离开。不只这次,任何时候只要看到我的成绩比她高,M就像受了侵犯一样,一定超过我才罢休。如此反复,举不胜举。
起初我哭笑不得,觉得这种孩子气的行为就像幼儿园小朋友,是不成熟更是缺乏自信的表现,怎么会发生在一位已为人母的中年女性身上呢。同学们成千万,中国人成千万,哪怕比过了一个我,中国,加拿大,世界上还有千千万万优秀的人;另外,若要进步,我倾向于合作共赢,个人的力量再强大,一个人比过了另一个人也不是最终的胜利。
可是M与我的观点南辕北辙,似乎赢了身边人就是她的人生宗旨,上学期与身边的H争(不知跟我说了多少次一定要超过H),这学期明显跟我“杠” 上了,一定一争高下才事罢干休。最近,学习上的角逐又发展到了生活上,无心贪”战” 的我只好默默地向M关闭了自己的朋友圈,不再分享生活点滴。也许心理素质还没有达到至高的境界,可能性格上的软弱让我很难站起来对谁说一句”我讨厌你”…总之,日复一日,每天不得已被攀比,被竞争的学习生活多多少少为我带来了一些困扰。
四. 小事件,大教训
有的人会说这都不是事,是我小题大作,太多疑和敏感;心澜想说,留学无小事。因为能为人一生留下深刻烙印的记忆不多,留学算是其中一个。我们大多留学生都是独自来到异国,留学期间的心里体会和思想认知很可能会决定毕业后回国还是就地发展,关系到一生的前途;留学时遇到的拥有本地身份的学生,很可能就是留学生对本国人口层次和社会习俗认知的来源;心澜是在国内有20年的学习经验和5年多的工作经验后才出国的,都会对身边环境的掌控有所欠缺,更何况很多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正在形成的青少年留学生,更是容易受到周围同学们好的和坏的影响。
心澜将这件实实在在的小波澜写出来,将切身体会和心得与大家分享,希望同学们能以我为戒,让大家的留学生活都少些烦心少些闹心,更多精彩更多斑斓:
写到日记里的话:
1. 切勿交浅言深。在不完全了解别人的情况下,将自己全盘托出,是给了对方亲近感,同时也给了对方过多期望。若非志同道合之人,便为日后交往种下了后患。
2. 不能理想主义。从前小人见的多,对加国抱有理想主义幻想,以为过去是地狱现在就一定是天堂。事实证明没有绝对的完美,地域的变化不是放下理智的借口,对人情的基本客观判断不能丢。
3. 前进脚步不可停。目前打交道的人群,从某种程度来讲,就是对自己现有平台的体现。若是不满现状,抱怨和找理由都是弱者的行为。要努力上升层次,提高人生格局,才能解开心灵枷锁,突破环境束缚。
最后,真心地祝愿身在加国的莘莘学子们:天高任你飞,海阔凭你跃;让我们都,前程似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