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多 六六网  www.66.ca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搜索
查看: 352|回复: 0

经历婚姻、生意失败:小苏后悔移民吗?

[复制链接]

升级   73%

18

主题

21

帖子

7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73
QQ
发表于 2017-9-25 08: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微访谈:《我们的移民故事》之一
        小苏、男、2003年9月8日一家三口移民加拿大,定居蒙特利尔,起初学习法语,一年后开始经营杂货店,几年后买了独立House,不久又买了个小型公寓楼用来出租,小日子渐渐风生水起,2009年生意、房产增值,卖店卖楼,准备换个大一点儿的生意,生意没找到,婚姻却先出了状况。2011年小苏独自去北部小镇买了个酒吧重新创业,2013年酒吧所在的建筑失火殃及酒吧,无奈酒吧关门,小苏投资买生意的钱几乎血本无归,在经历了婚姻和生意的双重打击下小苏沉寂了一年多,现为两个小酒吧的合伙人兼经理。
       
0a0b2e80103ef95787818322d012a1e3.jpg

        小苏不小,只是在我们这一帮朋友中相对年轻而已。我和小苏是多年的好朋友,他刚刚到达蒙特利尔不久我们就见过面,那时我们有个共同的朋友,他和那个朋友去过我的店里。小苏是个帅哥,可第一次见面我对他却没什么印象,一来当时我在店里忙着,二来作为直男我对帅哥没感觉,直到多年后才发现他的确很帅。
        来加拿大后小苏一家和绝大多数新移民家庭一样孩子上学,大人去政府资助的机构学习法语,边学习边了解新环境适应新生活。一年后他们花7.5万加元从一个波兰老太太的手里买了个杂货店,过上了虽然辛苦却自给自足,甚至可以说是经济宽裕的日子。我也是从那时候开始才真正认识小苏一家并和他们熟悉起来的。
        小苏多才多艺,诗写得好,歌唱得也好,每逢聚餐他必歌唱必吟诗,拦都拦不住,不过那时侯他歌唱得有点儿悲,诗写得有点儿灰,还有点儿晦涩,总之不那么阳光,不那么透明。也难怪,放着省政府的工作不做,跑到异国他乡开个小店,这反差的确是大了点儿。还记得那段日子每逢我去他店里都少不了听他对开店生活的牢骚和抱怨。相处久了,我感觉小苏不是那种对物质生活有太多要求的人,换句话说野心不是很大,以他的性格来说,有个不错的工作,有个温馨的家庭,老婆孩子热炕头,有诗有酒有朋友,足矣。
        既然如此当时为什么还要选择出国呢?我问小苏。
        小苏说:我骨子里是个文人,不喜欢折腾,当年在省政府部门工作时工资待遇都不错,我从来就没想过要到国外去生活。但是我前妻不一样,她的内心深处一直都有出国的愿望,所以当她发现了魁省移民这个途径后便打定主意坚决移民。
        我开始并不同意,可这枕边风不是一吹而过的,天天灌输,天天洗脑,最后明知道出国这条路不适合我,我还是妥协了,实际上不妥协又能怎么样呢,一个家庭两个意见,总有一个人要让步吧?让步了,决定了,我就开始从积极的方面想,觉得让儿子从小接受更加人性化的西方教育,让他可以在一个更加自由公平的环境中成长,拥有不一样的人生也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我:移民前你对加拿大了解多少?对移民后的生活期待又是什么呢?
        苏:移民前我对加拿大只有非常粗浅的了解,可以说只是知道个概况而已,对以后的移民生活更没有什么规划,一心只想着来了以后再说。当时移民很难办,所以我们主要的心思都扑在了怎么能移民成功以及学习法语上了。我们那时的状态就好像被迷住了一样,觉得移民能办成就是万幸,至于办成了以后究竟该如何生活,根本就没有细想,有一定的盲目性。
        被移民,加上移民后的生活落差,小苏的抱怨似乎也在情理之中,好在这种心态持续不久便由于生意越做越好,小日子越来越滋润而有所改变,然而好景不长,2010年底小苏与妻子的婚姻亮起了红灯,这对注重家庭生活的小苏来说是个致命的打击。
        2011年春天小苏在一个小镇上看好了一个正在出售的酒吧,酒吧生意不错,价格也不算贵,最后小苏以27万加元的价格买了下来。当年8月他便搬离了那个曾经被称之为“家”的大房子,只身来到酒吧所在的风景秀丽的小镇,租了间小房子住了下来,11月下旬接手生意,按他的话说从此一边兢兢业业地经营酒吧,一边在孤独的宁静中疗伤。2012年初小苏接到法院判决,两人正式离婚。
        祸不单行,情伤未痊愈生意又出了问题。
        苏:酒吧生意很好,一时间使我在离婚后的孤独之中,在美丽如画的山水之间获得了一段弥足珍贵的无忧无虑的宁静生活 。可是好景不常,天不随人愿,2013年8月酒吧建筑遭人为纵火,从此大楼被封,酒吧被迫关闭。其实火还没有烧起来就被扑灭了,整幢建筑损毁根本就不严重,本以为很快就可以开门营业,谁想到在此期间大楼又被转卖,而新的买主似乎并不急着恢复营业,拖拖拉拉连见他一面都不容易。
        我着急啊,酒吧失火后博彩局就把五台老虎机拉走了,按规定最多保留6个月,如果6个月之内酒吧不能重新营业,老虎机就会分配给其它酒吧。你知道老虎机的收入占我酒吧总收入的一半,没有了老虎机,这个酒吧对我来说也就没有任何意义了。2014年初我花钱聘请律师起诉大楼业主,申请法庭给予紧急保护,想催促新业主尽快让我恢复营业。
        开庭时新业主的律师向法庭提交了一份权威机构的鉴定报告,坚称大楼存在安全隐患问题已不适合对公众开放,我后来才知道新买家想把大楼推到重建。法官当庭驳回了我的申请,从而也宣告了原租约作废,使我失去了酒吧的经营地点。此后,我虽想尽一切办法寻找新地址,终因时运不济,种种努力均未奏效,2014年11月,我放弃酒吧重开的努力,撤销经营许可。
        小苏语气平和地讲述着那段经历,但我理解那是怎样的一种打击,因为作为朋友我知道事情发生过程中几乎所有的细节以及他当时的心路历程。
        移民海外,重新归零,重头再来,经过十余年的辛苦打拼,从无到有,从少到多,最终又回到了起点。2014年底,小苏拿出仅有的一点儿积蓄(保险公司赔付的几万块钱),又和朋友借了些钱,再次只身远行,和两个朋友在离蒙特利尔两个多小时车程的偏远的小镇上买了两个规模不大的酒吧,因为另外两个朋友都有其它的生意,所以酒吧主要由小苏打理。
        小苏依旧兢兢业业地打理着生意,为了生活,也为了可以东山再起。闲暇之余小苏依旧写诗,虽然从他的诗里我仍然会读出孤独和寂寞但其间又多了份成熟,多了份坚定,多了份思考,多了份信念。
        我问苏:这么多年过去了,经历了婚姻、生意失败,回头想想,后悔移民吗?或者说后悔过吗?
        苏:刚移民的那几年确实后悔过,主要是因为不适应,移民后的生活与在国内时落差太大,90年代末我每月工资奖金加稿费差不多4000钱块钱,前妻也有份不错的工作不错的收入,结婚时老人给买了房子我们自己住,后来各自单位又分了房子,都租了出去,可以说物质生活殷实,从无后顾之忧。
        初来乍到一片茫然,我们又都是文科出身很难找到自身的社会定位,虽说后来开了店,但是那种及其辛苦又枯燥寂寞的生活,对人的身心不能不说是种摧残。因此,前后对比,有时难免会萌生悔意。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这里生活久了,方方面面都了解了适应了,当初的那种时而泛起的悔意也就在无形中被时间冲淡消解。光阴荏苒,十几年就这么过去了,期间虽然历尽艰辛坎坷甚至磨难,却不再想什么当年是否该移民这种不切实际的问题了。命运无常,变化莫测,无论成败,无论贫富,能够平安宁静的地活着就是好的。。。
        风雨过后未必是泥泞,也未必见彩虹,也许只是一片宁静。想起不久前小苏写的一首诗,题目是《人生》:
        年轻时提到人生/
        常常侃侃而谈/
        如今年近半百/反倒默默无言//
        这是怎样的慢慢长路/
        出发时兴致勃勃/
        中途却意兴阑珊/
        是看过的风景不够旖旎/
        还是走过的路程过于崎岖?/
        当激情一点点打磨成阅历 /
        最具深度的表达/却摒弃了所有的话语//
        时空深处丑奴儿扣舷而歌:“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我端起酒杯/
        把人生一饮而尽/
        遥相唱和---/
        欲说还休,欲说还休/
        长江日夜向东流/
        一去不回头。//
        ————————————————————————————
        微访谈:《我们的移民故事》
        我一直不承认我是个写作人,因为我很少写所谓的文学作品,偶尔写些东西都是在记录我个人的移民生活以及感悟,没有深度也没有代表性,充其量我只是喜欢表达并且表达得还算清楚,就这样我在搏客上也算多多少少积累了一点儿人气,和博友也时有互动。
        经常有搏友私信我问我些问题,问得最多的问题就是“出国好,还是留在国内好?”说实话对于这样的问题,我实在是无法回答,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每个人的想法不同,每个人对出国的期望值不同,每个人的个人造化也不同,我真的不知道你来了以后日子会过得怎么样,你会不会后悔。于是我通常会不负责任地回答:这个主意还得你自己拿!
        两年前,机缘巧合地认识了著名摄影家黑明先生,闲聊中得知近些年来他跑遍祖国的大江南北以及国外的许多地方,拍照片无数,著书20多本,他的很多著作都是以100个同类人群为拍摄对象的摄影专题,当然也会配有文字采访。这些年来他拍摄过100个知青,100个右派,100个藏民,100个僧人,100个农民,100个老兵等等。
        很遗憾我还没读过他的书,但只是看了一些照片便感到震撼。1是个个体,100就是群体,就厚重了许多。我忽然想到我也可以找100个有着不同的经历从事着不同的职业的华裔加拿大移民,写写他们的移民初衷、移民经历、移民感悟以及他们的生存现状。100个人的移民故事某种程度上也算是记录了我们这一代移民的生活经历,或许它还可以给后来人点亮一盏灯,照一照我们这一路的崎岖与光明,使他们在做出移民——这一人生重大选择决定的时候多些信息可以参考,多些经验可以学习,多些教训可以借鉴,这应该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早就有了这个想法,但我却迟迟没有动笔,因为毕竟不是写自己,不能像以前那样坐在桌前,打开台灯,静静地回忆思考一番就可以进入状态开始码字了,这个主题不同,我要找一百个人,还是有着不同的生活经历的人,我需要开着车满世界地去采访,甚至需要到外市外省去跑,这注定是件花钱费力不讨好的事。
        所以犹豫再三一直下不了决心,这个写作计划便一拖再拖。前些天我在写一篇关于微信的文章的时候,“微访谈”三个字突然从脑海里冒了出来,我完全可以以手机代替汽车的车轮甚至火车票、飞机票,我完全可以借助微信,以微信聊天的方式去访问一些人,去了解他们的移民生活经历以及感受体会,这样既省钱又省时间,也容易操作。
        当然微访谈肯定不如见面聊天那样生动有趣,呈现出来的东西也可能缺乏活力,所以我还是会尽可能地与被访者见面,把“微信私访“当作一个辅助工具,不过也难说,有的时侯“微聊”可能会比我拿个录音笔或者采访本和被访者面对面地交谈还要自然随意得多呢!
        补充说明一下,“我们的移民故事”里的主人公是移民加拿大的华人,我想写的人群主要集中在来加十年到二十年之间的新一代移民,由于地缘关系(我住在魁北克省)我可能更多地会去写生活在魁北克的华人移民,开始的时侯我会以身边的朋友入手,因为熟悉,说服他们做我的“模特”相对容易,因为熟悉,我动笔写起来也会得心应手。
        最后还要说明一点,由于事件真实并可能会涉及个人隐私,很多人即使愿意敞开心扉可能还是希望隐姓埋名,所以很多时候我会给主人公起个化名,起名水平有限,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还请见谅。
        万事开头难,先跟几个朋友聊聊,看看有谁愿意做我的移民故事的第一主人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电话:647-830-8888|多伦多六六网 www.66.ca

GMT-5, 2024-11-24 10:39 PM , Processed in 0.073307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