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jpg
在浙东沿海小镇蒲岐,有一把解剖刀,它切割了上百年,它解剖的是海洋里的一种著名生物:鲨鱼。那个小镇以加工中国人视为珍馐、全球人骂不绝口的鱼翅而名声远扬。
02.jpg
记者来到这个被称为“中国鲨鱼村”的浙东沿海小镇一探究竟。一个不起眼的小镇,却以鲨鱼加工鱼翅而在网上引起反响。靠加工鲨鱼致富的蒲歧村,如今,面对环保呼声也充满困惑。对于记者的到来,他们高度警觉:不仅不与记者聊“鲨鱼”,甚至看到记者的相机,更是说“谢绝拍摄”,有点谈“鲨”色变。
03.jpg
在蒲歧村的一座简易工棚里,20多名妇女正在分割鲨鱼头部的软骨。旁边的浸泡池里,泡着鲨鱼的骨头,在高温炙烤下,鱼腥味呛人。一名村妇低声告诉记者,这里只是加工鲨鱼鱼唇、鱼骨、鱼肉、鱼肚、鱼头等的小作坊,卫生条件差、工资待遇低,而真正的鲨鱼加工基地,以加工值钱的鱼鳍为主,那里的卫生条件好,工人待遇高。
04.jpg
随后,记者来到南门一家鲨鱼制品有限公司,但被负责人挡在了门外:“采访必须要当地有关部门人员陪同才行。”第二天上午8时,记者在有关部门人员陪同下,再次来到该公司。公司王经理告诉记者,他家从祖父开始到父亲,经营鲨鱼加工已有百年历史。“近期有关蒲歧鲨鱼村报道,我认为有些偏颇,至少造成对鲨鱼加工业的误解。”他说,蓝鲨只要两到三年便可达到100多公斤;此外,蒲歧村的鲨鱼加工资源利用率高达90%,并未造成浪费。王经理表示,自己也是环保人士。网上流传并指责的“中国鲨鱼村”,并不是屠杀鲨鱼,只是鲨鱼加工点。各地运来的鲨鱼,全是当地渔民误捕误杀的。不过,现在,他和大多数村民开始意识到,随着海洋生态保护意识的提高,鲨鱼村这种“营生”可能已走到了最后。
05.jpg
对于蒲岐鲨鱼加工业来说,最好的日子和最坏的日子似乎同时来到。2004年,乐清市获得了由中国地区开发促进会颁发的“中国鲨鱼加工基地”称号,蒲岐镇是乐清鲨鱼加工的唯一产区。随后,全国各地客商慕名前来采购。国内的鲨鱼市场需求也在日益增大。当地渔商说,“以前要靠送货上门打开局面。现在不用了。”而与此同时,鲨鱼的数量则在日渐减少。美国野生救援组织创始人史帝夫说,鲨鱼数量正在全球范围内锐减,有些鲨鱼种群数量下降的幅度甚至高达百分之九十九。在大西洋西北部,锤头鲨的数量自一九八六年以来减少了大约百分之八十九,长尾鲨减少了百分之八十,大白鲨减少了百分之七十九……
06.jpg
记者来到这个被称为“中国鲨鱼村”的浙东沿海小镇一探究竟。一个不起眼的小镇,却以鲨鱼加工鱼翅而在网上引起反响。图为一处空地上残留的鲨鱼鱼骨。
07.jpg
村民从冻库扛出鲨鱼,这些鲨鱼是从外地运到村里进行深加工的。镇上鼎盛时期,有21家从事鲨鱼加工的企业。8家规模较大,其他均是作坊式。但现在,作坊式加工厂已经关停了一半。
08.jpg
海边渔船上正在忙碌的工人,对于蒲岐鲨鱼加工业来说,最好的日子和最坏的日子似乎同时来到。2004年,乐清市获得了由中国地区开发促进会颁发的“中国鲨鱼加工基地”称号,蒲岐镇是乐清鲨鱼加工的唯一产区。随后,全国各地客商慕名前来采购。国内的鲨鱼市场需求也在日益增大。当地渔商说,“以前要靠送货上门打开局面。现在不用了。”而与此同时,鲨鱼的数量则在日渐减少。
09.jpg
村民从冻库扛出鲨鱼,这些鲨鱼是从外地运到村里进行深加工的。镇上鼎盛时期,有21家从事鲨鱼加工的企业。8家规模较大,其他均是作坊式。但现在,作坊式加工厂已经关停了一半。
10.jpg
女工正在清洗鱼鳍,蒲岐镇以前的鲨鱼加工,更多的只是肢解鲨鱼,然后将它们卖给饭店。如今,有的加工企业已能从鲨鱼头骨中,提取鱼脑,研制保健品。 另一些微妙的变化也在发生。蒲岐镇多数渔商不愿意自己子女再从事和鲨鱼相关的行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