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一个在加州读书的大四毕业生。在大三接触影视前,我是真的很喜欢美国,感觉自己毕业后能留在Bay Area工作生活,此生就圆满了。
于是,跟每个铁了心要留在美国的人一样,除学业外,每天熬夜改resume写cover letter,做research,白天有模有样地跑career fair和各类professional banquet混脸熟,晚上兢兢业业地上LinkedIn建connection,给各HR写follow-up的email。
可是没到一年,大四刚开始时,lab老板问到我的毕业去向,他明显感受到了我的犹豫,意味深长地问我:You still can't leave your comfort zone, can you?
我摇了摇头,其实,就是为了逃出comfort zone,才做出了回国的决定。
大三那年,拿到的大学第一份工作offer。
师兄说,这个lab的offer还是不错的,除了很轻的workload和还不错的salary外,还有超舒服的环境和毕业转正后完善福利,更别提每个月lab还会组织免费的staff field trip游山玩水。
我曾在这个lab做过一个winter的full time,按时按点打卡上班,每天写写report捣鼓捣鼓AutoCAD,一天就过去了,下班看看电影打打狼,一个Winter就过去了,生活确实过得安逸,波澜不惊。
可是开学后,当被基友问起都在lab做了些啥时,我脑子一片白,感觉自己什么都做了,又感觉好像什么都没做。
我突然意识到,稳定可能不一定是好事,因为它扼杀了许多别的可能性。
我想起一个Berkeley的学长,算是朋友圈的尖子生了吧:两年前毕业去Tesla做工程师去了,爸妈给他在Palo Alto买了房,他时不时会开着台75D去Yosemite登山滑雪或去Napa品酒乘热气球,随手扔张图到朋友圈都是刷屏的赞。
某天吃饭,喝了点小酒,聊起他留在美国的日子,你猜怎么着?他忽然大手一挥,说:回国要趁早,有好offer就别待美国了。我小惊,打趣说别担心啊我哪抢得过你的饭碗,结果他说:我每天敲完代码抬头看天花板的时候,感觉一眼就能看见十年后的生活了。
那晚他发了条朋友圈:一切都那么缓慢,一切似乎都能看得到尽头。配图是一张Twin Peaks上三番零星的灯。
还在念托福的时候就看过这样一句话:加州嘛,好山好水好无聊。本以为只是一句调侃,四年后再在电脑前敲下这句话,心里是五味杂陈。这种无聊不仅仅是美国娱乐生活的的空洞乏味,还是在面对未来生活中明显的重复感所产生失望。
我有无数次想象过未来留在美国会是什么样子:早8在I-80上思考人生,回到办公室边check email边拿一杯速溶美式灌醒自己,下班后去Safeway逛一圈生活必需,晚上在煲剧和刷朋友圈里度过,周末会跟几个老美一起遛狗抛飞碟,日复一日,循环往复。
想到这里,我就不敢继续想下去了,其实不止是美国,无论身处世界什么地方,我都害怕一眼看见未来生活明显的定式。就跟被父母问到“想不想做公务员”时一样,一想到未来的生活被限制在体制里,每天过着重复单一的生活,心里就产生无尽的恐惧。
你也许会说:先留几年再回国也不迟啊。
是啊,我也试过跟自己说:先在美国工作两三年,等到开始在美国扎根立足再回国也不迟啊。可我转念一想,到了那个时候,过惯安逸生活的自己还有多少干劲想去回国闯荡?国内还有多少的人际可以变现?怎么跟爹妈亲朋交代?想到这些落差,可能自己都接受不了。或许学长那句“回国要趁早”真的不是一句酒后狂言。
如果你有留意唐人街餐厅那些老华侨们的聊天,你会发现“国内XX特别火”,“国内的亲戚发了财”被很多老大爷挂在嘴边,语气中有的是感慨,有的是不甘。你或许想说:我们可是留学生,跟那些老一辈华侨不一样。我承认,跟他们比起来,留学出国的身份确有不同,但我也挺期待你来告诉我,我们的未来会有多不一样。
知乎上说:加州是大农村,北上广才是花花世界。这可能不只是一句简单的吐槽,这可能是许多留在美国的中国人的心声,对于每一个野心勃勃的年轻人来讲,谁也无法对国内遍地的机会视而不见。
打开朋友圈,今天这个同学创业了,明天那个老基友在晒熬夜加班的最佳员工,后天哪个谁又融了几千万准备上市,感觉只要买一张明早回北京的机票,落地就能把“改变世界”的BP送到投资人面前,当上CEO,天使轮ABCD轮,携公司上创业板,走向人生巅峰。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说:只有内心不坚定的人才会纠结在哪儿生活吧。那好,那我们就从内心坚定的人来聊。
对于希望在一家公司找一份工作的人而言,这个选择很简单,留美工作普遍要好于回国上班,除了高薪和舒适的环境外,还能避免国内亲朋的压力和职场的勾心斗角。
但是,对于不安于现状想搞出些名堂的人而言,这个选择题就会复杂很多。
出国之后,你会发现自己无论如何都是一个外来者,这跟你的英语听起来有多NorCal有多Native完全无关,而是那些更深层次的“西方的”思考方式,不是通过四年留学的努力就能习得的。大多时候你都游走在人际圈边缘,如一个Outsider,操着无法让你最自如表达的语言,过着普通人的生活。要想在中国一样拿人际变现,要想将那些让你辗转反侧的创业想法付诸现实,在美国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但回到国内,一切皆有可能。
生命的维度是一定的,如果你想跑得更远,何不选择一条困难更少,可能性更多的路去闯。
所以,当我想明白要回国时,感觉就是一瞬间的事。
决定回国后,除了按时完成大四最后一个学期的学业以外,满脑子想的都是在国内发展的事情。有时还会叫上几个想创业的小伙伴,聊到三四点也是常有的事,这种充满干劲的感觉,真的能给人无尽的希望。
虽然未必能成功,毕竟最终成为独角兽的人凤毛麟角,但至少,还不想那么早放弃。
过年的时候,跟亲戚坦白了回国的想法,他们很不解:你家迟早也是要移民过去的,干嘛不好好留下找份工?
对啊,或许我最后还是会回来,还是会跟家里人一样到加州养老。或许到时候,我还会找回那些的当年一起熬夜赶due的同课基友们去三番唐人街喝早茶,谈天说地,感叹国内形势大好,一如现在那些住在唐人街的老一辈华侨一样。
但是,我还要跟他们讲在国内闯荡的故事,比只有一句“我在加州上了十几年班”要好得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