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多 六六网  www.66.ca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搜索
查看: 2816|回复: 0

[励志]道德动机与追求意义

[复制链接]

升级   74%

19

主题

20

帖子

7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74
QQ
发表于 2023-9-29 07: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道德动机与追求意义






我与多数哲学家一样并不完全认同心理享乐主义的解释。虽然人类很多行为确实只是为了寻求愉悦、好比痒了就会抓,但动机没有这么单一。


我们还有许多特定的目标,就像我现在一边写书,一边希望多伦多蓝鸟队这一季能打得好(只是不敢抱指望)。我希望小儿子的尼泊尔之旅开心又安全(安全最重要),也希望大儿子接下来的工作面试可以顺利。我还希望能把握工作进度,这三个月内交得出稿子前半,以及现任总统别连任。朋友出了新书,我希望能叫好叫座,毕竟他是真材实料。然后我还希望在新闻看到的某人能进监牢。这些想法都能化约成基本动机,却不会只是单纯追求愉悦。

心理享乐主义者会大喊:自欺欺人!如果这些事情能够成真,对我难道不是正面体验?嗯,当然是,希望某件事成真确实代表事情发生以后自己是开心的,可是这其实无法解释享乐主义,因为我们看不出愉悦是最终目标,反而更像是副产品。要是你问朋友时间,对方转头过来说:你其实不是想知道时间,而是想从这个资讯中得到愉悦快感,建议你还是换个人做朋友。

再来看看日常生活的例子。父母爱孩子,即使不为了养儿防老这类具体回报,仍旧希望下一代过得好。比方说若孩子有智能障碍,爸妈同样每天长时间陪伴,希望他们有美好童年,建立起自尊和一定的自理能力。双亲还会重视财务分配,愿意放弃奢侈品,为的是自己走了以后儿女受到妥善照顾(尽管无法亲眼目睹)。若问为人父母者为何愿意牺牲,答案很可能就是父爱母爱,以及希望儿女过最好的日子。种种行为不难解释,也不需要对演化心理学有多深造诣才能明白。天择压力导致动物发展出照顾后代的行为;而正好人类是特别复杂的物种,所以我们透过爱来表现。(这种心理动力原本以生物学上的子嗣为对象,但已经扩展至就算孩子是收养的也无妨。)

心理享乐主义者看到这里会跳出来对父母说:「你们不是真的因为爱小孩才做这些事情,而是为了追求养儿育女过程中心里涌出的暖意,以及避免抛弃孩子以后内心会产生的罪恶感。」但谁会认真看待这种说法?父母实际感受到的并非如此,何况预测效用也很差。按照享乐主义者的观点,一旦父母抛弃孩子以后会产生更多愉悦和更少痛苦—假设有种药物能消除亲情、抹去未来的罪恶感—他们应该毫不犹豫这么做才对。事实上当然也有少部分爸妈真的会点头,对他们而言,海洛因之类的东西胜过全世界,但我敢打赌绝大多数有小孩的人不会这样选择。

再不然,想想看为何有士兵愿意舍身取义,扑向手榴弹解救同袍。有些死法用享乐主义解释很方便,就是为了逃避更大的痛苦,但上面这个例子则否。何况并非所有这么做的英雄都期待上天堂得到永恒恩典,战场上的死者有很多是无神论者。

再次强调:我并不否认享乐主义的动机论能解释日常生活的部分行为,把大部分人说成自欺欺人虽然听起来愤世嫉俗,但轮不到我生气。譬如对于投票行为的研究发现,政治立场与个人利益紧密得令人起疑。想知道一个人对公费托育与富人税有什么观点?先了解她有没有小孩、收入水准为何就能猜到大概。

然而事情全貌不仅于此。证据指向天择与文化培养了人类本能,我们倾向改善自己所处的社群并寻求公平正义。换言之,我们也有不同于享乐主义的心理动机,甚至有时候是相反的。

那么为何有人坚称自己是享乐主义者(我遇过不少)?就算为别人做了些什么,或者投入漫长艰苦的计划,他们也将之描述为追求内心的那股悸动。可是提起这种人,我们联想到的不会是懒洋洋躺在沙滩、吃热巧克力圣代,或以其他方式回避辛苦磨难,甚至也不会是含饴弄孙闲云野鹤、生命到了退隐阶段的形象。说到享乐主义者,最大宗还是自认只在乎愉悦,且坚持所有人类一向如此的那群人。

有可能他们根本不了解自己。对自己脑袋胡乱套用理论很常见,作为心理学家我已经见怪不怪。佛洛伊德没说错:人类可以为自己的行为编理由,即使内心动机南辕北辙。

这个现象在我自己的道德心理学研讨班反复上演。上课主题很广泛,包括利他主义、公平、忠诚、复仇、禁忌、性、饮食等各层面立场对立的理论。通常第一次上课时,大家围著桌子坐下了,就会有人发表意见,声称自己不相信所谓的是非真实存在。有时原因是学生从很狭隘、接近基本教义派的观点去定义道德;有时则只是想试试看作为教授的我会有什么反应。虽然心知肚明,我还是会顶回去,一个办法就是假设该学期的课堂有哪些规定,譬如给黑人学生较低分、不接受跨性别学生、讨论复杂议题时请女性离席,然后询问对方看法。

学生们当然也看得出我是什么用意,但一听见那些规定都忍不住倒抽口气。此时他们多半愿意承认:有教授这样胡来的话好像真的不大对,无关乎可行性、颠覆规范或效益最大化,就只是「不对」。故事重点在于许多人声称不在乎道德,但稍微提醒一下,他们就会意识到自己的矛盾点。(其实世界上恐怕没有哪个族群比美国大学生更关切道德,这个现象有好有坏。)

说不定你我身边确实存在真正的享乐主义者,毕竟这也是连续光谱的概念,总是会有极端案例,就好比人人性倾向不同,所以也有几乎没性欲的人。我在以前的著作里主张道德动机天择说,然而也听说过纯粹的精神变态完全没有道德感。(课堂上还没见过,但也理所当然,严重的精神变态随随便便就露出本性会在人类社会寸步难行。)或许真的有人除了愉悦什么也不关心,但至少绝大多数人的脑袋并非那样运作。

我主张一般人内心同时有数种彼此独立的驱力。其中有些以享乐为主,包括性欲、饥渴的满足,以至于相对轻微且脉络正确的痛苦。另一些则与道德有关,如行善的欲望、对于公平正义的追求。还有另一类的驱力牵涉到目标和意义,最适合的描述就是亚里斯多德所谓「心灵的良好状态」,但实在不好写也不好读,所以我尽量少端出来。例子包括人会为了自身追求而攀越高山、上战场或成为父母。

这几种动机显然互不扞格,人生可以同时追求愉悦和意义。虽然追求意义要吃苦,可是有意义的生命就不绝望,有些活动艰难辛苦但过程充满乐趣。

然而这些不同动机是否有先后顺序?哲学家罗伯特.诺齐克(Robert Nozick)用「体验机」做比喻:进入体验机之后,我们可以幻想度过充满强烈愉悦、快乐与满足的生活,且不必时时担心自己会错过真实世界,因为机器会抹去你身处机器内的这个记忆。简单来说结合了《骇客任务》(The Matrix)与伍迪.艾伦那部片3里的「高潮仪」(Orgasmatron),还做得更完美。

诺齐克说他自己是不会进去的。很多人也是,包括我在内。我们希望活在真实世界、真正做点什么,不是单纯「体验」而已。所以诺齐克说:「首先我们要想做点什么,接著才会想要过程中的体验。」将视野拉得更远些,「被放进培养槽的人,本质只是一团肉糊。」谁会想活在这种状态下?

不过我得承认并非所有人都这样想。推特上面有则文章我读了哈哈大笑,但确实有人这么想:

哲学家罗伯特.诺齐克:「体验机可以完美模拟心想事成的生活。」
我:「我同意。」
诺齐克:「等等,看清楚,都不是真的。你会以为是,不过—」
已经钻进去的我:「书呆子再见。」

毕竟本来也就有人透过药物抹去意义和真实,只想达到极致的愉悦。那样的人
确实适合走进机器里。

有些人提出质疑,担心如我这般的人之所以会如此反应,是因为思维受到现况偏误给扭曲了,也就是我们不愿意改变。(原注45 )目前并没有这种机器,进入机器过活确实是个巨大转变。不过想像一下,如果诺齐克的例子颠倒过来:你此生到目前为止都过得很棒很美好,忽然砰一声,你被转移到某个白色房间,几个面带微笑的实验室人员说,过去几年你其实都在体验机内生活,所有的满足、得意以及人际关系都是操控脑神经模拟出来的错觉,而今天按照政府规定进行定期检查,你可以决定要继续留在机器里,或者回归现实—外头的世界当然没那么舒服。如果选择重新进入机器,你对例行检查的记忆会被洗掉,依旧认为机器里面的生活感受就是真实的人生。

我不知道自己面对这个场景会做出什么选择,但是聊过的一些朋友表示,即便前提如此,他们仍旧会选择离开。换言之,存在于真实世界不仅有其意义,对某些人来说意义胜过愉悦的生活。

本文摘录自《有多痛,就有多值得》, 商周出版出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电话:647-830-8888|多伦多六六网 www.66.ca

GMT-5, 2024-12-25 12:09 AM , Processed in 0.071977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