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多 六六网  www.66.ca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搜索
查看: 2812|回复: 0

[亲情]明日若我离去,记得加酱油

[复制链接]

升级   74%

16

主题

16

帖子

7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74
QQ
发表于 2023-10-5 07: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明日若我离去,记得加酱油






人生的路,谁不是死路一条?从母亲身上看见的豁达,不用未知的事来折磨已知的人生。当观念改变,人可以活得很自在。


我读高中时,妈妈得了甲状腺癌,需要动手术。他二十三岁守寡,一个人拉拔三个孩子,非常独立、坚强,连罹癌、开刀都不要别人陪,交代我们照样去上学,也不要通知亲友。
他先开右侧甲状腺,但一星期后,医师说左侧甲状腺也有异状,也必须手术。短短一周内两度手术,他有点吓到了,这才让我通知阿姨、舅舅。

我家经济状况不好,没有多少财产需要处理。妈妈很天才,竟然交代阿姨,万一他不在了,等我和妹妹将来生小孩时,要好好帮我们坐月子。

还好他手术成功,后续也做了放疗、化疗。他非常信任医师、听医师的话,按时吃药,回诊的时间都清清楚楚记在本子上。

妈妈对生命的态度也很豁达,不忌讳谈死亡。我曾放了一本台北市立联合医院总院长黄胜坚写的《生死谜藏》在桌上,妈妈拿去看,看完就决定要签DNR*,由哥哥见证。甚至他连自己死后希望我们用白斩鸡来祭拜、入殓时要穿哪套衣服都交代好了。
* 不施行心肺复苏术,Do-Not-Resuscitate

不讳言死亡,告别式要在景行厅办

母亲的独立、坚强影响了家庭气氛,当然也影响了我。他不避讳谈死亡,我也同样坦然。孩子七岁的时候,我就跟他们谈生死。我问:「你们爱不爱我?」「当然爱。」「可是妈妈有一天会死,我死后你们要怎么爱我?」「我不要妈妈死!」「人会生病或遇到意外,总有一天会死。」孩子有些吓到了。我继续说:「听好,你们爱妈妈的方式就是好好活下去。」「如果我们比妈妈早死呢?」儿子问。「我会带著对你们无尽的思念,好好活下去。」我们答应彼此,不管谁先走,活著的人都会好好活下去。

从中年开始「等死」,追求永恒的生命

我曾跟女儿说:「将来我去世后,要在殡仪馆最大的景行厅办告别式。」女儿开玩笑说:「你确定到时候有那么多人来吗?」

我也交代孩子,祭拜我时要用鼎泰丰的炒饭,而且要加酱油,据说人走了吃东西是用「闻」的,酱油是中菜的醍醐味,不要省那三十元。

我曾接受过催眠,看到自己坐在院子里的摇椅上,摇啊摇著就死了。墙上的日历写著二~四X年,年份最后一个数字看不清楚,大概是我七十几岁时。

其实我五十几岁就开始「等死」了。人生的路,谁不是「死路一条」?从出生后就在倒数,有限的生命终究会结束。如果能多做些良善的事,让别人念想著你、活在别人的记忆里,这才是永恒的生命。

承认有限,不断自我对话

我今年考上政大宗教研究所,为了考研究所,我读了很多书。我对道教有兴趣,但对各种宗教都抱持开放态度。如何找到跟自己相应的宗教,就像找适合自己的工作、老板一样,需要时间和机缘。

人活一世,不断在索求智慧。我被苏格拉底「打过一巴掌」,他说:「我唯一知道的事,是我什么都不知道。」承认自己的有限,不要被原有的观念捆绑、被自己的想像局限了。
从宗教或哲学的角度来看,死亡是好是坏,我们其实并不知道。

不需要用未知的事,来折磨已知的人生,当下好好活著更重要。我常常用这类议题跟自我对话,或许明年想法又不同,或许会推翻过去的想法,也可能强化原有的想法,这样的思考过程我觉得很棒。


父母不欠儿女,多为自己著想


新冠肺炎其实在提醒我们,要直观面对生死议题,及早讨论、决定。我已跟律师讨论,准备依《病人自主权利法》完成预立医疗照护咨商、签署预立医疗决定,并写遗嘱。要推动《病人自主权利法》,首先要改变观念:父母必须断开儿女的捆绑,不再为儿女牵挂,多为自己著想、打算,学习独立自主。

人的最后一哩想走得平顺,坦白说不能靠儿女,而是靠钱,帮自己及早规划好保险、医疗及看护等等费用。最孝顺的小孩其实在口袋(指钞票)。

很多父母太牵挂孩子了。我知道一位阿嬷,早早分财产给子女、帮孩子置产,却都没留房子给自己,心想可以轮流到子女家住。可是年纪越来越大,常常换地方住实在不方便,这时却没有子女愿意掏钱出来帮妈妈买房子,让他不用再奔波。

「父母的家永远是孩子的家」,但「孩子的家却不是父母的家」。孩子无论何时回家,父母永远为他敞开家门;但孩子成家立业后,父母拜访是要提前先跟孩子说的。我认为了解这个现实,不该难过,而是要「看破」,不要被长期以来的观念捆绑。

我一向认为,应该在死前把钱花光,一毛不留给孩子,这样多自在。这个年代父母难为,把孩子抚养长大,已经够了,没有亏欠子女什么。孩子成年后,每一分钱都靠自己赚,他吃起牛排多有滋味!孩子成年了就让他独立,父母应该将剩下的财产、时间和心力留给自己,打理好自己、为自己做好打算,将「将来」寄托在自己的身上才是最踏实的。

可以给晚辈小钱,但不要给大钱。与其死后留财产给儿孙,不如在儿孙回来探望,或者儿孙过生日时包个红包,代表长辈对晚辈的祝褔,皆大欢喜,而且保证常常有人回来。这年代的孩子也很辛苦,父母为自己做好打算,孩子也才有机会孝顺我们。「自主」才是人生下半场过得幸福的关键。

对我来说没有「身后事」,只有「身前事」。身后能有什么事呢?

当观念改变,人可以活得很自在。

本文摘录自《如果还有明天》,天下生活出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电话:647-830-8888|多伦多六六网 www.66.ca

GMT-5, 2024-12-25 12:28 AM , Processed in 0.066973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