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栏作者兰说:前几天,微信朋友圈都被那篇《耶稣,请别让我做你的敌人》的募捐文刷屏了,内容是一个深圳的中产男人,因女儿得了白血病,便联合他做新媒体的朋友,在网上卖文救女的故事。真实事件+文学夸张+专业营销三结合的影响力是异常惊人的,11月30日凌晨,不到俩小时,罗尔得到的损款就超过了二百万元,若非触及系统BUG被腾讯拦截,捐款金额还会更多。
20161212_14815814642148.jpg
仅仅过了一天,罗尔却被爆出在深圳和东莞有三套房子,并非他文章里所写的那样贫穷,于是网民情绪大反转,对罗尔和他的朋友展开了辟头盖脸的质疑甚至辱骂。12月1日,微信宣布所有捐助款项合计263万元已经原路退回。
姑不论此事的伦理道德以及网络风向的乖戾莫测,单看一位深圳的中产,因女儿得了白血病,被每天一万多元的医疗帐单所吓,走向网络求助的道路,便不能不令人唏嚅:医疗费用猛于虎矣!虽然医院最后证实罗尔女儿三次住院费用为二十多万元,扣除政府支付部份后,个人自付部份仅为3.6万元。但这仅仅是他女儿查出病情后两个多月的费用。若他女儿需要长期治疗呢? 罗尔将不可避免地走向赤贫。
同样在11月30日,《温哥华港湾》上有另一则新闻,《中国游客未买保险,多伦多时突发疾病被救,医院免除10万治疗费》,内容是一位叫李阳的来自大连的中国游客,在多伦多旅游期间突发脑垂体破裂而生命垂危,在密西沙加市接受紧急手术治疗后转危为安,因未买保险,10万加元,亦即50多万人民币的治疗费用让他和母亲非常为难。正当加拿大大连同乡会准备为他筹款时,医院方面传来消息,免除李阳10万加元的治疗费用。
一个还能到加拿大旅游的人,按理也不会太穷,不知他家里有没有房子和车子可以变卖,加拿大大连同乡会居然准备为他筹款。幸亏医院及时免除了他的医疗费用,使他避免了被捐款、被质疑的命运。在盛赞加拿大真不愧是白求恩的故乡的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对于没有保险的外国访问者来说,加拿大的医疗费用相当昂贵!
我刚到温哥华时,寄居在一户中国老移民家里,房东一家三口,母亲得了癌症,父亲坐着轮椅,儿子没有工作,在中国,这三项中的任何一项都足以让一个家庭绝望,然而,在温哥华,在医疗费用昂贵到天价的温哥华,他们不但衣食无忧,还可以经常出门旅游,趁打折时坐拉斯维加斯的豪华游轮。为什么呢?因为在加拿大的医疗保险制度下,他们看病都只用花很少钱或者根本不花钱。
20161212_14815814731388.jpg
如果有时间,有能力,比较中加两国医疗保障体系的不同将是一个极有意义的课题。本文仅从一个患者的角度,分享一下我在加拿大(温哥华)和中国(深圳)看病的经历。首先声明一下:我是拿工作签证来加拿大的,不是移民,但有公司代为购买的Great West Life私人保险。
那是刚到温哥华五个月的时候,生活环境突变,各种不适,渐渐手指头发麻,不能屈伸,医学术语谓之晨僵。度娘告诫说这是类风湿前期; 类风湿是人类第五大绝症,危害仅次于渐冻症、癌症、艾滋病、白血病, 一定要及时就诊。
我立刻就想去医院看急诊,却又遭到了朋友的劝阻,朋友说,在加拿大,病人=耐心 (PATIENT=PATIENT),除非是马上就要死了,否则进不去医院的急诊室,要看病,得先去小诊所找家庭医生。于是,走去了附近的一家Walk-In诊所,前台热情却又坚定地告诉我:医生时间排满了,半个月以后再来吧。
半个月以后去诊所,医生给我开了一张血液化验单,让半个月以后再去。
一个月以后,医生说,化验结果显示贫血,给你开一瓶补铁剂吧。我再三强调自己的症状,希望引起医生的重视,医生诚恳而又坚定地回答:你先吃着这铁片,一个月以后再来吧。
再等一个月!类风湿对关节的破坏是不可逆的,那时的我是否都已经瘫痪在床了?正好此时传来国内老人住院的消息,希望我回国探望。于是,在晨僵出现快三个月以后,我捧着一瓶补铁剂,心急如焚地踏上了回国的飞机。
回国前,提前在网络上预约了医生,到达深圳的第二天上午我直接就去了医院,医生当天就开了一叠化验单。三天后,全部化验结果出来,立即拿到了药物。
铁片
返回温哥华后,我把深圳医生的检验单翻译成英文送给诊所的家庭医生参考,家庭医生将深圳医院的检验单复印存档,继续按深圳医生的处方给笔者开药,同时嘱咐笔者继续吃铁片。
温哥华和深圳两地公立医院看病经验之比较
预约时间
温哥华和深圳差不多都需要提前两周预约。但若不预约,到医院去排长队,或主诉病情十分紧急,在当天也都能见到医生。
医生选择
在温哥华,你首先见到的是家庭医生,亦即全科医生,除非家庭医生觉得有需要并转介,否则,你不能见到专科医生; 从家庭医生到专科医生的转介时间,根据家庭医生判断的病情轻重缓急,有些需要等好几个月。在深圳,你可以直接看专科医生,在预约时可查看每个医生的背景资料和前人的评价,选择自己觉得合适的医生。
生化、X光等检查
在温哥华,医生会尽量少给病人开检查单;病人拿到医生开的检查单,自行选择检测机构;许多化验室独立于医院或诊所; 医生认可各个检查机构,包括中国境内的医院的检查结果。在深圳,医生会尽量多地给病人开检查单;各项检查都在医院进行;医生一般都不认可非本医院的检查结果。
药物
在温哥华,诊所和药店各自独立; 药店除了收药费,还会收配药费; 医生开药周期一般较长,医生给笔者开了三次药,二次100天,一次60天; 药店配药比较严谨,除了药物名称及食用方法,还会认真地写上医生、病人的的名字,诊所住址等信息。在深圳,病人在医院购药; 配药费算入药费之内,没有单列; 按规定,医生一次只开3天的药,最多不超过15天。
在温哥华和深圳个人承担的医疗费用比较
因我在温哥华有公司提供的私人医疗及药物保险,截至今日,数次看病的挂号费、检测费以及药费都在保险覆盖范围内,自费项目为二次各十元左右的配药费。若不嫌路远去Cosco买药呢,这二十元的配药费也可以省下来。若是得了大病,按房东一家以及后来认识的朋友们的经验,应该也不用自己掏钱,或自己只用支付少少钱。总之,不会因为得大病给全家造成很重的经济负担。
在深圳,病人看病的挂号费、检查费以及药费会先从个人已经缴纳的医疗保险的个人帐户扣除,一旦个人帐户扣完,超除部份则由国家和个人分摊。以文章开始那位得白血病的小姑娘为例,她三次住院治疗的自费项目占总费用的17.72%; 如果她继续治疗下去,个人承担的比例将会越来越高,最高的将达到总费用的50%-70%。
兰说:这才是温哥华(微信号:thisisvancouver)签约作者,中年女,祖籍四川,求学武汉,久居深圳。2016年移居温哥华,愿与大家分享心路历程及所见所闻。最大的优点是诚实,最大的缺点是马虎。
(BCbay.com专稿,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