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多 六六网  www.66.ca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搜索
查看: 371|回复: 0

泣血反思:我把女儿养出了抑郁症

[复制链接]

升级   68%

18

主题

18

帖子

6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8
QQ
发表于 2018-5-2 21:58: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996f83df9d1bad579eb03b3806fec149.jpg

        文|丹妈
        01
        前几天,逛知乎时看到一个父亲讲述的故事,深深被震撼了,再次感受到“父母不易做”。
        有时候教育就像一个不受控的魔杖;
        我们想让孩子看见彩虹,却又不小心把孩子带入阴影。
        于是,我们只能努力寻找新的出路,砥砺前行。
        故事来自一位父亲真实的反思,讲述了一个历经三代的成长,包括了爷爷的自我奋斗,爷爷对儿子(即这位父亲)的教育,爷爷对孙女的教育三个过程。
       
345bc29127f3d4fa5352f1da5640411f.jpg

        爷爷的父亲是凤凰男,和母亲结婚后,被出轨,遭遇婚变。之后父亲独自养大两个儿子,最后死于贫困交加中。
        经历坎坷的爷爷,从小缺乏安全感。他自强拼搏,自学俄语、英语,每天5点起床读书,数十年不倦。如今82岁的他,还经常给各大报刊、杂志投稿。
        02
        爷爷对儿子的教育。他痛恨子女身上任何“好逸恶劳”的缺点,采用一种暴君般强势的管教方式,培养了一个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儿子。
        但由于他生性多疑,和儿子儿媳生活在一起矛盾很多,比如常常怀疑加班的儿媳出轨,矛盾愈演愈烈,发展到三人互相打架,孙女在旁边围观。最后不欢而散,分开居住。
        因为夫妻都是上班族,于是把女儿交给了爷爷。 虽然只有相距两公里,夫妻俩还是把女儿变成了“留守儿童”。每天下班后去爷爷家吃饭,看看孩子,周末再接回家居住。从5岁起,一直持续了8年。
        对此,他们的想法是:
        “我和妻子都经历过中国教育环境下,激烈竞争后的层层晋级,因此不觉得把孩子交给一个严格的爷爷会有什么问题。虽然我的成长有过家庭管教的阴影,但我大体是一个身心健康、情趣不凡的青年。
        可我没想到的是,对于抑郁,每个人的承受力不同,每代人的承受力也不同。”
        如今,这个决定让他们追悔莫及。
        03
        爷爷对孙女的教育:爷爷一直觉得自己对儿子的教育不够成功,如今有机会教育孙女,他觉得非常开心。
        在孙女出生时,他开心地说:“想不到我一把年纪,教完儿子又要教孙女了”,跃跃欲试之情溢于言表。
        他延续了过去对儿子的教育方式,因为退休后时间充足,甚至实践得更加彻底。
        他有很多严格的规定,比如:放学后必须15分钟内赶回家里,迟到三五分钟就会一顿臭骂。但暴烈的儿子常常会怼回去,而孙女只会解释两句,就默默地回房间了。
        晚饭后就学习,学习到十点半,爷爷就会要求孙女立即洗漱睡觉。
        在学习之余,爷爷也会让孙女休闲活动。但是类型仅限于她骑车、打羽毛球、游泳这类运动项目,不包括逛街、旅游之类的“无益”活动。
        因为各项启蒙的早,孙女也很聪明,学习成绩突飞猛进,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二年级跳级、小学开始参加各种演讲比赛,获得各种奖项……
        在日复一日的“纪律化”教育下,夫妻俩发现了女儿的变化。对他们的“例行探望”变得日益冷漠,常常是头抬起来看一眼,聊不了两句,就说“你们回去吧,我还有作业呢”。
        初二下学期,班主任发现了女孩的早恋行为,而且是她主动追求一个男生。老师通知了父母,女儿第一次崩溃大哭。在爷爷住的小区下,父母和女儿交谈,沉默许久,女儿说了一句话:“我想和你们住在一起”
        04
        父亲对女儿的教育:把女儿接回家后,父亲开始用自己项目经理的职业习惯来教育女儿:将学习计划分解到小时,甚至分钟,每半个小时都有明确的学习任务,和具体的检查方法,同时也对应有奖励措施。
        效果看起来不错,女儿中考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这个城市最好的中学之一。
        高一上学期女儿谈恋爱,不就又和她口中的“渣男”分手,之后又有了新的追求目标。
        她的理科成绩特别优秀,但在文理分科考试之后,她突然要求从理科尖子班转到文科班……
        一个周末的晚上,女儿突然失踪,直到夜里十点,给父母发信息“别找我,我想一个人静静,晚些会回家”。
        半夜十二点后,女儿回到家里。
        到家前,父母又收到了一条信息:“带我去看心理医生吧”
        目前,女儿17岁,抑郁症,准确的说是躁郁症,又叫双相情感障碍,严重到已经要求和妈妈搬家,和父亲分居。
        对此,父亲反思道:
        “家庭,一定有什么没有做对,我一定有什么没有做对。”
        而他如今正在积极地反思如何去弥补教育中的缺失。
       
9807ffc35dddee51c6c0b3738343eb76.jpg

        05
        这个故事,也引起了热议。
        有人指责父亲的失职:
        “这篇文章我看见两个逃兵,把自己年幼的女儿留在战场,给自己换取短暂喘气的时间。”
        “叔叔,我作为一个“孩子”,想问您一句,您的女儿,在您的眼里,她是人吗?”
        也有人肯定了父亲反思的行为:
        一个有抑郁症经历的网友说:“我父亲甚至不看我确诊抑郁症的单子。”
        也有和父亲失去了修复机会的“孩子”为他打气:
        “一字一句地读着。我信在这么长长的整理思绪里,您和女儿的关系能一点点亲近,深深祝福。真好。可惜我和爸爸再也没有修复的机会了。他忙于工作收入丰盛,却严重疏忽健康以至于早早离我而去,这是我一辈子的心病。”
        对网友的争议,父亲回应道:
        “我没有忏悔,我只是反思。如果忏悔我只需要对一个人,不用公开。连我女儿都说“道谦、忏悔是世上最没意义的事情”,反思哪些可以做得更好、哪些不可避免,才有意义。”
        是的,指责和道歉对于当事人于是无补,对于局外人也毫无意义。
        而这个故事给我们更多的是警醒。
        06
        看了很多网友的评论,我思考总结了下几点,或许能值得大家去注意。
        首先,是隔代教育下的“严苛育子”。
        因为经济压力等原因,我们身边有很多人选择把孩子交给老人照料。但我们也知道,父母之爱,是爷爷无法替代的。
        正如一位网友所说:“爷爷奶奶可以帮着带孩子,但孩子一定要在父母身边长大,工作是你的责任,孩子也是你的责任,不能用工作来逃避带孩子的责任。”
        “父母跟爷爷奶奶能一样吗?我甚至可以想象那个女孩子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期望父母把自己接走,她不仅承受不住严厉,更承受不住的是来自父母的冰冷。”
        而文中爷爷奉行的又是极端的严苛教育,让孩子感受到的就是压抑和控制,丧失自我感。
        同样经历过这种严苛教育的网友说:
        “我年纪还较小,我爷爷就是您父亲那样,唯读书高,相信严苛育子。我父亲在我爷爷的棍棒下成长,继承了我爷爷的性格,对我有很高的要求。我常常感到挫败和自卑,对自己缺乏认同。我承受着委屈和痛苦,却隐忍,控制不住的哭泣。”
       
5fb69e65f6369d7525af090f3b9a7f2b.jpg

        其次,是精英教育的理念。
        在这个故事里,很多网友反思,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真的不该是我们教育的最终目标。
        “看了没有完结的文章,我觉得又震惊又压抑。初为人母的我,深深地认识到了和孩子的情感交流是多么重要!我的孩子,我希望他一生快乐、幸福,成绩是次要的。”
        “忘掉孩子所谓的优秀吧,跟命比起来,孰轻孰重?”
        真的不能更赞同。
        身为父母,我一直觉得优秀是一个很功利的词,比起这个词,我更希望用“幸福”这个词来包裹叮当的人生。
        比起成为“精英”,我更期望的是,他能活成自己最喜欢的样子,这比什么都重要。
        最后,是爱的缺失。
        爱的缺失,这是我感触最深的点。
        有网友指出,严厉管教不是女儿抑郁症的根源,缺爱才是。
        “女儿从小到大,答主只尽到了监护人的责任,没有考虑她想要什么,做什么开心。父母爷爷以为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就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而对孩子来说,你给予爱,才是最暖心的礼物。”
        没有爱做支撑的严厉管教,是冷冰冰的教育。
        缺爱会让孩子失去安全感,丧失自我价值感。
        心理学认为,童年时期被暴露在被忽视、不安全、不被爱的养育环境里, 孩子在潜意识里会产生根深蒂固的观念:“我一无是处,根本不配得到别人的爱”,让孩子变得自卑,影响孩子一生的人格发展和幸福走向。
       
fc6d0f77635b12a39e1e2f32930d6931.jpg

        缺爱最大的影响是让孩子心理失衡,从而去寻求补偿。
        一方面,对不给予她爱的父母,会通过宣泄和报复来补偿。比如故事里,女孩对于父母的冷漠;要求搬家不和父亲住。
        另一方面,为了摆脱缺爱的处境,她积极地去别处寻爱。这种补偿就是“你们不给我爱,我就千方百计地给自己寻求爱”。 比如积极交友,讨好他人、早恋。
        这两种方式的共同目的,是让失衡的心理恢复平衡,但效果往往不太理想。
        因为长期缺爱让孩子对爱产生一种紊乱的情绪,对爱的渴望和报复的快感纠缠在一起,让孩子感到矛盾,她不了解爱的感觉,也许遇到给她爱的人,又会忍不住逃离,对爱无所适从。因此耗费很多的心理能量,让自己身心俱疲。
        所以故事里的女儿总是主动去追求恋爱对象,却又一直遇到“渣男”。
        在搬回家和父母住之后,还是表现出疏离感。就是因为在她最重要的童年时期,心灵缺少了爱的灌溉。
        爱也不是形式上的陪伴,而是一种心灵上的关注,看见孩子的感受和需求。
        要知道,我们给予孩子的每一分饱含爱意的陪伴,都会是孩子一生最珍贵的回忆,都将变成孩子生命中的太阳,照亮孩子人生的每一步,带给孩子无穷无尽的能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电话:647-830-8888|多伦多六六网 www.66.ca

GMT-5, 2024-11-28 06:22 AM , Processed in 0.606107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