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多 六六网  www.66.ca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搜索
查看: 411|回复: 0

小涂涂在加国街坊里“放养”的美好时光

[复制链接]

升级   68%

18

主题

18

帖子

6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8
QQ
发表于 2019-5-13 09:01: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本是一个轻松愉快的话题,没想到写到最后居然让我有些眼圈湿润。
        谨以此文,感谢我们ELLERTON的邻居、还有小朋友们。
        ——题记
        引子
        刚到加拿大时,我注意到超市里鸡蛋的标签上会写明生蛋的母鸡们是何种生活状态,比如笼养、散养等。如果是“放养”(Free Run-自由奔跑),价格会比较高——那意味着鸡蛋比较好。
       
2c9e834a0ec53c816cfe0ab5c7cbf1be.png

        我想,鸡蛋比较好的原因——应该是因为“放养”母鸡们更加开心吧?
        “放养”的母鸡们开心不开心我不是太清楚,但我知道,“放养”在Ellerton CRT里的涂涂(我们的儿子)和他的小伙伴们是很开心的。
        一、ELLERTON街坊“放养”生态圈简介
        涂涂被“放养”生长的地方叫 Ellerton CRT,是一个不到二百米、没有出口的半截路(死胡同)。
        “因为没有出口,所以车很少,小孩子可以放心地出来玩。而且这条路上小朋友很多,可能对你们儿子会比较好。”当房东第一次面对着时差还没倒过来的我们一家三口、平实地说了上面一番话的时候,我们对她说的话还完全没有概念。最后在在大学同农学老婆帮助下,快刀斩乱麻地就在这里租住了下来。
        我们过去在洛阳居住的城区依然沿用50年代工业移民时期大型厂矿家属院编了号的“街坊”称呼,所以住进来之后,街道两边各家各户依次排列的独栋House和连接成片的院落与草地让我再次想起“街坊”二字(而且比楼房更象街坊),我也希望涂涂在过去“街坊”里那种呼朋唤友的氛围能够重新出现在他的生活里。
        没想到,这个有点误打误撞住进来的半截路,还真就为小移民涂涂造就了一个非常完美的“融入”环境,以及一段非常完美的童年。
       
0e55fe7237823d2e4f2ead19139a5766.png

        好了,现在是和涂涂一起“放养”的小朋友们隆重登场——
        别看这个半截路不到200米,但是孩子真不少。不算那些不经常出动、年龄过大或者过小、前前后后搬走的孩子,单是以“常委”频率经常出动的就有7个,这就是街坊里孩子们日常一起玩耍的人数“标配”。
        离我们最近的是房东家的两个男孩儿、再加上斜对面一个中国家庭里的两个男孩,这四个男孩儿都是在加拿大出生的华人儿童——就是那种英语比汉语好很多很多很、让你经常想说“小伙子、你还是换英文吧……”的那种小朋友。
        另外两个小孩儿来自于法语区魁北克省,是一对兄妹俩,来的不太久,英语还比较生硬。
        加上涂涂,一共是六男一女七个孩子,年龄跨度从2到7岁(2015年)。
        论年龄,涂涂是最大;论当时的英语基础,涂涂为零蛋,算是替魁北克兄妹俩垫了个底儿。
        另外说一句,要论这7个孩子谁最“是条汉子”,反而要数那个唯一的女孩儿——麦卡。
        二、成群“放养”的日常状态
        这几个孩子虽然语言沟通上有些障碍,但是很快就混熟了。略过刚开始那些害羞、磨合、试探的阶段,很快就形成了一个每天聚在一起的固定群落。
        如果很多年后说起来这几个孩子每天放学后、晚饭前的状态,我脑子里会出现两种事物——
        一是超市里鸡蛋标签上的“FREE RUN”——绝对的自由奔跑,掠过各家的卧室和客厅、掠过花花草草、掠过马路和树丛、掠过各种篱笆和围栏……
        二是好象一朵“云”——也许不是白云,而是带着尾巴的“彗星云”——大一点儿的几个跑在前面,两对华人兄弟中那两个年龄小一点的弟弟总是一边“踢啦”着鞋子一边或近或远地坠在后面生怕掉了队,和小麦卡的金色长发一起构成他们跑远的背影……
        过了刚开始的磨合期之后,每天下班回来、进了家门,我基本上是不会见到涂涂自己在家玩耍的——要么是见不到他,要么就是同时见到一堆孩子,因为他们几乎没有不在一起的时候。
       
a5b862785c17296f6d282db1c3ed1294.png

        经常地,如果孩子们没在我们家,到了要吃饭的时候,涂涂妈就会让我“去把涂涂找回来。”于是我就出门,如果在门口马路上没看到,那就去另外三家挨家挨户的找——每次不一定在哪一家一下子找到一屋子孩子、就象遇到“一窝”小猫小狗一样挤在一起玩玩玩具或者看iPad。
        如果孩子们都在我们家,到了吃饭的时候,我们就会喊一嗓子说“对不起,我们要吃饭了……”然后孩子们就依次跟我们告别、走到门口穿上鞋子、各回各家各见各妈。
        抛开他们在一起玩的“快乐”不说,这种“放养+群居”的生活让涂涂的英语突飞猛进——他是4月份上的小学,放暑假前的两三个月里在学校什么都听不懂,每天都很艰难。然后和这些孩子一起玩到暑假结束再次开学的时候,他上学已经感到语言不是大问题了。包括那两个魁北克兄妹俩的英语也同样进步极快。
        说实话,到今天我都很难想象他们之间是怎么“传授”英语的,虽说孩子们有孩子们的办法,可是具体怎么操作对我来说还是一个谜。
        三、孩子们之间的“家庭融入”:乐了孩子、帮了大人
        由于这些孩子们总是“聚在一起”分不开,所以互相之间经常就参与到各家各户的日常之中。这不仅给孩子们增加了快乐、同时也在家庭之间确实提供了一些帮助。
        最常见的方式是,这几家里有任何一位大人要带自己家的孩子出去玩儿的时候,常常就会把“粘在一起”的几个孩子们全带走了。
        比如,我们要带涂涂去附近那个大草坪玩儿的话,那不用问其他孩子一定是“我也要去”,于是每次就是前呼后拥一群孩子闹闹哄哄地一路走去——在马路上稍微操点儿心,然后到了大草坪就放开一群撒欢任由他们到处跑吧——只要别跑进对面的树林子里,因为那里可能有狗熊。
        最热闹的情景当然是下雪的时候带他们去那片大草坪,你能感觉那几个兴高采烈的孩子让因为下雪而过于寂静的街区里都充满了热闹和活力——
       
eb80850e7388e30c504ffabbf1ae5e68.png

       
fa2b52285f09ce6971d31fdb99a1a3c1.png

        经常地,这些孩子们也会被某一家的大人带出去一起去逛街、看电影、或者去鹿湖或者斯坦利公园等等,甚至往往一去就是一天。这不仅是孩子们的乐趣,说实话也有点儿象几家大人互相轮流做东请客——只是“请客”的内容是“今天我替大家带孩子!”
        而在比如春假或者两口子上班实在排不开的有些时候,几家孩子之间“互相寄存”的方式、真是 “实实在在”地解决了大问题!我们可以把涂涂全天“委托”在其他孩子的家里——由于把12岁以下的孩子单独放在家是违法的,所以这对我家和魁北克一家这种两口子都要上班的家庭,确实解决了移民之后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不要小看,有些家庭确实为此很困扰)。
        四、每天最难忘的画面
        我觉得这个话题要是延伸开去细细讲述的话我能讲上很久,由于篇幅所限我只能简单说说上述的那些日常状态、再就是简单回忆一点曾经难忘的镜头。
        如果天气好的时候,我下班回家时一拐进这条短短的马路的路口,就能看到一群孩子在互相追逐打闹、或者坐在草坪上一起玩耍,这个镜头经常给我满满的幸福感,让我觉得一天的疲惫都不算什么。
        而真正的重点是,每当我看到他们、涂涂也从近处的小伙伴看到远处走来的我时,他会象很多国外电影电视剧里的那些典型画面一样,第一时间张开双臂喊着“Daddy”朝我奔跑而来——我必须说,有的时候头一天我可能刚刚因为什么刚刚训斥过他、而他还正在生我的气——但他每次看到我的第一反应毫无例外的都还是朝我跑来、哪怕是跑到近处想起来昨天的不爽然后放下胳膊一脸别扭地停在不远处。
        我觉得具体到这个“符号式”的动作,涂涂并不一定是跟街道里这些一起放养的孩子们模仿学到的,但是那种迎接父母回家的仪式感和开放型的表达方式,一定与这些孩子们多少有些关系。
        五、煽情尾声:光阴的故事
        在不得不结尾的最后,我还想展示一张图片——这张图片里浓缩了涂涂和他的6个小伙伴一段非常难忘的“放养”时光。
        左边这张图片(光膀子这张)是我在2015年的夏天时无意中拍摄的,而右半边是我在2018年夏天的同一个位置对相同的两位剧中人再次拍摄的画面。
       
d2011bc399176c941f57c4126bd6a137.png

        当我拍第一张照片的时候,我并没有意识到这个画面会成为我们移民生活中的经典。
        而当我拍第二张照片的时候,完全是想要对第一张经典照片进行一个岁月的延续——为此还费了半天口舌才说服两位模特站在原来的位置配合我拍照。
        这两张非常普通的照片,经常让我盯上很久——
        我经常想,十年后、二十年后,直到我走路都困难的时候,我希望两个也许已经成为青年人、中年人的小伙子,再次陪着我、甚至搀扶着我回到这里——
        然后——他们再次面对着路口,按照当年的左右位置、对着一片夕阳——站好。
        然后,我在他们的背后,用一双已经布满皱纹的手,有些艰难地让双手为了一个瞬间努力停止抖动,为他们再次留下光阴的故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电话:647-830-8888|多伦多六六网 www.66.ca

GMT-5, 2024-11-23 11:10 PM , Processed in 0.124868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