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天来了,每当我看到有人蹬着自行车在街道上骑行,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我曾经骑过的那辆淡蓝色自行车。
那是在十几年前,我刚刚登陆多伦多不久,那时的多伦多唐人街和市中心没有现在这样高楼林立,也没有这么拥挤。我当时租住在离唐人街走路约半小时的小葡萄牙街区。周末时有时为省那两块钱TTC 的车费,就拉着简易购物车走路到唐人街华人超市买菜。
到多伦多一个月, 在中介的帮助下,找到一个工厂打工的机会。然而,工厂离住处很远,坐TTC需要一个多小时,中途还要换一趟车。
没有自己的交通工具,每天早出晚归,确实非常不方便。在朋友的指引下,打算周末去逛逛Yard Sale,看看有没有二手自行车。
那是一个星期六的下午。我在Dufferin Mall附近的小区闲逛,正好有一户人家正在Yard Sale,我就凑过去看看。只见一位老太太坐在屋前的一张靠背椅上,看到我过来,热情地跟我打招呼。
当时口语不好,边说边比划跟她聊了起来。我说刚从中国登陆多伦多,想买一辆旧自行车。老太太非常耐心地听我说完,说很抱歉,Yard Sale没有自行车卖,但我家中有一部旧车,热心地要我到她家中看看。
到她家后院,就看到一辆七八成新的淡蓝色的轻便式自行车,铝合金叉架,看起来非常轻巧,我想骑起来应该非常轻快。老太解释说,这辆车是她儿子周末郊游用的。她要我等十来分钟,她儿子就会回来。
不知不觉二十几分钟过去了,正当我准备告别时,她的儿子回来了,一个三四十岁的中年男子。她把儿子叫到跟前,指一下我,并告诉了情况。但她儿子看了看我,停顿一会,说对不起,车不打算卖,他仍需要这辆车来郊游和锻炼身体。
既然不想卖,那我就只得作罢。当我往前走了一段路上,突然听到她儿子连续叫我。回头一看,只见他在向我招手。我重新折回,他就对我说: “You can have it.”
我以为自己听错了,连忙问道: “I can have it?”
“Yes. You can have it.” 他肯定地回答道。
“How much?” 我把手放在裤子口袋里,紧紧拽着里面的60加币 (300甚至400人民币呀,当时是笔不小的开支),生怕超出了原先的最多30加币的计划。
“You can have it for free.” 他看着我说。
“What?” 我想我听错了,这么新的自行车,怎么就送给了我。
“Yes. You can have it for free.”他叫我等一回儿。不一会儿,他从侧门搬出那辆自行车,令我没有想到的是,车把上还挂着一个头盔和一把链子锁,“All together, you can have it.”
天哪!他这是把自行车和配套都一起送给我了。看着我不解的样子,他继续说道: “You can have them all for free.”
我从来没有碰到这种情况,站在那里,不知该说什么才好。我新到一个陌生的国家才一、两个月,在异国他乡,竟然遇到这么淳朴的加拿大人。
以前我只从书本上知道加拿大人热情,慷慨,乐于助人,但没想到这会发生在我身上。
有了自行车,生活的节奏变得更加从容了,再也不需要每天赶着去车站等车了。 在后来的几个月里,这辆自行车伴着我路过上下班的大街小巷,也陪着我周末时去唐人街购物的时光。它也载着我去离租处很远的一个托福考试点去参加托福考试...
再后来,我收到了学校的录取通知书,赶紧准备搬到另外一个城市。我竟然忘了去看望一下那对母子。而再回到多伦多已经是几年后的事情了。我当时开着在学校买的二手车,到她们原先的住址想去给她道个谢,然而那房子已经易主了。
那辆自行车,在我买了二手车之后,就送给了新来的同学了。那辆自行车,虽然只伴随着我不到一年多时光,但是,母子俩把车送给我的一幕,一直萦绕在我脑海里。
在我当时的困境需要帮助时,这对友善的母子俩给了我慷慨的帮助。也许这就是这枫叶国的情怀,也许,这就是加拿大不断吸引新移民前来的原因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