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多 六六网  www.66.ca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搜索
查看: 972|回复: 0

川普黯然退场:曾责问杜鲁多火烧白宫

[复制链接]

升级   51%

12

主题

13

帖子

5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1
QQ
发表于 2021-1-16 10:04: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导游手记之六三:火烧白宫
        新年一月六日,一些民众冲入美国首都华盛顿的国会大厦,数人不幸身亡,纷乱繁杂、高潮迭起的美国总统大选再添一道美丽风景线。千万别以为这是美国国会首次如此遭遇,历史上国会还曾被烧过,连总统府白宫都被烧过,给达总带团时老唐时常提及此节。达总的团大都是美加团,中国和北美云山远隔,普通游客来一趟不容易,美国加拿大两国都要看看,才会感觉不虚此行,物超所值。老唐常问客人,是否知道美国白宫曾被大火焚烧?绝大多数客人对此都茫然不知,期待老唐给聊一聊来讲一讲。
       
6f1851cf089b2c473324ceb1a8a49dfd.jpg

        图源:知乎

        前几年美加贸易因关税问题发生争执,川普总统说加拿大对美国有安全威胁,一激动对加国总理杜鲁多抱怨说“放火烧白宫的不就是你们吗?”不知道杜鲁多听闻此言后有何感想,换了老唐还真不知如何反驳,历史上美国首都唯一一次被攻陷,总统府白宫被烧确有其事,但彼时加拿大还只是英国的海外自治领,并非独立国家,放火的是英军,加拿大顶多算是同盟或者帮凶,属于躺枪,川总如此发难,有些过分。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没有那次火烧白宫,加拿大现今的地盘说不定早已是美国治下的几个州了,是凶是吉,难以预料,历史不能假设呀。
        话说1776年美国建国伊始,仅有大西洋沿岸的那十三个州,这也是美国国旗上那七红六白十三横条的来历,总面积仅八十万平方公里,连佛罗里达州还都不是美国的。1783年英美签订《巴黎条约》,英国把十三州之外的大西洋沿岸的土地划归美国,美国领土达到230万平方公里;1803年,美国从法国手中以极其低廉的价格购买了路易斯安那地区,亦即今天美国中部的十几个州,国土面积一下子扩张到500万平方公里。
        此时的美国信心满满,目光开始瞄向北边的英属殖民地,就是今天的加拿大东部地区,准备把那里的人民从英国手中“解放”出来,甚至以为那里的民众会“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般地欢迎美军的到来。其实这完全是美国的一厢情愿,英裔加拿大居民多是美国独立战争后迁居北上的保皇党,忠于英国王室;久居魁北克的法裔民众多是天主教教徒,不喜欢美国的反天主教行为。
        卸任的美国第三位总统杰斐逊公开表示要把北部地区兼并,要向前进攻,向魁北克进攻,向哈利法克斯进攻,要将英国势力逐出美洲大陆。彼时英王还是维多利亚女王的祖父乔治三世,大英帝国正全神贯注地在欧洲和拿破仑鏖战,无法调配足够的兵力到北美防范美国的进攻,美国正是看准这一千载难逢的良机,发动了英美战争。
        为师出有名,美国宣称大英帝国侵犯其主权,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英国违反《巴黎协议》,拒不移交西部地区的军事要塞,而且武装印第安人,严重威胁美国西部边境安全;二是英国强征美国海员加入英国军队,视美国公民为大英子民;三是指责英国因和法国作战而发起的贸易禁运,扣押美国商船;1812年6月18日,美国第四位总统詹姆斯·麦迪逊为此在国会发表演讲,之后投票通过,正式向英国宣战。
        其实开战时双方都还没有准备好。英国在北美只有五千正规军,其余的都是加拿大民兵,其总人数超过正规军,另外还有许多支持英国的印第安部落的武士。美国虽有一万两千多正规军,后来还扩招到三万多人,但民众缺乏参战热情,战斗力很一般;在海上战场,英国海军当时乃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试图封锁美国海岸港口,美国海军相对弱小,但也时而有点斩获。
        英军火烧白宫就发生于这场1812至1814年的英美战争期间,是对美军火烧约克镇的直接报复,带客人游览多伦多时老唐常讲“约克陷落”事件。现在的多伦多当时叫约克镇,是上加拿大的首府。美军进攻约克镇可谓颇有用心,一来要配合国内的选举,拉动选票;二来攻占敌方首都进行施压,争取最大收益。从军事战略层面看,约克镇远无扼守劳伦斯河口的京士顿重要,那里是英军五大湖舰队司令部所在地,乃当时运送兵员和物资的最重要据点。如果美军能攻取京士顿,英军势必土崩瓦解,但那里有重兵防守,堡垒密布,易守难攻,于是美军把目标指向防守薄弱的约克镇。
        约克堡是拱卫约克镇的主要堡垒,位于多伦多的安大略湖畔,现在是加拿大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813年4月27日,一千八百名美军乘军舰越过安大略湖北上,驻守的英国正规军仅有五百多名,还有几百名民兵和一些印第安部落战士,处于明显劣势。抵抗了美军几轮进攻之后,英军司令舍非(Roger Hele Seaffe)决定撤退,为迷惑敌人,并给自己的逃跑留出更多时间,撤前并未拿下悬挂在堡垒上方的旗帜,同时点燃了军械库里的炸药,进攻堡垒的美军首领和五十多名手下被当场炸死,二百多人负伤。
        美军占领约克镇后让当地市民代表签署了降书,即便如此,美军依然放火焚烧了议会厅、图书馆、船坞等公共建筑,连同附近的一些民房,使许多民众在四月寒风中露宿街头,美军还有掠夺平民财物的行为,这些激起了相当的民愤。当时议会大厅里的权杖也被掠走,直到1934年才由罗斯福总统归还给多伦多,现今供放在安大略省议会大厦的玻璃柜里。
        从约克镇撤出的数百英军步行跋涉十几天抵达京士顿,但他们撤退前竟然没有及时通知那些民兵和印第安部落盟友,这一操作极其不厚道。与之相对照的是,美军攻打约克堡时,远在五十公里之外的印第安部落得到消息后,马上赶来增援,得知堡垒已被攻陷才遗憾地收兵回营。
        这些败退的英军就是后来的“女王约克游骑兵”的前身部队,居然做为王牌至今依然在加军序列中,前些年在南斯拉夫、卢旺达、阿富汗等国的维和部队里就有他们的身影。该部在约克堡的表现实在不咋地,达总曾考证过,这支部队并未参加朝鲜战争,否则遇上正处陆军巅峰状态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恐怕连撤退的机会都没有。
        2012年英美战争二百周年之际,加拿大斥资两千万加元举办各类纪念活动,发行邮票、纪念币等,都是围绕着英国正规军,加拿大民兵,印第安武士联手抗击入侵美军这一主题,大力弘扬此役乃唤醒加拿大人国家意识的主旋律。
        有意思的是,约克堡旧址的考古发现证明当年弹药库爆炸,造成美军二百多死伤的“战果”或许纯属运气,因为美军刚好在错误的时间出现在错误的地点,时空稍有差池,美军就能安然无虞。当时的情况是,英军已撤退但军旗依然飘扬,美军以为堡垒里还有守军,贸然攻入,刚好此刻弹药库爆炸,而美军又恰好在爆炸的最佳杀伤范围之内。
        1814年4月,拿破仑皇帝退位,英法战争告一段落,英国得以腾出手来调兵遣将,欧战中负伤痊愈不久的英军将领罗伯特·罗斯(Robert Ross)被派往北美。
        当年八月罗斯率领由饱经战火的老兵组成的部队进军美国马里兰州,本来并没有计划攻打华盛顿,但沿途的美国民兵很不抗打,罗斯的部队未曾遭遇多大抵抗,进军顺利,于8月24日占领了美国首都。其实当时美国守军近万,是英军人数的两倍多,却了无斗志,弃城而走,政府大员们也同样仓皇出逃,而时任总统麦迪逊的夫人颇有大将风度,临危不乱,离开总统府时还不忘带走华盛顿总统的画像和《独立宣言》原件等一些重要文件。麦迪逊总统十五岁的黑人奴仆詹宁斯(Paul Jennings)亲历总统府撤退全程,后来他专门著文记述此事。奥巴马任总统时,还曾邀请詹宁斯的后人到白宫一叙,此处不表。
        据说英军闯入总统府时,桌子上刚摆好的晚饭还没动筷子呢,士兵们饱餐一顿才开始干活。总统府、国会、最高法院、图书馆等均被付之一炬,以报复一年多前美军在约克镇的所作所为。实话说罗斯还算不错,颇有职业军人风度,并没有像美军那样烧毁民房。总统府烧的只余残垣断壁,直到1817年才彻底修复,外部遍刷白漆,完全掩盖了火烧之痕迹,后来被正式命名为“白宫”,直至今日。
        火烧总统府后的9月12日,罗斯率军进攻巴尔的摩时被美军狙击手射杀。为防腐,他的尸体被浸泡在朗姆酒中,原想船运欧陆归葬其故乡爱尔兰,但最后于9月29日葬在哈利法克斯的老墓园(the Old Burying Ground)。老唐曾造访过那个墓地,罗斯将军的墓与众不同,并不是一块石碑,而是立在基座上的巨大石棺,非常醒目。
        火烧白宫整整四个月后的圣诞平安夜,英美在比利时签署了停战协议《根特条约》,商定双方边界依然保持战前状态。美国把这场战争称为“第二次独立战争”,可见对其重视程度。加拿大也高调纪念此役,加拿大前总理哈勃曾在国庆节致辞中高度评价了这场战争,他说要纪念1812年战争,当年法裔、英裔和原住民联手协作,抵抗南方的侵略,极大地增加了加拿大的国家认同感,使日后建立联邦成为可能,他们的英勇事迹奠定了今日加拿大的基础:和平的国家、有序的社会、良好的政府。
        二百多年过去了,回首这场战争,其实美国是真正的胜利者,英国属于吃亏的一方。美国虽在战场上没有直接占到太大便宜,但成功达到其战略目的把英国从北美赶走,此后英国再也无力阻止美国的进一步扩张。英国保卫了其北美殖民地免受美国吞并,但其对加拿大的影响却也日渐式微。
        加拿大颇有收获,从一盘散沙般的村落群走向一个政治实体,最终于1867年独立建国。加拿大的民兵在战争中崭露头角,势头日劲,成为推动独立的可靠力量。最惨的是印第安部落,和英军协同作战,出生入死,居功奇伟,战后被英国置之不理,他们的领地不再被英国作为英美之间的缓冲区,无人顾及他们的自治权、生存权。
        成千上万的印第安人在美国开发西部时惨遭杀戮,幸存者被迫离开自己的世代家园,在所谓的保留地上艰难生存。世人皆云“春秋无义战”,远了不说,光近现代史上又有几场“义战”呢?火烧约克、火烧白宫还有点冤冤相报的意思,那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又是报啥冤?
        司马迁在《史记》中写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世界就是这样,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有的只是永恒的利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电话:647-830-8888|多伦多六六网 www.66.ca

GMT-5, 2024-11-28 05:00 PM , Processed in 0.069876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