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多 六六网  www.66.ca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搜索
查看: 943|回复: 0

运动中突发心脏意外?别慌 可以这样预防

[复制链接]

升级   22%

32

主题

32

帖子

12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22
QQ
发表于 2022-8-8 05: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运动堪称健康良药,但我们常会看到在长跑或球类比赛中猝死事件的新闻,不恰当的运动也会给生命安全带来威胁。有回顾性研究提示,国人发生的运动相关猝死大多为心源性,相关的运动项目包括长跑、田径、篮球和足球等。近期,北京医院汪芳教授牵头发布了《运动相关心血管事件风险的评估与监测中国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从专业角度提出预防运动相关心血管意外的建议。
  运动前评估
  初级评估不合格或高风险人群
  应做好中级评估
  心脏猝死是运动员和运动相关死亡率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存在潜在心血管病的情况下,剧烈运动可能会引发危及生命的室性心律失常。
  《共识》提出了运动高风险状态,即发生运动相关心血管事件的绝对风险显著高于同龄、同性别健康人群的状态。这是指由于合并高龄、明确的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或肾脏疾病等多种危险因素者,或参与极具风险挑战的运动者(如极限登山、高山滑雪、铁人三项等)。《共识》指出,对于初始运动、有心血管病新发症状、拟提升运动强度的人,推荐进行心血管危险分层及进入相应的评估流程。
  心血管风险评估主要从心脏结构、冠脉供血、心律失常及心功能四个方面进行。评估心脏结构最重要的是筛查肥厚型心肌病。冠脉系统的风险评估在>40岁的运动人群中尤为重要,特别是已确诊冠心病的人群。
  低风险人群无需特殊评估,如果自我评估意愿强烈,可进行初级评估。对于高风险人群,直接进入初级评估。初级评估主要包括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需特别关注与心脏、肾脏、代谢疾病有关的症状,包括胸痛、胸闷憋气、头晕或晕厥、呼吸困难、下肢水肿、心悸、间歇性跛行、心脏杂音和难以解释的乏力。
  经初级评估不合格者以及所有高风险人群,建议进入中级评估,行心肺运动试验确定体能状态及进一步评估。心肺运动试验可以真实地测得摄氧量和代谢当量,并多方位、多角度地寻找安全阈值。
  对于不同心脏疾病状态者,在确定疾病种类和稳定程度后,有相应适宜的指南进行运动处方的制订和运动指导。一般在运动计划开始的4~6周中,每1~2周将每次训练时长延长5~10分钟。当规律锻炼至少1个月后,可在接下来的4~8个月逐渐增加频次、强度、时间,以达到推荐的个体化的运动数量和质量。
  运动时监测
  居家锻炼时最好选择合适的设备进行监测
  缺乏身体活动是造成全球疾病负担的主要因素之一。身体活动不足可促成6%的冠心病、7%的2型糖尿病和9%的过早死亡。
  关于运动的益处,英国圣乔治大学学者总结称,目前已有大量证据表明,运动是疾病防治极具成本效益的措施,已被证明可预防超过35种慢性疾病,并且可降低心血管病和全因死亡率。规律的身体活动还可以预防某些类别的癌症,如乳腺癌、结肠癌、前列腺癌和胰腺癌;还可降低骨质疏松、骨折、痴呆、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
  当前肥胖和静坐的生活方式流行,规律运动益处多多。但对于经常不活动或有心血管病的患者,运动可能会有心脏骤停风险。因此,运动时做好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危险,避免因运动造成的健康损伤。
  《共识》指出,对于存在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建议至医疗机构进行运动训练,直至风险降级;对于低—中危心血管疾病人群,可以考虑居家训练。
  对于在医疗机构或者有监测条件场所进行运动训练的人群,会有全方位监护和专业人员把控风险。对于居家锻炼的人群,可以考虑佩戴监测设备或者不佩戴。个人可根据条件,选择适合的可穿戴类设备。如果不佩戴监测设备,运动者可以把控的指标主要依赖症状、自主疲劳评分和说话试验。
  除了日常活动、健身和体育训练外,可穿戴式设备也可用于运动训练和风险监测。但是对于高危患者,还是建议到医院进行评估和训练。
  出现症状后急救
  旁观者心肺复苏效果最好
  对于健康人,欧洲心脏病学会发布的针对心脏病患者的运动和体育活动的指南推荐,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运动,或每周75分钟的高强度有氧运动,或两者的等效组合。但建议将中等强度有氧运动逐渐增加到300分钟/周,或高强度有氧运动150分钟/周,或同等组合,这对健康成年人有额外益处。所有心血管疾病患者,应尽自己所能每周至少运动150分钟,每周5天;或75分钟的剧烈运动,每周3天。
  为了能更好地坚持,建议定期进行评估和咨询,必要时增加运动量。
  如果个体在运动过程中出现不适情况,建议立即停止运动,坐下休息。血压波动、心率增快、呼吸困难、心绞痛等情况,均可以在休息后得到缓解。在下一次运动训练时,针对上次情况,酌情调整运动方案。如果休息后,仍然不能缓解,则需要医学咨询。
  运动中最危险的情况就是心源性猝死。降低心源性猝死发生最有效的手段是每次运动前进行症状评估,早期识别风险,进行预防。但是一旦出现了心源性猝死,需要立即启动急救流程,进行呼叫和求助的同时,尝试进行心肺复苏。
  多项研究均证实,旁观者心肺复苏,是唯一能提高院外心源性猝死生存的因素。在急救车到达之前,如果现场配有自动体外除颤器,旁观者可以连接自动体外除颤器,识别有无心室颤动发生。

0615101q42fmjfmuk.webp

34.94 KB, 下载次数: 14

0615101q42fmjfmuk.web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电话:647-830-8888|多伦多六六网 www.66.ca

GMT-5, 2024-11-25 05:04 PM , Processed in 0.071557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