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多 六六网  www.66.ca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搜索
查看: 818|回复: 0

[励志]帮助孩子,从心里长出力量

[复制链接]

升级   62%

17

主题

18

帖子

6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2
QQ
发表于 2022-12-16 05:56: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帮助孩子,从心里长出力量

父母的长期目标,应该是培养孩子交友时的自信和判断能力,让孩子不会轻易受外力的影响。




孩子在学校里,父母最心疼的是孩子被排斥,最担心的是被霸凌。 如同《EQ》(Emotional Intelligence,时报出版)作者高曼博士在书中描述的:  面对一群正在玩耍的孩子却不得其门而入时,在这关键一刻别人会喜欢你或厌弃你,接纳你或排挤你,都是毫无掩饰的公然表现。每个孩子都会面临这样一个重要的关卡,这时他的社交技巧将面临最痛苦而无从逃避的考验。  高曼博士特别指出:  有两大禁忌几乎一定导致被排拒:太急於取得垄断地位及与其他人显得不搭调。

人缘差的孩子却常常会犯此大忌,比如以蛮硬的姿态加入,突然改变话题,急於表达自己的意见,直截了当反对别人的意见等等,目的显然都是要引起别人的注意。只可惜效果往往适得其反,不是被忽略就是被排斥。  父母可以做的是,协助孩子避免犯下这两大禁忌。那些行为的原因,往往是孩子不明白大家正在玩什麽游戏,或正在讨论什麽话题,或不知道哪些行为是不恰当的,如插嘴。

平常在和孩子互动时,若孩子有这些情形,要即时教导。如孩子插嘴,跟他说:「妈妈会很感谢你等我把话说完了,再说话。」

父母也可教导孩子在初到新环境时,如何得到别人的接受和友谊。高曼博士描述人缘好的孩子:「人缘好的孩子会先观察一段时间再加入,并表现出接受该团体的意思,而且会等到自己的地位获认可後,再主动提出意见。」

有些孩子天生内向,本来就需要观察一段时间才能加入新环境、新团体。这种内向被动的特质,在进入新环境时较不会引起排斥,原本看似的缺点,可能是日後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优点。

一项针对二、  三年级孩子做的调查发现,即使人缘好的孩子,想要加入一个新的团体,被拒绝的机率也高达二六%。所以,当孩子在外受挫折回来,不要惊慌,马上得出孩子在学校不受欢迎的结论,而应检讨孩子采用的方法是否有上述的现象,再给以适当的引导。

有机会,父母要多观察孩子和朋友的互动情形。如果有不当行为出现,如玩具不肯分享,或喜欢指挥别人等,找适当时间,以故事、反问或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孩子领悟哪些行为不受欢迎,增加他的社交技巧。  


培养孩子的自信和判断能力


父母的长期目标,应该是培养孩子交友时的自信和判断能力,让孩子不会轻易受外力的影响。  


当孩子在学校被同学用语言谩骂、羞辱或被排斥时,首先要防范的是让孩子成为真正的被害者:觉得自己有问题才会被排斥。


有些孩子被同学嘲笑久了,会认为自己的确如他们所说的有问题,才不值得人喜欢。要避免这第二层伤害,父母可以做的是,先以同理心做出反应:「听到同学说你『有毛病』,你一定很难过。」再给予肯定:「你绝对是个正常、健康的小孩。」

有一次侄女带两个孩子来玩,五岁的妹妹因为哥哥说她「很丑」而大哭。我问她:「哥哥说你好丑时,你的眼睛有没有变小?」她听了一愣,想了一下,回答:「没有。」 我继续问:「鼻子有没有变扁?」「没有。」 「嘴巴有没有变更大?」「没有。」 「所以,你有没有变?」「没有。」 「那下次,哥哥或别人说你好丑,要不要伤心?」「不要,因为我没有变啊!」她已经破涕为笑了。

所以,引导孩子,透过理性的认知:我不会因朋友那麽说而有任何改变,才可以不为所恼。更进一步要让孩子明白,别人怎麽说是我们没办法制止的,但面对那些话语的心情,要不要被伤害,却是有选择的。  


如果孩子在学校被霸凌
  

孩子在学校被欺负,是父母最担心的事,而父母往往是最後知道的人。孩子想证明自己可以独立,向父母求救等於承认自己不行,所以不会跟父母说;有时则是被威胁不可以告诉任何人。

为了在孩子受伤害时,父母可以即时给与适当的支援,父母平常就要教导孩子,不管任何人要挟你「不可以告诉爸妈」,一定要让父母知道。

在聚会里,许多妈妈都反应,爸爸倾向教导孩子,尤其是男孩,「有人打你,就打回去。」也有人说,喜欢霸凌别人的孩子,其实是信心不够的人,不怕他,反击回去,下次他就不敢欺负你了。

打回去的讲法,看似有它的道理,但在现实的学校情境里,常常行不通。学校通常很忌讳校园打架事件,所以就算是被欺负者的自卫行为,如果不是有充足的理由,如当事人别无选择,仍可能面对学校的处分。  


孩子安全是第一考量


当孩子回来说被欺负时,父母即使觉得很心疼,在做出任何反应,或下定论之前,要理性地思考,让整件事情变成一个教育孩子的好机会。

首先应厘清两件事。小学阶段,有些孩子动手动脚,是因为先天动作大或较粗鲁,或自制力不足,并不是真正的霸凌。所以,先请孩子回去观察:「他对班上每个同学都会做类似的行为,还是只针对你一个人?」

其次要厘清事情的来龙去脉,让孩子有机会检讨,是否自己在言行举止上,挑衅、激怒对方。

如果分析结果,对方是针对自家孩子,而孩子也没做任何不当行为,那就比较肯定是霸凌。

如果是发生在学校,一定要让老师知道,请老师协助处理。不过,即使老师答应会和对方沟通,也不表示霸凌会马上停止,所以要教导孩子如何保护自己。譬如,下课休息时间,远离那个孩子,或者在值勤的老师或志工旁边玩。

如果霸凌持续,可以再报告老师。如果试了这些方法都不管用,可以考虑让孩子反击。但这个决定要非常小心,无论如何,要以孩子的安全为第一优先,若孩子和对方身材相差很大,反击的结果有受伤的潜在危险,仍应以回避为主。

曾有位爸爸气不过孩子被人欺负,跑去警告对方,但因那个孩子是未成年,爸爸反而惹上了「欺负未成年人」的官司。所以爸妈们在气愤之余,仍要小心不要触犯到法律。

一般人觉得,又瘦又小的孩子容易被欺负,但也不尽然,倒是畏缩或怯懦的表情或肢体语言,可能招惹小霸王觉得你好欺侮。所以鼓励孩子走路时抬头挺胸,和人说话时眼睛看着对方,表现出自信大方,可以减少被欺负的机率。对於较胆怯的孩子,有些父母发现孩子学了功夫或跆拳道之後,会变得比较有自信。 文/陈姝伶、余怡菁

摘自《开心聊天,教出好孩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电话:647-830-8888|多伦多六六网 www.66.ca

GMT-5, 2024-12-24 07:52 AM , Processed in 0.068592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