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多 六六网  www.66.ca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搜索
查看: 830|回复: 0

肠道里长了息肉 上厕所时会有3个提示

[复制链接]

升级   59%

14

主题

15

帖子

5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9
QQ
发表于 2022-12-24 05: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当初我妈嫌麻烦,不想折腾,没想到会变成癌啊!”
  刘女士今年65岁,在2年前的肠镜检查中被发现肠道内有1cm左右大小的息肉,病理结果显示为管状腺瘤。
  但当时身体没有其他不适症状,刘女士就不想折腾,没有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大约在一个月前,刘女士身上出现了异常的便血症状,每次便血的量都不多。
  但女儿不太放心,还是带着她去医院进行了检查,经检查发现刘女士肠道内存在多个息肉,最大的达到了3cm,病理活检显示为结肠癌。
  这个结果令刘女士的女儿十分悔恨,如果在2年前就督促母亲及时切除息肉的话,一切就不会发展至此。
  01
  肠息肉是什么,肠道为何会长息肉?
  息肉是指人体黏膜表面上的赘生物,一般以部位命名,肠道上的为肠息肉、肺内的则为肺息肉。
  目前临床上对于引起息肉的原因尚不明确,但可能与遗传、饮食、疾病以及炎症刺激等因素相关。
  ①息肉的形成与基因突变之间存在一定联系,家族内存在该基因的话,会遗传给下一代;
  ②长期摄入高蛋白、高脂肪以及低纤维素的食物,会导致肠息肉的发生几率显著增加;
  ③自身免疫功能低下、冠心病、糖尿病、切除胆囊以及接受放疗的人群,罹患肠息肉的风险也比较;
  ④还有就是一些罹患慢性结肠炎、克罗恩氏病、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人群,炎症会不断对肠道造成刺激,也容易引起息肉发生。
  02
  肠息肉有哪些症状,会癌变吗?
  当肠道内存在息肉时,一般身体不会有明显的症状表现,大部分人是在常规体检中无意发现的。
  仅有少部分的人在出现息肉后上厕所时会有提示,如会出现大便习惯改变、便血、便秘腹泻交替出现等症状,还可能伴随腹部不适、腹痛。出现症状要警惕,别等到中晚期了才发现。
  大部分息肉都是良性的,仅有少部分息肉有恶变风险。一般危险的息肉常以4种面孔出现:
  1、超过2cm
  腺瘤性肠息肉是公认的癌前病变,具有较高的癌变风险,这类息肉1cm大小时癌变率为1~3%,1~2cm的为20%、超过2cm的风险则上升至了50%。
  2、肠壁上的息肉
  这类息肉相较于普通息肉较难发现,也容易出现漏诊,相对而言癌变的风险较高。临床数据显示,平坦型息肉只要超过1cm,即便是良性的也会在3年左右发展成进展期大肠癌。
  3、遗传性息肉
  这类息肉一旦出现,发生恶变的风险也会比普通的要高。
  4、多个息肉同时出现
  肠道内出现息肉,数量越多的话癌变的风险也越高。
  03
  查出肠息肉,切还是不切?
  既然息肉有恶变的风险,那查出来息肉后是否需要立即切除呢?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肿瘤中心主任苏向前指出,不论是什么类型的息肉,一经发现都建议尽早进行切除。
  因为良性的息肉在长期不断的刺激下,也有一定癌变的风险。在进行肠镜检查时,可以将大部分的息肉直接带出,患者无需再次进行手术,所以还是建议及时进行切除。
  术后再通过病理检查明确息肉的良恶性,如若是恶性的则需要进一步进行处理。
  04
  为什么切了息肉还会患癌?
  一些人在切除息肉后,却再次被发现罹患了癌症,这是为什么呢?
  在切除息肉后,并不代表息肉得到了根治,即便是本身长息肉的位置不复发,其他位置也可能新长出息肉,这些息肉有一定的恶变风险。
  首都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消化科主任医生陶琳表示,切除息肉后又被查出患癌的人群,多是忽视定期复查以及不注重生活习惯的人群。
  息肉切除并非一劳永逸,想要预防息肉复发,需要保持有健康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同时要定期复查。
  特别是一些高危人群,如年龄在45岁以上、家族内有肠癌病史/息肉病史或是生活习惯不健康的人群,更需要定期进行随访检查。
  小妙再次提醒,切除息肉并非一劳永逸的事情,对此要持有正确心态。发现息肉后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切除后也需要遵医嘱复查、保持好的生活习惯,二者缺一不可。

0512021sp4xftj2ei.webp

10.38 KB, 下载次数: 9

0512021sp4xftj2ei.web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电话:647-830-8888|多伦多六六网 www.66.ca

GMT-5, 2024-11-25 11:01 AM , Processed in 0.071346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