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要问凭什么,要问为什么
不要问凭什么,要问为什么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作者分享了一些成功人士背后的故事。
比尔?盖兹(Bill Gates)不会告诉你,他的母亲是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的董事。正是他母亲,为他促成了第一笔大生意。
巴菲特(Warren Buffett)不会告诉你,他的父亲是国会议员,8岁就带他参观了纽约证券交易所,学习金融知识。
马化腾不会告诉你,他的父亲是盐田港上市公司董事,腾讯的第一笔投资来自李泽楷,李泽楷与盐田港母公司是什么关系无须多说。
整篇文章,作者一直试图告诉我们一个核心道理:这些人生赢家,都是含著金汤匙出生的,运气又好,他们的成功,理所当然。而我之所以混得这么惨,是因为爸妈不给力。人家凭什么成功?投胎时,早已天注定!
的确,以上的故事是真的。但个人努力、打拚的成分,就可以完全忽略不计吗?见到比自己优秀的人,不是见贤思齐,而是立刻找出一堆客观原因,论证其优秀背后有著「不为人知的隐密」?
又一次轻易与自己和解,最终坦然放下愧疚感,继续安于现状,真的是很多人惯有的逻辑。在成年人的世界,这样的行为只是暴露了你可怜的自恋而已。你越擅长自我开解,就越会在泥沼里原地踏步,最终和别人的差距只会越拉越远。
「凭什么」总挂嘴边,会让你无视缺陷、拒绝成长
心理学上将价值观分成两类,一类叫弱势价值观,一类叫强势价值观。抱持弱势价值观的人,最大特点是喜欢抱怨,习惯性质疑规则不合理。
我的内容编辑水青衣曾辅导过两名作者,教她们写文章并投稿某百万级微信公众帐号。两个人的文字功底差不多,也都很勤勉。
但A比较固执,不太管该公众帐号的风格,只喜欢按自己想法行文;B细心踏实,愿意听从指引,研究该公众帐号平台后不断调整文章。最后B成功上稿。A不服气,多次私讯水青衣,表达不甘心。
后来甚至直接开怼:「B那种水平都能上,凭什么我不能上?是平台有黑幕,还是你暗箱操作,把编辑介绍给她?」水青衣无奈的跟我说:「只要A没上稿,就是平台有问题,就意味著我处事不公。」职场上,这种思维方式比比皆是:
她就是靠著性别优势啊,不然凭什么做一样的事,我只拿这点薪水?
公司制度肯定不合理啊,不然凭什么我辛苦这么多年,还在基层?
他肯定有裙带关系啊,不然凭什么同期进来,就他升职了?
凡事张口就是凭什么,背后的实质情绪指向,是在抱怨规则不公平。如果承认公平,等于变相否定自己,承认自己的失败,那是万万不可能的。于是,越抱著弱势价值观的人,就越不相信规则,也越会觉得凡是自己看不惯的事情背后,一定有什么人在「搞鬼」,一定用了非正当的肮脏手段。
无论看什么,都觉得大有问题,却唯独看不见自己的问题。长此以往,这只会让你活在阴谋论中。恕我直言,这不是在拒绝他人,而是在拒绝让自己成长。
与弱势价值观相比,强势价值观的人很少质疑规则,而且在遇到问题时,更倾向于问「为什么」。
中国说话达人选秀节目《奇葩说》第四季邀请了罗振宇做嘉宾,节目前两期跟马东、蔡康永相比,他的表现差强人意。罗振宇后来坦言,才来第一天,就感觉自己碎了。他不熟悉这个场合,也不适应这种表达方式,表现不好,情有可原。
这个时候,他可以有两个选择。选择一即为回到《罗辑思维》,以老板身分强迫员工说他辩得好,比米未传媒创始人马东、蔡康永都强,不过是节目的规则有问题。这样,他就能快速找回心理平衡,继续在原轨道上维护好自己的自尊和荣耀。
第二个选择就是既然碎了,就要重建。仔细思索,为什么别人比自己辩得好,好在哪里?罗振宇的选择是后者。他花大量时间,仔细研究每一个导师及选手的发言、逻辑和结构,认真总结,反复练习。
后来,就有了第四季导师与前四届冠军对决时,他在第四辩位置,惊艳的力挽狂澜,罗振宇就是典型的强势价值观秉持者。总习惯问凭什么的人,不过是习惯自我安慰,替自己寻找不肯改变的借口。能够多问几个为什么,才能找到出路,持续刷新自己,尽快赶上优秀者的步伐。
你的心态,决定你的位置和高度
我经常听到不少职场新人发表类似的言论:「我一个基层新人,月薪只有人民币3,000元,凭什么要做那么多额外的事?我能按时上下班,就算对得起老板了!」于是,这类新人,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只出手脚不出脑子。
从等价交换的角度来看,这没什么大碍,那些职场老人和你的主管、老板,他们是利益既得者,处于相对强势地位;相应的,你会把自己定位在弱势位置。但所谓强势与弱势,从来都是动态的,与你当前所在的处境,并无直接关系。
静雅在一家公司做经理助理,刚入职时月薪人民币3,200元。她问自己:「为什么有的同事入职不到两年,就能月入破万?」之后,她主动做一名业务很厉害的同事的副手,悉心学习研究,渐渐接手公司自媒体方面的商务、推广、运营等工作,且上手飞快,做得有声有色。一年半后,她如愿拿到了破万的月薪。
对现状不满是好事,但它应该成为我们奋斗的动力,而不仅仅是抱怨的泉源。掉到弱势价值观的陷阱里,总习惯以受害者身分自居,因当前的位置和待遇,禁锢住自己的思维,是很危险的。
这种思维一定会反过来,将你牢牢锁死在现有位置上。不思改变,不求进取,只一心苦苦等待那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公平规则的到来,无疑是最大的妄念。位置从不决定心态,反之,心态才决定位置和你最终能到达的高度。
马东的米未公司门口,挂著一条标语:「感觉疼的时候,你正在成长。」当你感到不舒服,甚至疼痛的时候,少说点凭什么,少一点对规则的抱怨。反过来,多问为什么,多分析问题,尝试接纳规则,才会带来完全不同的认知格局。
不妄自菲薄、不蓄意诋毁、不自我宽慰,不要那么轻易就跟自己再一次达成和解。请记住,要跟自己较劲。对自我都能勇敢下狠手,前景不会差。擅长跟自己抬杠的人,才能真正获得成长。
本文摘录自《想赚更多,如何突显你值这个价》,大是文化出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