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多 六六网  www.66.ca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搜索
查看: 1556|回复: 0

[管理]亟于追求快乐反而得不到快乐

[复制链接]

升级   95%

17

主题

18

帖子

48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85
QQ
发表于 2024-10-4 07: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亟于追求快乐反而得不到快乐





试著去做这件事:

不要去想白熊,你会发现这个该死的东西分分秒秒都在你脑中。?──杜斯妥也夫斯基(Fyodor Dostoevsky),?《冬记夏日印象》(Winter Notes on Summer Impressions)

那个宣称要告诉我快乐秘诀的人已经八十三岁了,但即使晒出一身惊人的橘色皮肤也无法提高他的知名度。这是一个十二月天的上午八点,地点在美国德州圣安东尼奥市郊的一座灯光黯淡的篮球场。根据那个橘色皮肤老者的说法,我等一下就会知道「一件可以永远改变你的生命的事」。我内心存疑,但不像往常那样狐疑,因为现场还有一万五千多人和我同时参加这项「激励研讨会」──美国最著名的商业激励研讨会──而观众的热情正逐渐散发出感染力。

「你们想知道吗?」老人问。他是罗伯特.舒乐博士(Dr Robert H. Schuller),资深的自我激励大师,写过三十五本以上的著作宣扬正向思考的力量。他的另一个丰功伟业是创建了美国规模最大的水晶玻璃教堂,并亲自担纲主任牧师。台下的观众鼓噪呼应。像我这种容易腼腆的英国人,一般说来是不会在德州的篮球场举办的激励研讨会上大呼小叫的,但此刻现场的气氛稍稍克服了我的含蓄,我也小声地跟著呼应。

「那么,接下来,」舒乐博士说,举步维艰地在台上来回走动。舞台上挂著两面巨大的旗帜,一面写著「激励!」,一面写著「成功!」,另外还装饰著十七面美国国旗和大量的植物盆栽。「这件事将永远改变你的生命。」接著他大声说出一个单音节──「断!」──接著戏剧性地停顿一下后才说出下面的一句话:「……把『不可能』这句话赶出你的生命!断除它!永远断除它!」

观众开始沸腾,我却无动于衷,但后来我想,也许我不应该指望从「激励研讨会」听到任何新意,毕竟,这种场合的主旨是宣扬正面、积极的力量。「你是你的命运的主宰!」舒乐继续说道,「扩大你的思惟,扩大你的梦想!重拾你已放弃的希望!……正向思考在人生各方面都能产生效益!」

舒乐的哲学逻辑是正向思考理论中的精华,但它一点也不复杂:笃定地去想一些快乐与成功的事──抛开悲伤与失败的恐惧──你就会得到快乐与成功。你可能会说今天这场研讨会印刷精美的节目单上开列的主讲人,并不是每一位都能提出毫无争议的证据来支持这种观念,因为再过几个小时,下一个主题演讲者就是美国前总统乔治.布希,世人并不认为他是一个成功者。但假如你向舒乐博士提出异议,他可能会斥之为「负面思考」。批评正面的力量就表示你没有真正把握到它的重点。如果你真的理解,你就不会对这种事嘟嘟囔囔,甚至不会对其他任何事都嘟嘟囔囔。

「激励研讨会」的筹办单位称它是激励人心的研讨会,但这种说法──找一些主讲「成功」的小联盟讲师在过气的饭店舞厅演讲──完全无法表现出这件事的质与量。这种研讨会大约每个月举办一次,地点遍及北美各大城市。它同时举办全球正向思考企业高峰会,上台演讲者不乏各界名流,其中常见的有:米亥.戈巴契夫与鲁迪.朱利安尼、科林.鲍威尔将军,以及有点名不符实的威廉.薛特纳。如果你哪天忽然想到过去某个在政坛上叱咤风云的人物(或者是曾饰演《星际争霸战》影集舰长角色的威廉.薛特纳)最近几个月很少露面,你可能就会在「激励研讨会」上看到他或她在宣扬乐观福音。

为了配合上台的名流,今天的舞台一点也不寒酸,不但有紧密排列的聚光灯,音响也大声播放摇滚名曲,并且施放昂贵的烟火;每一位演讲者都在灿烂的花火与四射的烟雾伴随下步上舞台。这些特效可以刺激观众、振奋精神,而且对许多人而言,参加这场大会一点害处也没有,因为参加「激励研讨会」意味著他们可以多放一天假:许多雇主将它视为职业训练,连美国军方──在这里,「训练」通常指更严苛的军事锻炼──都为它背书。圣安东尼奥体育馆内今天就有许多身穿军服、来自当地陆军基地的军人坐在观众席上。

事实上,我是伪装身分进来的。塔玛拉.罗葳(Tamara Lowe)──与她的丈夫共同经营「激励研讨会」,自称「全球第一位女性励志演说家」──被指控拒绝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报导,因为这个恶名昭彰的族群倾向负面思考。罗葳虽然否认这项指控,但为了谨慎起见,我仍自称是「个体户商人」,但后来发现这样反而显得鬼鬼祟祟,可惜后知后觉。我其实没有必要找任何托辞,因为我离舞台太远,保安人员看不到我在笔记本上写字。我的入场券上载明我的座位是「嘉宾席」,结果发现这不过是另一个无聊的正向思考的实例:「激励研讨会」的座位只有「嘉宾席」、「主管席」与「贵宾席」三种。事实上,我的位子是在最差的流鼻血区:硬塑胶椅,坐久了屁股发疼。但我很高兴,因为我的旁边刚好坐著一名男子,据我的观察,他应该是体育馆内少数几个冷嘲热讽的人之一,一个友善而魁梧的公园管理员,名叫吉姆。他偶尔会以嘲讽的语气跳起来大吼「我充满动力!」。他解释说,他是应他的雇主「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的要求来参加研讨会。我问他为什么这个公家机关希望它的管理员利用支薪时间来赶这个时髦,他愉快地回答:「谁知道。」

舒乐博士的布道开始加快节奏。「我小时候,人类根本不可能在月球上漫步,不可能割下一个人的心脏移植到另一个人的胸腔……『不可能』这几个字证明是一句非常愚蠢的话!」他没有花太多时间举更多实例来证明他所谓的「失败是自己的选择」,显然这位畅销书《可能!》(Move Ahead with Possibility Thinking)与《强者!》(Tough Times Never Last, But Tough People Do!)的作者更偏好激励人心的论述。但无论如何,他都只是为今天的主要演说暖身而已,十五分钟后,他就在喝采声与烟火声中迈开大步走下舞台,临行还不忘对观众挥舞胜利的拳头,象征正向思考必能获胜。

几个月后的一天早晨,我在我的纽约住所边喝咖啡边看报纸,这才得知美国规模最大的水晶玻璃教堂已宣告破产,舒乐博士显然忘了从他的词汇中删除「破产」这两个字。

对于一个如此重视幸福快乐的文明,我们似乎对这件事显得相当无能。有关「幸福学」的一个最著名的研究结果是:现代生活的许多便利与优点并没有提升我们的集体快乐情绪。这里存在一个尴尬的事实:经济成长不一定能使社会更幸福快乐,如同个人收入增加(在某种基本水准以上)也不一定能使人更快乐一样;接受更高的教育也无法使人更幸福快乐,至少有些研究报告是这么写的。而更大、更豪华的房屋反而使那些享有特权的人多更多烦恼的空间。

你也许没有必要说现代人一窝蜂用来追求快乐的自助式励志书籍不能为我们带来快乐,但根据研究结果,这些励志书籍确实没有太大帮助。这是为什么有些出版商会援用「十八个月法则」,也就是说,一个最有可能购买励志书籍的人,必定在过去的十八个月内买过自助式励志书籍──而这本书显然无法解决他们的所有问题。如果你用公正无私的眼光检视这些励志书专柜,你不会感到太惊讶。我们渴望藉著一本干净整洁的书来解决人类的问题,这种心态固然可以理解,然而拆开包装后,你会发现这些著作所传达的讯息往往是一些陈腔滥调。

《与成功有约》(The Seven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主要是告诉你先确认什么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事,然后去执行。《如何赢取友谊与影响他人》(How to Win Friends and Influence People)告诫他的读者待人要和蔼可亲,不能面目可憎,并且要尽可能直呼其名,不称姓氏;近年来最成功的管理学书籍之一是《派克鱼铺奇迹》(Fish!),它的主旨是要提振工作士气与生产力,并建议雇主致赠玩具鱼给劳苦功高的员工。

但我们发现,有些励志大师会针对特定讯息发出连知名的研究结果都难以支持的豪语。譬如,证据显示,发泄怒气不能使你息怒;观想目标似乎也不能使你更可能实现它们。而从近年来常见的针对世界各国国民幸福感所做的研究报告中,你会发现一个惊人的事实,那就是:「最快乐」的国家并不是自助式励志书籍卖得最好的国家,也不是心理治疗机构数量最多的国家。蓬勃发展的「快乐企业」的存在显然不足以为国人带来快乐,因此怀疑它可能会使事情变得更糟也就显得合情合理了。

现代人追求快乐的策略效果不彰还只是问题的一小部分,我们有充分理由相信「追求快乐」这种论调根本就有瑕疵。首先,谁说快乐是一个有利的目标?各种宗教都没有明确强调它,至少就现世而言;哲学家也没有一致认同它。而任何一位进化论心理学家都会告诉你,进化除了使你不那么无精打采或痛苦不堪以致丧失生产的意志力之外,对你的快乐毫无裨益。

就算快乐是一个值得追求的目标,背后也有个陷阱在等著你:越是瞄准目标似乎反而降低达成目标的机会。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约翰.斯图亚特.弥尔(John Stuart Mill)经过观察后发现:「问自己是否快乐,你就不再感到快乐了。」显然充其量,我们只能从眼角一隅瞥见快乐,无法直接见到它(我们通常比较记得过去的快乐,不觉得现在是快乐的)。更糟的是,快乐到底是什么感觉无法用言语形容;就算说得出来,最后也可能有许多不同的定义,如同地球上的民族一样。这些都在在显示,我们想断定「如何才能快乐」根本就是个错误的问题──倒不如放弃寻找答案,改做一些比较有效益的事。

但除了徒劳无功地寻求可能无效的解决之道外,有没有第三种可能:索性放弃追求?在心理学领域跑了多年新闻之后,我终于恍然大悟认为有此可能。我开始明白,那些心理学家与哲学家──甚至偶尔也有励志大师──似乎都有个共通点,而且他们的观念似乎都站得住脚。他们各以不同的方式作出一个惊人的结论,那就是:想得到快乐这件事正是造成我们痛苦的原因,而我们不断尝试驱除负面的东西──不安全、不确定、失败,或悲伤──恰恰是使我们感到不安全、焦虑、不确定,或不快乐的原因。但这些思想家并不认为这种结论是消极的或悲观的。

相反的,他们宣称它指向另一种解决之道,从「负面」去寻找快乐。它需要我们对那些我们毕生都在极力逃避的东西采取一种迥然不同的态度,要我们去学习接受不确定,坦然接受不坚实,停止积极的正向思考,让自己与失败为友,甚至学习重视死亡。简言之,这些人似乎一致认同为了获得真正的快乐,我们有必要去体验较负面的情绪,或者,最低限度,学习不再急著逃避它。这是一种令人困惑的思惟,不仅使我们对追求快乐的方法启了疑窦,同时也对「快乐」的真义产生怀疑。

这种论调自然不如劝人经常保持正面积极那么广为人知,但令人惊讶的是,这种观念却有它悠久的历史。早在古希腊与罗马时代的斯多噶(Stoic)哲学家的著作中,就可以看到他们强调常常思惟弊端的好处。佛教的中心思想也强调思惟过患,主张只有坦然接受不确定──明白世间的一切都是虚妄的、变异的,过去如此,将来也如此──你才会有真正的安全感。

这个理路正是西方中古世纪「铭记死亡」(memento mori)传统的基础──在庆祝获得新生命之际不要忘了死亡这回事。「新时代」(New Age)作家──如著名的心灵导师艾克哈特.托勒(Eckhart Tolle)──更是一脉相承,他们近年来阐述认知心理学中有关正向思考的自我挫败本质的著作已蔚为主流。这种从「负面」获得快乐的方法,说明了为何许多人发现正念禅修对他们很有帮助;为何新一代的企业思想家奉劝企业公司不要再执著于设定目标,改而坦然接受不确定;以及,为何近年来部分心理学家一致认同:悲观主义和乐观主义一样健康,一样具有生产力。

这个结论的基础是一九五~与六~年代的反文化思潮哲学家艾伦.瓦兹(Alan Watts)所提倡的理论。他呼应作家阿道斯.赫胥黎(Aldous Huxley)的主张,提出「逆向努力法」(the law of reversed effort),或称「逆向法则」(backwards law),亦即在各种不同的环境下,从我们的个人生活到政治,所有这些「尝试将一切导入正轨所做的努力」,有一大部分是错误的。或者,引述瓦兹所说,「当你想待在水面时,你会沉下去;但是当你想沉下去时,你却又浮上来。」而「想得到安全的结果反而失去安全」。赫胥黎也曾多次写道:「我们越是有意识地努力去做某件事,成功率就越小。」

从「负面路径」去寻找快乐并不是要你事事都唱反调,例如,对著迎面而来的巴士直直走去而不回避它,这样做没有任何好处;你也不应认为它在暗示乐观主义一定有什么错。比较有益的一种方式是,将它视为一种必然的文化──即执著只有乐观与积极才是通往快乐之道的文化──的平衡。当然,有许多人早已对正向思考抱著健康的怀疑态度,但在这里值得指出,连那些最鄙视「乐观主义崇拜」──如同哲学家彼得.弗内兹(Peter Vernezze)所说──的人,最后也都隐然认同。他们宣称,既然他们不能、也不会信服乐观主义意识型态,唯一的办法就是听任自己悲观,或当一个嬉笑怒骂的讨厌鬼。这里的「负面路径」就是拒绝这种二分法,从反面去寻找快乐,而不是以不顾一切的乐观来淹没负面情绪。假如执著正向积极是一种疾病,那么「负面路径」就是一帖解药。

这里应该强调,这个「负面路径」并非一种放诸四海皆准的套装哲学;这帖解药不是万灵丹。正向思考及种种追求快乐的手段的问题是:亟于将许多重大问题缩小成一体适用的自救策略或十项建设计划。相反的,「负面路径」不是给你这种一次解决的办法。有些倡议者强调坦然接受负面情绪与思想,有些则主张冷漠以对。有些人专注在激进的、非传统的追求快乐的伎俩,其他人则强调不同的快乐定义,或索性放弃追求快乐。在这里,「负面」往往也有双重含意,它可以指不愉快的经验与情绪;但有些快乐哲学被形容为「负面」是因为它包含「不做」的能力──学会不那么积极追求正面的感受。

不过,这里也有自相矛盾的地方,你探讨得越多就越会发现。譬如:如果一种感受或情境最终能使你得到快乐,你能说它是「负面」吗?如果「正向积极」不能使你得到快乐,你能说它是「正面」吗?如果你把快乐重新定义为负面,它还叫快乐吗?诸如此类。这些问题没办法有条理地解决,部分原因是提倡反其道而行的人,只是对生命的一般看法达成共识,不是对某一套严谨的信念。还有一个原因是,他们的方法有个重要的基础,就是快乐有许多自相矛盾的地方;无论我们多么希望,也无法把所有的枝枝节节搞定。

《乐观病:给正面思考中毒的人的快乐解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电话:647-830-8888|多伦多六六网 www.66.ca

GMT-5, 2024-12-21 07:32 AM , Processed in 0.067348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