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多 六六网  www.66.ca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搜索
查看: 98|回复: 0

[管理]说话如何才能做到有理有据?司马光教你

[复制链接]

升级   30%

6

主题

6

帖子

3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0
发表于 2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说话如何才能做到有理有据?司马光教你






司马光执意.有理伴有据


从小到大,我们被不少人教育过,最初有父母和长辈,后来有老师和主管。有些教育说辞过耳就忘,甚至还记得当时的不服气,有些说辞却让人记忆深刻,并在不同阶段发挥作用。若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种刻骨铭心的言语必然具有鲜明的观点与延伸的意义,也一定少不了道理和事实的结伴同行。

司马光的故事将告诉我们,说话技巧与口语传播时论据的配置密切相关。史料取材于《宋史.司马光列传》。

不知大家是否听过「千古两司马」,一位是指太史公司马迁,另一位便是本节故事的主人公司马光。

提起司马光,大家肯定会想到「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他和曹冲、孔融一样是年少成名的神童,一生也以勤奋好学、刻苦努力而著称,在史学和文学上的成就可说是闪耀千古。然而,司马光在政治上的保守和顽固也让很多人非议,明、清之际的大儒王夫之甚至称他是大宋王朝的「掘墓人」。


史料新说


司马光,字君实,出生于光州光山(今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当时在光山担任县令的司马池为儿子起名为「光」。司马光的一生也无愧于这个名字。

司马光从小深受父亲影响,聪敏好学,表现出极佳的文史天赋。据《宋史》记载,司马光七岁时就展露成熟气质,非常喜欢读《左传》,甚至到了爱不释手以至于忘记饥渴炎寒的地步。

有天,他和其他孩子一起玩耍,其中一个孩子失足掉进水缸。大多数孩子见状吓得跑走,只有司马光没有惊慌失措。他灵机一动,找到一块大石头,对著水缸砸下去,水缸里的水流了出来,失足的小孩也得救了。

这事不知如何传了出去,还有画师特意画了一幅《小儿击瓮图》,一砸成名的司马光在洛阳一带有了小小的名气。

司马池从小就注重全面培养司马光,不想让他变成书呆子。十二岁时,司马光跟著父亲从东京出发,一路经洛阳、潼关、宝鸡,过秦岭,前往四川广元,可以说早早就行了万里路。当然,读书的事他也没忘。

自小打下的良好基础让成年后的司马光博学多才。二十岁时,他已有「书无所不通,文词醇深」的评价,科举考试宛如小菜一碟。

司马光的仕途起点得从他担任华州(今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判官开始。那时司马池在附近的同州(今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担任知州,两地距离很近。一年后,司马池调任到杭州,他沾了父亲的光,调到苏州做判官。

好景不长,本来一帆风顺的日子却突然遭遇父母亲的接连去世,不仅让司马光的情绪跌入谷底,更严重影响了仕途。按照封建礼数,他需要辞官服丧。

虽然仕途停滞,司马光却化悲痛为治学的力量,在治丧期间阅读大量书籍,写下许多有价值的文章,比如〈十哲论〉和〈四豪论〉。

服丧期满后,司马光重回官场,中规中矩地做出一些政绩。再加上父亲好友庞籍当时权势正盛,多次举荐他入朝,司马光开始进入京城官场,并在那里结识了王安石、吕公著、韩维等好友。尤其是王安石,两位富有才华的青年人可说是一见如故、相谈甚欢,可惜后来两人终因政见不同而渐行渐远。

嘉祐六年(西元一~六一年),宋仁宗想提拔司马光修起居注。这个职位的工作内容是记录帝王的言行,接近皇帝的机会多,是个热门的美差,不知道有多少人挤破了头想担任,但司马光连续拒绝五次,自认能力不足以胜任。

当然,皇帝本人知道他是谦虚,始终没有放弃提拔他的念头。不久,宋仁宗下诏,迁司马光为起居舍人,从此开始了他的谏官生涯。

多年谏官生涯里,司马光不仅关注社会上层,也把注意力放在老百姓身上。他一直有关心人民疾苦、减轻人民负担的念头,并把这些想法贯穿在所有的奏章里,多次建议朝廷切实采取一些利民措施。正是由于这样想,才激烈反对过往好友王安石的变法思想。

宋仁宗病逝后,宋英宗赵曙、宋神宗赵顼先后继位,司马光也在欧阳修的推荐下得到宋神宗的重用。宋神宗是个年轻气盛的君主,对思想比较传统的司马光若即若离,更看重主张变法的王安石。

王安石主张开源,司马光主张节流,两个人关于底层社会的不同想法导致从好友逐渐变成政敌,常常针对某些问题激烈争辩,即使在皇帝主持的议政会议上也毫不相让。王安石颁发青苗法后,司马光表现出强烈的不满,觉得这是严重剥削底层人民,不利于社会的稳定。

向皇帝讲读时,司马光讲到曹参代替萧何做宰相一事。皇帝说:「汉朝常守萧何所定的法令不变,行得通吗?」

司马光回答:「岂止汉朝,假使三代的君主常守禹、汤、文、武的法令至今,依然可以。汉武帝把高帝的规章加以更改,使半个天下都是盗贼;元帝更改孝宣帝的治政法令,汉朝从此衰落。从这些来看,祖宗的法令是不可以变的。」

大臣吕惠卿说:「先王的法令,有一年一变的,比如正月天气刚暖和,在楼阙上公布法令就是这样;有五年一变的,巡守考察制度就是这样;有三十年一变的,刑罚一世轻一世重就是这样。司马光的话不对,他不过是借此讽刺朝廷。」

司马光回答:「在楼阙上公布法令,是公布旧法。诸侯变动了礼乐,王的巡守就会诛杀他。国家新建时对犯错的人会使用轻的刑罚,国家发生动乱时会使用重的刑罚,这是一世轻一世重,不是变更。更何况治理天下好比住房子,破了就修理,没有重大破坏就不要重新建造。」

吕惠卿一时语塞,无法回答,改用别的话诋毁司马光。

谈到变法的核心青苗法时,司马光说:「平民放债取利息,尚且以此蚕食贫困户,更何况官府催督讨债的威风,这是侵害百姓!」

吕惠卿说:「青苗法,愿意借就贷,不愿的不强迫。」

司马光对峙道:「百姓只知道借债时的好处,不知道还债时的害处,不光是官府不强迫,就是富户也不强迫。从前太宗平定河东,设立籴法。当时米价一斗十钱,百姓乐意和官府交易。之后,物价贵而不取消籴法,就成了河东世代的灾难。臣恐怕将来的青苗法,也会像这样。」

皇帝问:「那建立粮仓买米如何?」众人都起身回应,司马光说不可。

吕惠卿说:「如果能从百姓手里买米一百万斛,就可省去东南的水道运粮,可以用这钱供给京城。」

司马光说:「东南钱很缺而米很多,现在不去那里买进米粮,却用水路运钱来,放弃那里有的,取那里所没有的,农民和商人都会受到伤害。」

熙宁四年(西元一~七一年),司马光看到好友范镇因上书批判王安石而被罢官,愤然上疏为范镇鸣不平并请求离开京城。他退居洛阳,绝口不论政事,专心编撰《资治通鉴》。这部「上起战国,下迄五代」的皇皇巨著,绝非凭他一己之力能够完成,除了司马光,刘恕、刘攽、范祖禹三位鸿儒带领著几十位文人,夜以继日,费尽心力,刘恕甚至在书未完成时就因过度劳累而去世。

春去秋来,这部涵盖十六朝、囊括上下一千三百多年的史书,终于在元丰七年(西元一~八四年)完成。司马光将所有文卷一起奏进给宋神宗,皇帝十分重视,将这部书的每编首尾都盖上了自己的图章,赐书名《资治通鉴》,并亲自为之写序。司马光的暂时蛰伏换来一部史学巨著,正如开篇所说,这一著作给司马光带来与司马迁齐名的盛誉──「千古两司马」。

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王安石的变法虽然有很多可取之处,但也得罪了不少人。元丰八年(西元一~八五年)宋神宗病逝后,王安石少了最有力的政治支持,再加上掌权的高太后向来反对变法,王安石的变法无法继续。司马光被召回京城,再次获得重用。据说,他在回京路上受到百姓的夹道欢迎,毕竟他一直非常关心民生。

重新掌权后,司马光压抑十几年的心情获得彻底释放,展开最为后人诟病的废除各项变法的举措。他还大规模重新启用反对变法的官员,并打压变法派官员,被视为宋朝后来党派纷争不断的开端。

变法的举措遭到全面废除,王安石无法接受,不久后郁郁而终。面对「政坛之敌」的离去,司马光痛哭流涕、悲伤不已,帮忙厚葬了王安石,他也在短短不到半年后就追随老友而去,临终交代了不少关心的天下之事。司马光谥号文正,也是他一生最恰当的写照。


技巧正名


围绕著法令制度的变与不变,司马光的说话技巧与其为人处世之道息息相关,叫作有理伴有据。

「理」和「据」同步出现才能发挥良好的传播效果。「理」就是讲道理,「据」就是摆事实。只有做到既讲道理又摆事实,才能让人听得懂和听进去。
如果说服别人时把道理和事实分开使用,将造成怎样的效果呢?

仅仅讲道理会让道理显得空洞、枯燥、无趣,仅仅摆事实虽然会觉得生动有趣、活灵活现,但是到底想表达什么就让人摸不著头脑了。所以说,道理是对事实的总结和提炼,事实是对道理的说明和补充,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再看司马光,无论面对高高在上的皇帝还是朝堂中的同僚,他都善于在讲清楚道理的同时也呈现一定的事实。每次类比都相当到位,临危不乱、侃侃而谈,正是司马光在口语传播的最大特点。

评跋:★★★★☆

1.想做到有理有据,逻辑必须严谨,条理必须清晰,逻辑不通难以服众。司马光的思路从砸缸开始一路清晰到底,逻辑性给八分。
2.对话时,司马光习惯采用摆事实、讲道理的表达方式。这种方式虽然攻击性不强,但能够有力地说服和打动别人,策略性给九分。
3.司马光从做人到说话都中正刚直,朝堂上的对话是政见之争,并不是吵架。他在争论中侃侃而谈,不失气度,表达力给九分。
4.在朝堂上,变法派和保守派的争论当然是随机发生的,所用的话语应该是即兴的,但两派争端已久,很多想法在司马光脑中已存在多时,即兴度给六分。
5.这场对话只是宋朝变法派和保守派之间的缩影,算不上影响重大,但两派相争却影响了整个北宋,更别说《资治通鉴》巨著,影响力给九分。
总分四十一分,四星。


沙盘推演


有理伴有据在各行各业的讲师队伍中被使用的频率最高,如今想讲好一堂课,仅有其中一项远远不够。

某研究生有次向我吐槽另一位老师时说:「我发现我们校内的老师,讲课远远没有校外请来的业内人士讲得出色。」

我回答:「先别下定论,你听到学期末再来和我讨论。」

结果还没到期末他就告诉我:「一开始我觉得校内的老师讲课太平淡了,听了十几周还是觉得平淡,可是每周讲课的水准保持得倒很稳定。从业界请来的老师一开始讲得特别好,但不知道为什么,最近发现他愈来愈不会讲。」

这就是道理和事实之间出现的失衡。业界的老师通常实战经验丰富,但缺乏理论的总结,单场讲座往往很出色,但未必适合长期站在讲台上。学界的老师精于理论总结,但往往缺乏鲜活的事实案例做支撑,使得讲课过程平淡无奇,稳定性却很高。

人生正如烹饪,味重了咸,味寡了淡,口味就在于平衡之间。

摘录自《口才的力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电话:647-830-8888|多伦多六六网 www.66.ca

GMT-5, 2025-1-15 11:12 AM , Processed in 0.073338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