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多 六六网  www.66.ca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搜索
查看: 338|回复: 0

提醒:即将迎来高发期 不要吃这种海鲜

[复制链接]

升级   84%

22

主题

22

帖子

8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84
QQ
发表于 前天 07:1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多例死亡事件,0.5毫克即致人死亡,暂无特效解药!
海鲜还安全吗?
一、4-5月份,这种海鲜尽量不吃
说起吃海鲜,海虹可以说是正当时,经过整个冬季的生长,肉质鲜美。但最近却有传言称海虹有毒不当吃,不禁让人想起那些年关于海鲜的重金属暴露传言,那么海虹还能吃吗?
单说海虹可能有的人不了解,其实它就是贻贝或青口贝,是优质的低脂高蛋白食物,其营养丰富,除了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还有钙、铁、锌、硒等多种微量元素,有“海中鸡蛋” 的美誉。
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海洋生物质量研究中心研究员刘慧慧曾公开表示,春季是海虹的繁殖期,产量高且肉质更鲜美,至于所谓的海虹有毒说法,其实海虹本身没有毒性,之所以有这样的猜测,可能是贝类独有的滤食性导致。因为春季是赤潮高发期,其中会携带具有麻痹性、神经性或者记忆性的贝类毒素,虽然贝类可以免疫这些毒素,但也会积累在贝类的体内。
所以说,海虹的毒其实跟养殖海域有无赤潮发生有关,调查监测发现,每年贝类含毒量会在4、5月份达到峰值,此时也是海虹中毒事件的高发期。

0813040g2w2zdnqg1.jpg

0813040g2w2zdnqg1.jpg

2023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就高发地区发布提醒,预防贝类海鲜麻痹性中毒风险,秦皇岛市海洋和渔业局也发布过相关预警,发现北方沿海地区随着气温的升高海虹体内的麻痹性毒素超出标准要求的2倍以上,人体食用可能中毒。
食用贝类麻痹性中毒,人体可能在短时间内出现口舌麻痹、手脚麻痹以及发热、皮疹甚至呼吸困难和恶性头晕等症状,大量食用还可能导致窒息死亡。而且这种毒性没有解药,一旦中毒严重只能通过呼吸机、供氧等生命支持手段,逐渐代谢毒素。

081304xatinbeth1s.jpg

081304xatinbeth1s.jpg

二、如何预防贝类毒素中毒?
由于医学对于此类贝类毒素中毒尚没有有效解毒方法,所以国际尚很多国家或组织都对贝类水产品进行了严格管理和控制,并制定了安全的PSP限量标准,基本定在80μg STX eq /100g,所以正规海产品还是可吃的。
但食用贝类想要吃的安心,最好还是要注意以下方法:
1、关注渔政部门公告
贝类毒素主要源头就是赤潮,而渔政部门监测到赤潮风险,会发出预警,可以提前关注好本地渔政部门预警公告,避免食用贝类毒素。

081304ujhfn2idrts.jpg

081304ujhfn2idrts.jpg

2、食用前去内脏
贝类毒性储藏位置通常在消化腺、裙边、鳃部、性腺等部位。所以食用贝类前最好把这些部位去掉,可以减少毒素影响,降低中毒风险。
3、不建议喝汤
痹性贝毒水溶性高,如果煮贝类海鲜汤,最好不要喝,而且贝类本身也属于高嘌呤食物,这类海鲜汤的嘌呤含量更高,更容易出现尿酸异常问题。

081304kduc0mfbql1.jpg

081304kduc0mfbql1.jpg

三、这4种鱼吃多了小心致癌!
鱼肉也是餐桌上常见的海鲜单品,但喜欢吃鱼的人要注意了,据说经常吃鱼会增加患癌风险?
2023年《国家癌症中心杂志》曾发布过一项研究,通过8.8万数据样本分析,发现频繁吃鱼与患癌风险有明显相关性。但大家先别慌,其实仔细研读报告会发现,增加患癌风险的未必是鱼本身,也可能是吃的方式错了。尤其以下4种鱼,切忌少吃!
1、
长期腌制的咸鱼可能含有一定的亚硝酸盐,虽然亚硝酸盐本身不致癌,但被人体摄入后会与蛋白质反应,生成亚硝胺,是已经确认的高危致癌物。

081304hkcj0bpdchx.jpg

081304hkcj0bpdchx.jpg

2、
鱼类食用营养价值虽高,但经过过高的温度烤制后,可能导致营养成分流失,甚至增加其它有害物质。
当加热温度达到100℃时,鱼肉可能生成丙烯酰胺,增加神经中毒风险,当温度加热到200℃时,还会持续生成1类致癌物质杂环胺,当加热到300℃时,鱼肉中的脂肪会出现热裂解产生高危致癌物苯并芘

081304hakrrctftlj.jpg

081304hakrrctftlj.jpg

3、甲醛鱼
有些不法商家会添加甲醛保鲜食材,增加食品色泽和防腐力,而吃了含有甲醛的鱼肉,人体可能出现各种过敏反应,长期摄入过多还可能增加白血病的发生。选购鱼的时候最好注意甄别,如果鱼肉出现异常苍白、肥大且质地易碎,可能是甲醛鱼。
4、生鱼片
生鱼片中可能含有寄生虫卵,人体摄入过多,一旦产生感染,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可能会导致肝胆器质性病变,严重可能诱发相关癌症。

081304gdubsq13hlj.jpg

081304gdubsq13hlj.jpg

所以不是鱼会致癌,只是吃鱼的误区增加了健康隐患,日常切忌避开上述吃鱼习惯,健康吃鱼对人体健康还是很有益处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电话:647-830-8888|多伦多六六网 www.66.ca

GMT-5, 2025-4-1 02:19 PM , Processed in 0.073156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