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提案计划在火星与太阳之间的L1轨道上建立起磁偶极场,即由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磁极构成的磁场。该“人造磁场”将保护火星免受太阳风的侵袭。没有了高能粒子的轰炸,火星大气层便可逐渐恢复。 随着温度不断上升,火星极地覆盖的的固态二氧化碳将升华成气体,回到大气中,加剧温室效应,最终释放火星地下水。 NASA行星科学部门主管吉姆·格林(Jim Green)在华盛顿举行的行星科学2050年愿景研讨会(Planetary Science Vision 2050 Workshop)上宣布了这一计划。这项计划将使火星处于磁场保护之下,有助于火星重建被太阳粒子破坏的大气层,并恢复七分之一的古代海洋。在自然条件下,这一过程需历时七亿年才能实现。此次研讨会旨在确定2050年前有望实现的任务目标。目标之一便是,在火星上建立起适宜人类开展探索的气候环境。 “火星大气与挥发物演化任务”(MAVEN)探测器显示,火星大气每秒损失的氧气达1.3千克。 此次研讨会旨在确定2050年前有望实现的任务目标。目标之一便是,在火星上建立起适宜人类开展探索的气候环境。 “人类要想探索火星、开展科学研究,就需要改善火星环境” 格林指出,增加压力可使火星赤道温度上升,使极地冰盖破裂,释放出二氧化碳,导致火星大气进一步升温,冰层即可融化成液态水。仅仅几年之后,火星气候便将趋于稳定。“我们并没有人为改变火星环境,”格林指出,“我们只是利用已知物理知识,让大自然完成这一任务。” |
联系电话:647-830-8888|多伦多六六网 www.66.ca
GMT-5, 2025-2-1 10:00 PM , Processed in 0.28218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