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一篇新闻,报道2017年前5个月,中国从美国日均进口原油近10万桶,是2016年平均水平的10倍。而到了4月和5月日均进口大幅增加到18万桶。美国页岩油终于来到中国人身边的加油站里,对于广大司机来说,或许我们感受不到什么特别的变化。但是对于国际能源市场和相关的国际关系来说,这种转变不亚于一场地震。 美国的石油禁出口政策持续了40多年,自从1970年代的中东石油危机以来,为了保障自身能源供给的安全,美国除了个别情况下,禁止国内开采的原油出口到其他国家。这在页岩油时代之前并没有什么很大的问题,美国作为一个能源消耗大国,多年以来一直是世界第一原油进口大国,自身生产的原油供给国内的市场还不够用,出口的动力也不是很大。而且在这一时期,美国建设的主要炼油设施针对的都是来自国际市场的“重油”,不适合炼化页岩油这样的“轻油”,因此美国直到现在依然在进口大量的原油。 页岩油时代之后,在国际油价一度达到100美元之上的时候,大量资本涌入了页岩油开采领域,美国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原油开采国之一。此时,这道出口禁令就像一道阀门一样把美国国内原油市场就和世界原油市场分割成开来。2014年的时候,由于美国国内页岩油生产量的激增,远远超过了国内的炼油和消费水平,大量原油到处寻找储油设施,连油轮都被拿来暂时当作海上储油罐。甚至某些成本较高比较偏远的页岩油田出产的原油,在扣除运输成本之后,在市场上的卖价已经低于0美元。即开采公司不但要白送,还得要搭上钱才能把原油卖出去。 在这个背景下,2015年底,美国正式结束了实施禁止原油出口的法律,美国原油开始大量流入国际市场。美国页岩油的生产成本目前已经低于一些非洲和南美国家的原油开采成本。而由于2014和2015年美国国内原油生产的“堰塞湖”效应,再加上运输成本因素,美国原油的国际市场价格比起一些中东原油仍然具有优势。 但是,特朗普想要完全依仗石油出口来平衡中美贸易赤字,恐怕也是很困难的。中国今年5月日均进口876万桶原油,美国石油只占大约2%的份额,即每个月中国日均进口美国石油18万桶,按照一个月30天估算则有540万桶美国原油;而按照每桶原油50美元的价格估算,每个月大约进口美国原油价值2.7亿美元。 而2016年中美贸易逆差月均在290亿美元左右,如果特朗普要依靠原油出口来达到中美贸易平衡,那么美国对中国的原油出口至少需要再扩大100倍,日均要增加到1800万桶才成。这已经是中国日均进口石油总量的两倍多了,自然不可能实现。 因此,从中国的角度来说,中美油气方面的能源贸易能够缓解两国贸易争端,稍微缩小一些美方的贸易赤字,但是仍然无法根本解决两国之间的贸易矛盾,中方恐怕在未来要举行的贸易谈判中仍然面临了很困难的环境。 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讲,石油出口对于美国来说,似乎是又多了一件外交政策工具。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石油和天然气在国际政治中被用来做棋子已经有很多年的历史了。 稍远的有沙特阿拉伯通过在1970年代的石油禁运,和建立石油输出国组织来达到控制石油价格和提高自己国际政治地位的目的。近几年来,最喜欢利用能源作为地缘政治工具的国家则是俄罗斯,他们通过自己对欧洲天然气出口近乎垄断的地位,多次以断气为手段,来争取欧洲各国对其让步;在东亚,俄罗斯利用中日两国对于西伯利亚能源的需求,就一个建立运输管道的路径问题,在中日两国之间左右逢源了十几年,拿到了不少好处。 俄罗斯运输油气的主要方式是建设管道。利用管道输送石油和天然气虽然初始铺设成本比较高,但是这是长途运输中运行成本相对最低的运输方式。当然,这种国际管道运输也有政治风险,如果在管道中段的国家和能源输出国产生矛盾,关闭其境内的管道阀门,那么管道下游的能源消费国就会受到很大影响,从而被迫介入中上游国家冲突之中。 俄罗斯和乌克兰战争爆发前的几次外交争端中,乌克兰利用其在俄罗斯对欧洲传统输气管道必经之路的地位,多次掐断天然气向管道下游德国等西欧国家的输送,对于促使西欧诸国给自己站边也起到一定作用。 目前,俄罗斯联合欧洲几国的石油公司,在已有北溪天然气管道(Nord Stream gas pipeline)旁边的共同出资建设新的“北溪二”天然气输送管道(Nord Stream 2 pipeline)。这条管道计划经过丹麦、瑞典、芬兰等国家海域,绕过了乌克兰、波兰等对俄罗斯比较敌视的国家。而出资的欧洲石油公司包括荷兰的壳牌(Shell)、法国的Engie、奥地利的OMV、德国的Wintershall和德国的Uniper等大公司。 通过这条管线的建设,俄罗斯一方面将几个欧洲大国的石油公司和途径国家的政府绑成利益共同体,另一方面对于乌克兰等该管线没有经过的国家来说,俄罗斯未来就可以绕过这些国家向欧洲输送天然气,而乌克兰等国则丧失了一条掐断输气管的应对手段,反而自己可能面临被俄罗斯掐断天然气供应的风险。 因此,不但欧洲中波兰、捷克等国政府反对该管线的建设,美国也多次声明反对欧洲参与建设。美国国会不久前更是通过提案要求制裁任何向“北溪二”建设提供资金支持的私人和公司。要知道前面提到的欧洲主要石油公司已经签约承诺每家提供近10亿欧元的资金建设“北溪二”管道。美国此举就是逼迫这些欧洲公司放弃该管道的建设计划,从而为自己的天然气出口扫清障碍。 向欧洲出口油气并不是什么新鲜点子,早在页岩油和页岩气技术刚刚成熟的时代,美国就有人唿吁开放向欧洲出口天然气,以削弱俄罗斯利用天然气出口来影响欧洲政治态度的能力。 特朗普在参加今年德国举办的G20首脑会议之前,在波兰发表的演讲中就曾经提到,美国将向波兰以及东欧地区提供能源出口,避免这些国家以后受到单一能源供应国即俄罗斯的要挟。而美国对于欧洲出口的液化天然气,也在上个月运抵波兰。 当然,美国的液化天然气运抵欧洲的价格要高出俄罗斯管道天然气的价格,目前想要挑战俄罗斯对于欧洲天然气出口的主导地位还是不可能的,这种表态更多还是一个象征意味。但是美国为了保障自己的石油天然气出口,通过各种法律和贸易手段打击其他石油输出国和俄罗斯却是不遗余力的,比如最近特朗普支持的沙特围堵天然气生产大国卡塔尔。 尤其是亚洲市场,美国的油气运输无需经过波斯湾等战争风险较高的地区,如果不考虑美国制裁的风险,那么美国的石油和天然气的确是亚洲市场相对最安全可靠的能源来源之一。而在2015年才放开的美国油气出口,目前最大的瓶颈还是基础设施不足,比如好几个大型的液化天然气出口的专门港口设施才刚刚获批,还在建设当中。可以想象,几年以后当这些基础设施到位以后,美国油气在中国能源进口的份额将会有大幅度的增长。 在美国石油的市场占有率仍然很小的时候,我们的确是无需担心中国的能源安全会受到国际政治环境的影响,但是未来当其份额增加到举足轻重的时候,他们是否也会像俄罗斯一样用油气供给来卡别人的脖子,当然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
联系电话:647-830-8888|多伦多六六网 www.66.ca
GMT-5, 2025-1-10 07:37 AM , Processed in 0.04526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