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驻加拿大大使馆最近发出公告,提醒在加留学生与国内亲友保持联系,定期与家人通话或视频,而大使馆回覆本报查询表示,近几个月内共接到4宗中国家长因无法与在加国留学子女取得联系,而寻求使馆协助的个案,最终发现当时留学生均平安无事。 不少中国留学生来加后,有些人因感情、乱花钱等和父母亲友玩「失踪」,但也有学生不堪中国父母不断逼婚而逃避(见另稿),导致中国家长致电驻加使馆查询,要求协助寻找。
中国驻加拿大大使馆发布公告,提醒留学生与国内家人保持联系。(网站截图) 中国驻加拿大使馆本周发布公告指,近期陆续接到求助电话,「几位国内家长因无法与加拿大留学子女取得联系,心急如焚,焦虑万分,担心子女恐遭不测,要求我馆协助寻找」,又因家长都无法提供当事留学生的在加准确信息,使馆只能藉由当地教育机构、中国留学生联谊会,以及身边师生的帮助,寻找当事人。 中国驻渥太华大使馆一名工作人员表示,类似案例时有发生,近几个月接到4宗个案,特意发布公告,提醒留学生勿让国内家人担心。 公告称,留学生提供一时无法与家人联系的主要原因包括,手机没电、欠费或丢失,外出旅行,或学习、打工太忙等。 此外,公告也作出4点呼吁∶(一)留学生抵加后,除完成其他正常手续外,尽快与本校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等取得联系,并告知联系方式等相关信息;(二)留学生在中国驻加拿大使馆教育处网站(www.eduembca.org)的「留学生在线注册」栏内进行登记和注册,留下相关信息和联系方式。如有需要,使馆教育处、领事部、学生学者联谊会等能与当事人或有关家人取得联系,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服务;(三)留学生将在加住址、电话、电子邮件、微信、好友联系方式等必要信息预留一份给中国亲友,定期向家人报平安;(四)留学生家长主动了解孩子在加学校、所学专业、住址及联系方式等信息,如有变化,要及时更新。 久未联络 父母遭骗徒冒名诈财 另外,留学生长时间不与家人联络,会让某些不法骗徒有可乘之机。在温哥华留学6年,目前已工作2年的李贲说,学生时期因在外打工,学习、工作之馀还希望与朋友多聚会,不理解父母思念,更不会主动致电家人,嫌他们罗嗦。有一次,因久未登入QQ,未发现帐户已被盗,而骗徒就利用他是留学生身分、不常与父母联系这一点,在QQ上观察,了解基本信息後,对家人行骗。还好父母在向骗徒汇款前接到李贲电话,他当时刚想起很久未联系父母,这才将骗徒暴露。 移民温哥华多年的林女士说,有很多中国朋友的子女来温市留学,都找她帮忙照顾,身边部分友人亦和她一样,大家都能说出一堆这样留学生故意躲避家人、不联络父母的事,已见怪不怪。 温市留学生互助会提醒学子,凡事三思後行,如遇问题,要尝试沟通,成熟面对,更要与父母保持联系,经常致电问候,切忌故意「失联」。 瞒同居退学抗逼婚 中国生故意失联
在加中国留学生为数不少。 在加的中国留学生不愿主动跟身处国内的家人联系,个中原因很多。有人因跟男友同居,遭家长反对,选择逃避;亦有人瞒住家人退学,还将学费花光,自然不敢主动向家人诉说,但亦有人自己没有太早结婚的意愿,却不堪身在中国的父母一直逼婚而只能逃避。 就读於温市一间私立专上院校的周同学表示,与男友在温市相识,交往以後便将消息告知家人,谁知家人不仅没有为她感到高兴,还反对两人在一起。周同学随後便选择不与家人联络,搬去男友家同居。 同样是在温市留学的黄同学表示,之前和男友在一起同居,然後「偷偷」怀孕生子,不敢告知父母,才选择失联。後来纸包不住火,也不能一辈子不理爸妈,这才将已和男友养育一子的消息告知两老,两位老人家无奈之下亦只能接受。 在读硕士的陈同学不想太年轻结婚,但在中国的父母却疯狂逼婚,不但委托亲友介绍对象,母亲甚至冒昧致电在温哥华的同乡会,拜托完全没见过面的陌生人介绍相亲,陈同学实在不堪其烦,逃避父母变成唯一的应对办法。她说,妈妈每次找不到她,就二、三十次的不停打电话,现在电话响起或亮起都会发抖。 原本顺利进入卑诗大学(UBC)就读经济专业的小A,因迷恋网络游戏,在大二时成绩不佳,被学校开除。小A家境盈实,爸爸平时给他很多零用钱,但在学习方面要求甚严,小A不敢将情况告知,就一直隐瞒,不与爸爸联系,天天在网吧混日子。 一些留学生退学後并不通知家长,而不知情的家长则继续通过各种手段支付学费,数万元的学费就成了这些留学生平时混日子的生活费及零用钱,最後再花钱买假文凭、成绩单去蒙混过关。 卑诗省西门菲沙大学(SFU)中国学生联谊会的Linda说,身边的确有一些朋友会和家人玩「失踪」,主要是因为一些个人原因,比如感情、金钱等,其中又以语言班及大一、大二同学为主。 |
联系电话:647-830-8888|多伦多六六网 www.66.ca
GMT-5, 2025-1-10 09:54 AM , Processed in 0.05359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