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免费医疗制度,这一点曾经被很多移民朋友津津乐道。很难想象“病人候医34小时断气”这样的事情会发生在加拿大,如果我们留心一下,就会发现网上有很多的类似事件,这些悲剧都不断警示着我们,在享受着加拿大免费医疗福利的时候,也不能忽视高福利背后看病难的问题。 网络图片 一位中国医生在加拿大看病的遭遇:做B超要等两个月 讲述人:杭建梅 2003年,我准备去加拿大的前3天,突然感到腹部不适,就到附近医院做了个B超,发现盆腔部位有个肿物,当天急查了肿瘤方面的指标,结果一项指标稍有异常,这让我非常担心。我想自己已获得加拿大免费医疗待遇,所以决定到那后进一步检查。 我到加拿大多伦多后,在自己所在的社区里听了几个医生的介绍,最后选择了一位台湾人做我的家庭医生,认为这样应该容易沟通。当时,这位医生不在,秘书接待了我,说要先预约。两天后,这位秘书打来电话,让我一周后的某一天去看病。 到了约定时间,我拿着在国内拍的片子找到了家庭医生,他看了后马上说需要做B超,然后给我写了个条子,上面有电话、姓名、地址,让我与对方联系。对方让我两周后来做。 两周后我如约去做B超。大夫态度很好,说检查结果没问题。大夫看着我在国内拍的片子,感到很奇怪,说这个片子上显示的确有问题,可是这次检查却是正常的,建议我找家庭医生,由他给我预约专科医生。此时,距离我初到加拿大已经两个多月。 既然检查结果还好,说明我的问题不严重,我就没有联系家庭医生,决定还是回国再说。就在我回国去机场的路上,家庭医生给我打来电话:“您怎么没找我?我准备给您预约专科医生呢。”我说:“谢谢,不用了。” 回到国内,我与几个朋友说起这件事,当时有一个朋友在B超室工作,马上说:“你怎么不早找我?走,我带你去做个B超,确诊一下。”在朋友那里检查的结果也是没问题,这件事情才算彻底了断。 在加拿大看病拖死人 感觉自己在等死 讲述人:sara210 2011年11月底,那时我刚到加拿大和老公团聚,当时感觉腹部一直疼痛。去看family doctor初步诊断是子宫肌瘤,我都吓得哭了,因为我才29,没有小孩。开始没有family doctor,疼痛的时候就去walking-in看,等了N长时间,医生两三分钟把打发我啦,开了一些pain-killer。后来觉得他家不负责任,就找了个family doctor。这个clinic可能为了多收patients,说随时可以去看。等我们选family doctor J(LG的同事推荐的),clinic说J不接收patients,其他的也不接收。推荐新来的一个family doctor L,但要等2011年12月3日才报到,5号才能见面。 在2011年12月22日预约,希望去看病,因为当时在period期间,疼痛难忍,clinic说负责人先给我看看,29号去看,结果我们等到28号,他们打电话说没空,我们说怎么办。他们说实在受不了,去看emergence。 很无语。当时外面下大雪,住的地方离emergence又远,去了也会给点pain-killer。我不想去,在家里吃点pain-killer,躺在床上过完christmas。 2012年一月的时候,去看family doctor L,看了2次,简历健康档案,抽血两次(一次为了看我是否pregnancy,因为我发现自己腹部一天天长大,体重增加,初步诊断(internal examination)是子宫肌瘤。要我们等安排ultrasound消息。没想到都过去了一周了,还没有音讯。鉴于抽血检查结果,我们约了下周二去看,想看看她的treatment plan。我很无语,从2011年11月底看到2012年一月底,还不安排ultrasound,感觉这病看得我要崩溃。 听说等ultrasound要等N久,若是要动手术,还不知道等到什么时候。 现在想想,那个时候每天呆在家里,感觉自己就像一天天等死。真的很无助。 小病等到大病大病等死?跌断手苦等6天 65岁妇人金宝(Lee Campbell),有一天早上在家中意外跌断手,于是到素里纪念医院(Surrey Memorial Hospital)求医,结果列入无事先安排的手术名单内,并由院方安置在由走廊临时改成的轮候房间内。 由于每天都有新加入的临时手术,结果把她的名字愈推愈后。除了呆等外,她每天从午夜到晚上10时,即22个小时都不能吃东西,因为院方表示随时会给她做手术,麻醉前数小时是不可吃东西。 就这样,金宝一等就等到14日下午才获安排做手术,而且她更是在13日向传媒投诉后才见院方积极处理她的个案,否则还不知等到何时何日。 对于足足等了六天,金宝强调是不可接受的。而菲沙卫生局(Fraser Health Authority)对金宝的遭遇表示同情及理解,但强调这是无事先安排手术名单内轮候的结果。 感受加拿大医疗高福利背后的看病难问题 讲述人:安妮鲜花 记得一个朋友的孩子1岁多的时候,傍晚7、8点钟的时候突然肚子疼,孩子很激烈的哭。当时诊所基本上已经下班了。所以他带着孩子直接去看急诊。到了之后,候诊室有些人在等--其实这些人要是和国内的人数相比,那就绝对不算多。等了好半天,然后有护士过来询问情况,并简单纪录。之后,就离开了。从此以后,就再也看不见人了。就这样,孩子一直等,一个小时两个小时,直到半夜11点多了,孩子逐渐从开始的激烈哭闹变得不哭了,后来就睡着了。朋友一看,别再等了,直接回家吧。 上面的这种情况,绝对不在少数。就算你的孩子发烧很高,没有几个小时的等待也是不可能看得上的。这里的医生也好护士也好态度绝对没的说,但是,效率也是没得说。所以,我们现在真是怕急诊。 说看急诊难,看专科医生同样难。我女儿4岁多的时候,忽然间有一段时间我发现她的听力有问题。很多时候我和她说话,如果她不是看着我,会经常没有反应。同时,我发现她看英语光盘跟着唱歌的时候,很多辅音发的不对,这在以前是从来没有过的。这个问题,我观察了一段时间,觉得不行,需要去看医生。 先是看了她的家庭医生,一个12岁随父母从北京移民过来的中国人。这个医生人很好,他是我儿子的接生医生(温哥华的家庭医生个别有接生资格,他就是一个)。当时,他用那种专用的手电向里面看了看,然后就让女儿背过脸去,用两个手指揉搓出声音,问女儿在哪侧。女儿准确地说出来了,他说:没有什么问题。你叫她她之所以不答应,可能就是故意的或者是在想什么事情没有听到。 对医生的回答我将信将疑,但是也没有办法。这种情况,你想看急诊都没有。专科医生一定要家庭医生写推荐信才能约到。回来后,我一方面继续观察女儿,一方面上网查找资料。经过仔细研究,觉得她的情况应该就是分泌性中耳炎。但是我的怀疑必须要医生认可才行啊。 于是,我又找到了一个白人医生。这个医生是那种可以walk-in的诊所。所谓walk-in,就是不用预约直接到那等着医生来看的。这里的诊所有些接受walk-in,有些就不接受。即使接受的,一般没有2个小时的等待也是看不上的,因为医生都要先把预约了的病人看完才能接待你。 白人医生同样是用那样的手电筒照了照(后来我发现家庭医生的装备都是这样的),然后问了问情况,也是没有继续作任何检查,就说没有问题,可能是感冒引起的,过一段就会好了。我们提出,能不能给转一个专科医生看,他说那要你的家庭医生来做--也就是要家庭医生推荐才行。 又过了些天,我们发现女儿的情况越类越严重,说话声音要越来越大才行。我们心里很着急。又找了一个印度医生,得到的是同样的结果。没办法,我们只能又尝试了一个香港医生,她可以讲国语。告诉她以前的感冒情况,以及最近一个多月以来病情的变化情况。我们也和她讲,说我们通过网络知道有一种病叫做分泌性中耳炎,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中发病率比较高。是不是可以介绍我们到专科医生那里。这位香港医生还不错,看了看喉咙,说嗓子有些发炎。用一些抗生素吧。如果还不好,再考虑给推荐到专科医生那里。而推荐到专科医生,也不是马上就能看得上的,一般都要等待一定的时间。 一个疗程的抗生素用完了,孩子的病情一点没见好转。我们对于继续在加拿大治疗实在没有信心。马上购买机票,回国。最后,在北医三院,看了一位非常好的曾留学德国的医生,终于做上了专业的听力检查,当天就知道结果,最后确诊为分泌性中耳炎,说这种病有一定的自愈率。病因就是感冒,咽鼓管不通,中耳内分泌的液体不能排出或者鼻塞导致液体倒流到中耳内。在国外,一般不主张用药。但是如果不用药,会有一定的风险,就是会有一定比例的孩子自己吸收不了这些液体,然后就需要手术取出这些液体,或者至少在耳膜上打孔后用针管抽出这些积液。最坏的情况可能会造成耳聋。所以,在中国,我们还不能就等着自愈,要用药物干预。最终,经过10天的药物治疗,孩子的病痊愈了。 加拿大的看病难 讲述人:_Ivy_ 很多人可能都不相信,其实,在加拿大,有时候看病比在国内要难得多,这要看你看的是什么病。 上个星期日,我的右手大拇指突然疼了起来,虽然还能动,但是很不舒服。在家庭小药箱里翻了翻,翻出一帖以前从国内带来的伤湿止痛膏,于是剪了一条下来,帖在拇指关节上。晚上洗澡的时候弄湿了,再加上很大的药味,临睡觉前,我就把膏药摘了下来。 想不到,星期一早上,还没有等到闹钟响,我先被手指头疼醒了!洗漱的时候发现,拇指关节已经肿得像个小馒头了。但是毕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也就照常先去上班。准备到办公室后,在公司附近找一家WALK-IN CLINIC (不用预约的诊所)看看,即不耽误上班,也不用多跑冤枉路。 上班的地方离家很远,对那里也不熟悉。虽然在网上查了一下,对那些地址都不熟,还要到GOOGLE 上查距离,和麻烦,只看到一家,就在跟公司地址同一条大路上,从数字看并不远。又问了一下坐在旁边的印度同事,印度同事看了我的手,问“你吃了什么特别的东西了?”她这一问倒让我吃惊了,我原本只想可能是干什么的时候,没有注意伤了手指,跟吃东西有什么关系?不过,她告诉我离公司不远的地方有一个 MEDICAL CENTER (通常是一整栋楼的医疗中心,里面有诊所,药房,化验室等,但不是医院)。她不记得地址,但是跟我描述了一下怎么走,“大约3分钟的路程,你不会错过的”。既然人家这么说了,想来不会难找,于是出门开车去找诊所。 这人身上的器官好的时候,哪儿也觉察不到,可是哪里一出了问题,可就不一样了。车钥匙插进钥匙孔里,刚要转动打火启动车子,大拇指才一使劲,就疼得瓷牙咧嘴了。于是,换到左手,才启动了车子。确实如印度人说的,很快就找到了那栋楼,停车也还顺利。想不到,进到楼里,从一楼上到四楼,问了好多家诊所,都不是 WALK-IN 的 (就是说随来随看病的)。也就是说,尽管诊所不少,上班的医生也在,候诊室里也没有病人,但是医生就是不接受临时上门看病的病人!! 这时想起了刚刚在往常查到那一家,只好再一次瓷牙咧嘴地启动车子,去碰碰运气。等到了那里,根本就没有。我走进一家牙医诊所询问,被告知那一家一年前就搬走了,至于搬到哪里,她们也不知道。接待人员倒是很热心,她们也住在附近,想了想后告诉我,这附近好像都没有 WALK-IN 的诊所,临时看病,只有去不远处的医院看急诊了。于是给我写下了医院的名字,又告诉了我路线,我也只好再一次启动车辆,出发。 倒是不难找,很快就到了医院,在急诊室外挺好车子,可是才一进门,看着那满满一屋子的人,就知道来错了——这里的急诊跟国内不同,并不是谁先到,先挂号,就先看医生的。这里来看急诊的人,先由护士询问病情,然后根据情况的紧急程度来分别对待。危机到生命的,可能几分钟就能进去,不严重的,等上五、六个钟头,都是常有的事情。 我这手指的病痛,当然算不上“急”,估计我要是等,到下午能看上就不错。再看看坐在椅子上的老老少少,很多人都在咳嗽,我要是在这里坐上几个小时,不被传染才怪呢。想着,只好走了出来,没办法,开车回公司。整整两个小时,一无所获。手指头还是疼,但有什么办法,这就是加拿大的医疗体制的弊端——看家庭医生要预约,可是谁能知道自己什么时候生病啊?等生病了要看医生的时候,可能要约家庭医生都要等到几天甚至几周后,不能等的,就只有去找那凤毛麟角的 WALK-IN CLINIC (随时上门,无需预约的诊所),再找不到,就只有去医院的急诊室! 想起我家附近不远的 SUPERSTORE 旁边有家 WALK-IN 的诊所(随时上门,无需预约的诊所),只好等下班后再去那里看吧。但是“屋漏偏逢连阴雨”,偏偏那天加班,下班晚,等回到家的时候,那家诊所已经下班关门了! 没办法,晚上临睡觉前,烧了热水,放在热水袋里,给自己“热敷”! 想不到,奇迹发生了,第二天早晨起来,竟然感觉不到疼了!虽然关节还有点肿。 到第三天,肿也渐渐地消退了。 第四天,完全康复,活动如常了! 真是哭笑不得,跟朋友们说起这件事,大家都感叹——在加拿大,虽然看病不花钱,但还是不敢得病啊! 如何改变在加拿大看病难的大问题? 移民在加拿大基本上没有不抱怨这里的医疗制度的,没有国内的专家门诊,也没有挂号制度取不了巧,最害怕就是去医院挂急诊,往往在候诊室里从白等到黑。 其实加拿大的医疗制度所谓的难,是由于大家并不了解和熟悉,也因为华人的种种生活就医习惯不同,才造就了这种难。 在国内的时候,没什么事儿基本不见医生,感觉身体不舒服了才会挂个号找医生看看,检查一遍,开点药,小毛病就好了,再懒些的,去药房买些非处方药,或弄些中药吃吃,家里的老人对于小毛病经常会建议抗一抗,不要急着就医吃药,靠抵抗力试试。我爸妈就经常这样,感冒不发烧就不给药,结果我落下了一个慢性鼻炎的毛病。 加拿大恰恰相反,这里最基本的个人医疗保障是家庭医生,一个医生手里会有N个“病人”,这些病人不一定都是得病的,健康人也一样有权利得到家庭医生的照顾,医生的病人数量是有控制的,达到一定的数量这个医生就不再接收新病人了,除非是同家庭内的新成员,比如新生宝宝。 家庭医生可以为我们做什么呢?首先是体检。家庭医生可以视你的健康情况给你每年体检1次或N次,血检和尿检都包括在内,如果检查发现有指标异常,医生会开出专科检查单子,比如心电图,B超,X光这些,凭单去医院预约检查,等候期不等,但是医院的等候期并非不能通融,特急的情况下,医生会帮你解决等候的问题,他会与医院沟通尽早排期。检查结果会寄回家庭医生的诊所,如何处理身体的小毛病,家庭医生会搞定的。如果你的家庭医生并没有主动给你预约体检,也没关系,你只需要告诉他,我要做一个今年的例行体检就好了。 很多家庭医生并不熟悉的专科怎么办?比如皮肤科,血液科,传染病科,妇科,这也不是难事,如果医生在某个方面不擅长,他会开出一个reference给你,拿着这张条,预约相应的专科医生就好了,有些专科医生也是不接收新病人,在预约的时候告诉他你手上有一张家庭医生的reference,基本不会被拒。 如果疾病并不是你的家庭医生所擅长的,专科的会诊医生认为你的体检结果必须得到治疗,那么在专科医生那里就会给你开一个档案,视病情进行周期约诊见面,但这时你的家庭医生并不意味着取消了,只是又多了一名专科医生为你服务而已。 加拿大的医生服务原则是如果你身体健康,那么医生负责维持你的健康并尽早发现和排除有可能不健康的小因素,如果你已经生病了,医生就会尽可能的治愈你,如果治愈是不可能,那么他的职责就是在他所能及的范围内让这个疾病不再恶化,或者是让病情的发展速度尽量的延缓再延缓。如果了解了这个原则,也就能够理解为什么加拿大医院的急诊的等候时间是这么长,自己想做个身体检查都找不着门了。不要等到身体感觉不舒服了才想起来去医院看急诊,尽早为自己找到一个家庭医生,每年做好体检,了解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防患于未然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暂时找不到家庭医生,对于怀孕妈妈来说,孕期就是一个全面体检的好机会。你所有的不舒服在妇科医生那里都会得到重视,趁着这个机会把全身的零件检查个遍,不要浪费了好机会。运气好的,孕期的妇科医生就有可能直接转为自己的家庭医生了。 |
联系电话:647-830-8888|多伦多六六网 www.66.ca
GMT-5, 2024-11-19 03:30 AM , Processed in 0.08171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