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5月22日,中国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与2019年的“高质量发展”要求相比,今年的经济工作以“稳就业保民生”为主。 这是否意味着在内忧外患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李克强政府已经完全放弃了全面经济成长的目标? 对于不设GDP增速目标原因,李克强解释道,是因为中国仍面临新冠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因素,以及为了保障“六保”、“六稳”工作。 首先,中国虽然早在三四月份就控制住了境内疫情,复工复产也全面开启,但是个别地区疫情仍有反弹,中国以外国家和地区新冠肺炎疫情也在蔓延,中国面临的新冠风险和挑战依旧无法预测。在国内,武汉解封后,哈尔滨、吉林舒兰两地都出现了疫情反弹现象,短时间内本土确诊数据激增,这些不稳定因素很容易引发大陆疫情的二次发生,延缓中国复工复产、经济全面重启的步伐。 在国外,境外疫情的蔓延影响了中国外贸,也增加了中国经济未来的不确定性。虽然4月份中国出口爆冷门实现8.2%的增长,但有专家分析4月份的增长是因为大批外贸企业复工复产,前期积存的订单逐步得到执行,这并不代表中国已经“否极泰来”,欧美因疫情形势严峻取消订单的影响将在今后几个月逐步显现。 同时新冠疫情加剧了中美关系的迅速恶化,美国借疫情多次与中国发生舆论战,在科技领域“封锁”中国5G,插手台湾、香港问题等,这些都增加了中美第二阶段贸易谈判的难度。当地时间5月11日,美国总统川普(Donald Trump)在白宫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他目前不赞成与中国重启贸易谈判。不仅如此,据法广网5月21日消息,美国或将在近期出台《美国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战略方针》,欲从经济、军事、政治等多领域遏制中国的发展。这些不确定因素都加剧了中国2020年经济的增长难度。 其次,李克强称,不设置GDP 也有利于引导各方面集中精力抓好“六保”、“六稳”工作。根据中国官方数据,中国第一季度GDP同比下降6.8%,1月至4月,中国城镇新增就业354万人,与2019年同期相比少增105万人。4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6.0%。再加上2020年中国应届高校毕业生有874万,中国就业形势异常严峻。因此在疫情持续形势下,如何保障就业保障民生成为中国政府的头等大事。不设置GDP增长目标有助于各级政府把工作焦点从“如何实现GDP增长”转移到“如何抓好‘六保’、‘六稳’工作”,从而守住经济基本盘。 其实早在3月15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就给他的“内阁”官员们定了调:将就业问题放在优先经济增速的位置,可见中国政府在当时就有了“六稳与六保”的底限思维。在第一季度经济数据发布日(4月17日)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上首提“六保”,并在通稿中删除了原有“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阐述。 5月13日,“两会”开幕前夕,李克强在一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说,保住了民生这个基本,就能稳住民心。从经济视角讲,保住了基本民生才会有消费和市场,才会有市场主体的健康发展。而《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国务院研究室主任黄守宏亦澄清说,有说法认为“六保”是被动、防守的、消极的,其实“面对外部强烈冲击,稳住阵脚、站稳脚跟,不后退、少后退,这本身就是积极的,跑得快是积极进取,稳得住也是积极进取”。 早前一直有声音认为今次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大概率会在2%至4%之间选出一个明确、合理的经济增长目标。中国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表示,“今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测仅为-3%,我们今年能达到3%的经济增速,已经足足比全球经济增速高出6个百分点,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成绩了”。也有声音认为不必拘泥于既定目标,坚持实事求是,只要脱贫攻坚、新增就业、社会安定等方面进展良好,并不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还有声音认为可以用大区间的方式来设定。 其实,2020年已经过去近一半时间,新冠疫情仍在许多国家蔓延,中国境内也偶发反弹现象,经济面临巨大压力,这种环境下过多讨论GDP已经没有太多意义,无论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是否设定GDP增速都可能面临不确定性带来的大幅修正风险。今年中共设定了脱贫攻坚战任务,内忧外患的压力又现实存在,在这种背景下,不设定目标值反倒可能是一种务实的工作态度。当然,不设定经济增速目标值,并不意味着北京放弃了指标“考核”,在今次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承诺了多项年内硬性指标,也足以让外界读解到中国政府恢复经济甚至“超常发挥”的信心。 |
联系电话:647-830-8888|多伦多六六网 www.66.ca
GMT-5, 2024-11-19 08:24 AM , Processed in 0.05322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