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多 六六网  www.66.ca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搜索

从张文宏到曾光 中国式共存路线为何备受关注

2022-3-4 01:30 PM| 发布者: 熊宝宝| 查看: 217| 评论: 0|来自: 多维

在《清零还是共存? 中国抗疫模式有无第三条路》一文的当天,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高级别专家组成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曾光在个人微博上发布两千余字长文,详细解析了“与病毒共存”与“动态清零”两种对策,并坦言中国的“动态清零”不会永远不变,在不久的将来,定会在合适的时间点,展示中国式与病毒共存的路线图。

作为中国首席流行病学专家,曾光在这样的时间点发布这样的长文,释放了很明确的信号,那就是:疫情爆发以来一直坚持“动态清零”防疫政策的中国,已经在探索可能的“第三条路”。而且曾光的文章也明确了几个事实:

首先,中西方虽然防疫对策不同,但分歧之外有着相当的科学共识。具体来说:都承认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传播力增强,防不胜防,迅速席卷全球,成为各国的主要流行株的事实;基于科学研究和真实世界防控的结果,都主张提高疫苗接种率,作为防控新冠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有效手段;都认为新型抗新冠病毒药物能挽救大部分危重患者的生命,分别开启了抗病毒药物的研制,并批准了新药上市。

其次,“动态清零”不会永远不变,但目前仍不会盲目“与病毒共存”。原因有三:人类对新冠病毒演变的规律尚不完全清楚,既往大约4至6个月出现一个强大的变异株,在奥密克戎之后出现新的变异株有可能是大概率事件;中国人群自然感染率比西方国家低千百倍,是完全靠疫苗接种建立免疫屏障,自然感染率低,就需要以加强疫苗接种来补充,目前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的疫苗接种率还不够高,第三针加强针的接种率还明显偏低,序贯免疫接种也需要加紧推广;中国不像西方国家那样因长期防疫新冠不利,而面临的巨大的社会经济压力。

最后,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西方国家率先迈出了与病毒共存的实践探索步伐,风险很大,勇气可嘉,中国当以冷静和虚心的态度去观察、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和教训,以为我用。“(各国)各自走过的防疫之路不同,面临的疫情形势不同,所承受的社会经济压力也不同……我们乐见其探索的成功,谋定而后动,更符合14亿中国人民的利益。”

在曾光之前,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曾于2021年7月29日在微博发表长文,内容是基于对南京疫情爆发和大范围扩散的思考,主要回答了三个方面的问题:南京疫情会不会失控(电视剧)或者继续恶化?疫苗有没有效果?接下来我们该如何与病毒共存?

张文宏原文是这样说的——“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相信,疫情不会短期结束,可能长期也结束不了。现在世界上大多数病毒学家都认可这是一个常驻病毒,世界要学会与这个病毒共存。南京疫情让我们再次看到病毒的无时不在。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未来的风险一直会有。世界如何与病毒共存,各个国家都在作出自己的回答。中国曾经给出一张漂亮的答卷,南京疫情之后,我们一定会学习到更多。未来中国选择的方式一定是既保证与世界的命运共同体,实现与世界的互通,回归正常的生活,同时又能保障国民免于对病毒的恐惧。中国应该有这样的智慧。我们已经赢过新冠病毒一次,未来我们一定会找到长久的制胜之道。”

但与曾光今次发表长文后平静的舆论反响不同,张文宏此前的言论遭遇了空前的舆论争论与撕裂,以至于网络舆论场还进行了一场颇为浩大的“保卫张文宏”运动。今天看来,张文宏当时的提醒告诫与今天曾光的长文并没有本质区别,同样作为中国流行病学专家,他们都在为“中国式共存”路线探索可能,只不过时机选择、表达方式不同罢了。

如果说张文宏在2021年7月之际表达“与病毒共存”的观点,还无法被很多人接受,毕竟当时还没有奥密克戎出现,更别说传播力更强的BA2株,那么待到曾光表达“中国式共存路线”的今天,不少人都开始主动或被动的接受一个基本事实,那就是:不断变异中的病毒并不会永久消失,中国也不可能永远大门紧闭,隔绝于世界之外

曾光也坦言,“奥密克戎出现以后,中国疫情防控难度明显加大,表现为病毒播散快,清零时间延长,防控成本明显增加,尽管如此,获得的红利仍然远大于投入。当前的动态清零,对专业防控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认真落实精确防控的科学措施,避免层层加码和不规范措施举措,就可以较大幅度精简投入的成本。”

不过,虽然成本高昂,但“中国式共存”路线也不会是当前外部世界躺平式的“与病毒共存”,用曾光的话来说,“发扬举国体制防控优势,习各家所长,探索灵活而可控式开放,将会是我们自己的特色。”而且这样的“中国式共存”路线,是有具体实践作为依托的,也就是刚刚结束的北京冬奥会。张文宏2月21日即在微博发文称,北京冬奥会期间,通过既封闭又精准开放的“闭环”系统后,病例数量大幅下降,实现了病毒传播的最小化。“这次我们看到的是疫情防控与全球无障碍交流同时实现的全新可能。”

而正在香港爆发的第五波疫情,成为一次更大范围的实践:虽然特区政府基于民生正确、政治正确口头上还在承诺“动态清零”,但回归现实,日新增确诊数一再创新高的香港已经无力做到“动态清零”,最终将不得不“与病毒共存”。但这里的“与病毒共存”,又明显不同于欧美的彻底躺平策略,香港还在继续采取集中隔离、居家隔离的防疫政策,还计划于3月展开全民核酸检测,还在内地的支援下加紧建立方舱医院等。可以说,香港的第五波疫情,既直接且有力地给香港社会敲响警钟,也间接成为“中国式共存”路线的具体实践。

当前,世界都在关注中国防疫政策的变化,就像俄乌战争爆发之后,很多人都在关注中国会做什么、怎么做一样,这既说明了中国今日的经济体量、国际影响力,也切实考验着中国的决断力,因为稍有不慎,后果无法预料,更无法估计。所以曾光围绕“动态清零”和“与病毒共存”两种防疫对策的长文,既是过去两年多疫情防疫经验的总结,也是公开探索“中国式共存”路线的开始。即将到来的中国两会,或许会在如何更加精准防疫方面给出更多权威答案。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联系电话:647-830-8888|多伦多六六网 www.66.ca

GMT-4, 2024-9-29 06:18 AM , Processed in 0.04663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