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与金钱之间的有效转换,是摆在企业和科研人员之间的巨大难题,“天才少年”项目只是一个缩影。 “华为又一天才少年曝光”“最新天才少年回应入选”“任正非回应天才少年离职”。最近,神秘的“天才”们,频频降临在社交媒体的热搜榜。当然,相比于最新曝光的“天才少年”宁博宇,大家更关心放弃百万年薪离开华为的彭志辉,网友们一边质疑“天才”是否真材实料,一边质疑华为是否爱惜人才。 热搜里的“天才少年”,是指华为公司的一个特殊招聘项目。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2019年提出这一招聘计划,打算在全球范围内引进年轻的顶尖人才,助力华为“创造标准”,“未来要拖着这个世界往前走”。 目标豪迈,引进的方式也十分舍得下本。华为对“天才少年”实行年薪制管理,据内部相关通知,2019年入选“天才少年”的应届毕业生年薪分为三个区间,最高档为182万-201万元,其次为140.5万-156.5万元,最低档为89.6万-100.8万元。 真可谓年纪轻轻、年薪百万。要知道,同一年,BOSS直聘调查报告显示,普通硕博士的平均月薪是10028元,以13薪算,一年年薪为13万元左右。不寻常的年龄与年薪对应关系,令华为的“天才少年”项目一经推出就备受瞩目,每一批入选者都会受到巨大关注,他们在华为的后续发展也成为新闻热点。 “这些天才少年就像‘泥鳅’一样,钻活我们的组织,激活我们的队伍。未来3-5年,相信我们公司会焕然一新,全部‘换枪换炮’,一定要打赢这场‘战争’。” 任正非花重金招来“天才少年”要打赢的“战争”,在年薪制度说明文件中有更具体的解释——未来的技术与商业战争。当年,华为正面临美国步步紧逼的贸易制裁,这让它清楚意识到对外国技术依赖的致命风险。 “技术创新与商业创新双轮驱动是核心动力,创新就必须要有世界顶尖的人才,有顶尖人才充分挥发才智的组织土壤,我们首先要用顶级的挑战和顶级的薪酬去吸引顶尖人才。” 事实上,为打赢这场“战争”,华为的部署远不止“天才少年”项目。这个万众瞩目的项目更像是华为研发投入的展示橱窗,几十名“天才少年”的百万年薪,与华为总体研发投入相比,只是极小的一部分。 这个“战场”上,也远不止华为一方势力。十年来,中国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4.9万家飙升至33万家;全社会研发经费从2012年的1.03万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2.79万亿元;研发投入强度从1.91%增长到2.44%。企业日渐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之一,越来越多的“天才”走出高校和专业科研机构的实验室,涌向大企业。 从2019年算起,任正非所说的3-5年,很快就要过去了。“天才”们在企业发展得如何?他们让公司焕然一新了吗?一个要坐得住冷板凳,一个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科研人员能与大企业和谐共处吗? 谁是“天才少年”? 2022年3月,时任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透露,2020年至2021年,华为共招聘应届毕业生约2.6万人,其中有300多名是华为定义的“天才少年”。在2022年,华为分别在4月和7月相继发布两次“天才少年”召集令。在华为的定义里,“天才少年”不限学历、不限学校,只要求他们在数学、计算机、物理、材料、芯片、智能制造、化学等领域有特别建树且有志于成为技术领军人物。 截至目前,被公开报道的华为“天才少年”共有20余名,他们大部分是应届博士毕业生,年龄在25岁至30岁之间,毕业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知名院校,在校期间学术表现优异,大多有国际顶刊论文发表成绩和国际顶级赛事名次。 以近期披露的华为“天才少年”宁博宇为例,他就读于电子科技大学,是该校通信干扰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博士研究生,读博期间已经在通信领域顶级期刊和会议上发表了21篇论文,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并在华为实习期间帮助项目组解决了重要问题。2022年秋招,经历了华为十几轮面试后,他拿到了“天才少年”百万年薪offer。 用顶级薪资吸引顶尖人才,这一步并不难。难的是如何让顶尖人才在企业完成顶级的挑战。 这时,“天才少年”的称谓反倒有可能成为第一个阻力——大家对顶尖人才对应着顶级的期待,但这样的期待太容易落空了。 对“天才少年”项目的高调宣传,是一把双刃剑。今年2月,任正非在“火花奖”座谈会上,被关于“天才少年”离职的问题刺了一下。 数百名“天才少年”入职华为后,华为并没有向大众提供颠覆式的创新产品,近年新闻中离职的“天才少年”个例,更让这个目标远大的招聘项目,显得言过其实。 2017年9月5日,武汉。华为2018届应届生招聘高管宣讲武汉站在武汉大学举行(@视觉中国 图) 华为赶紧为“天才少年”这一光环降温。 任正非在座谈会上回答,入职华为后,“天才少年”的称呼就消失了,“天才少年”的定位,只是为了入职时定级定薪。对于昔日“天才少年”彭志辉离职创业一事,任正非没有做特别回应,但他提及华为对人才机制也有反思,“比如有些人进入公司以后,没有很好使用到他最擅长的地方,没有发挥作用等于浪费他的青春。” 华为常务监事陈黎芳也在新员工座谈时表明,“天才少年”或“博士”,这些都是进华为之前的标签,是一些招聘用语,而这些标签不意味着贡献。 在华为内部交流网站“心声社区”里,一位职员的留言在隆重介绍“天才少年”的帖子里显得格格不入,“作为这个群体之一吧,其实自始至终都清楚‘天才少年’只是一个招聘的项目和吸睛的噱头而已,进来之后就是起点稍微高一些的普通员工,建议大家可以因为这个title去学习交流,但不要用这个滤镜去区别看待。” 华为的普通职员并不买账,毕竟年薪的差距摆在台面上。知识与金钱之间的有效转换,是摆在企业和科研人员之间的巨大难题,“天才少年”项目只是一个缩影。 2021年,华为从事研究与开发的人员约10.7万名,约占公司总人数的54.8%。任正非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曾详细介绍公司研发人员的内部结构,其中至少有 700 名数学家、800 多名物理学家、120 多名化学家、六七千名基础研究的专家、六万多名各种高级工程师。 2019年9月6日,武汉,“与时间赛跑,与勇敢者同行”华为2020届应届生招聘宣讲会武汉理工大学站在该校西院大礼堂举行(@视觉中国 图) 在任正非的设计里,华为在编的1.5万名基础研究科学家和专家是把金钱变成知识,而 6万多名应用型人才是开发产品,把知识变成金钱。同时,华为开展了不少校企合作,支持企业外的科学家进行科研探索。 但科学与技术的对接、技术与商业的对接,都是逐渐收窄的过程。由此产生的问题,在华为近期举行的“火花奖”座谈会上被一一抛出。失败的创新应该如何被考核?不能直接用于产品的技术探索是否被允许?科学家与华为的合作是否可以更自由? 在资金允许的前提下,任正非愿意给予科学家最大限度的宽容。他将纯理论科学家形容为爬喜马拉雅山的人,“我们公司‘爬雪山’的人每年要花掉十几亿美元,合作部支持了很多钱给高校做前沿研究,其实对我们是没有商业价值的,因为理论研究出来后是对全人类完全开放、共享的。” 但并不是所有企业都拥有充足的资金。随着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国内企业研发投入比重不断提升,2022年,华为研发投入金额为190亿欧元(约合1386.05亿元人民币),位列欧盟工业研发投资记分牌报告第四名,仅次于谷歌、脸书和微软公司,阿里巴巴、腾讯和中国建筑也位列前50名,中国企业上榜的数量和质量都有提升。 但因研发投入而造血不足的企业也不在少数。《钛媒体》发现,2021年,排在国内研发费用率前50名的企业中,有18家公司出现净利率亏损,其中亏损最大的是蔚来公司。 金钱不一定能马上转化成知识,知识也不一定能有效转化为金钱。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需要巨大的前期投入,这不是任何一家企业都能玩得转的。 “我们将来也可能向谷歌学习,做一些没有现实意义的研究,不一定跟华为的业务有关,其实就是给人类社会多做一点贡献。当然,我们现在还没有那么多钱,当纯利足够多时,我们的科学前沿就要推进一步,从火花变到宇宙去。”任正非在“火花奖”座谈会上表态。在这方面,就算是研发投入大户华为,也有缺钱的时候。 华为是国内研发投入最多的公司。这为它带来了可见的成果——过去三年,华为完成了1.3万余颗器件的替代开发、4千余电路板的反复换板开发,如今华为的电路板有了稳定的国产零部件供应。 但任正非坦言,华为还在困难时期。“美国在科教上的软实力,还是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达不到的。美国的政治家也是一轮一轮的,美国几百年的创新土壤,不会因他们而退化。” “招这么多所谓的‘天才少年’,也没见弄出个ChatGPT类似的成果来啊。”华为“心声社区”留言板上有职员毫不留情地吐槽这一意在让华为“创造标准”的项目。 ChatGPT项目所属的OpenAI官网显示,这一颠覆式创新产品的团队不足百人,平均年龄为32岁,其中有华人9人,占团队总人数10%,9人中又有5人曾就读于中国高校。有观点认为,这一帮“天才少年”的成功,暴露了中国企业研发创新能力在穷追猛赶后依旧难以弥补的不足。 这一不足里,赫然立着技术壁垒、时间壁垒和金钱壁垒三座大山——早在6年前,OpenAI便耗费巨量的时间、金钱、人力,坚定而专注地投入在技术开发中。 这是国内大部分创业团队或公司,难有机会或难以坐定的冷板凳。 北京大学学科建设办公室助理研究员原帅、研究员贺飞将2010-2020年间世界主要国家科技研发投入产出做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中国研发投入强度与美国、韩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其中研发投入占GDP之比不足韩国的1/2;研究人员占就业人口之比不到0.2%,远低于其他国家;研发投入结构不尽合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投入相对较低,其中基础研究投入强度仅为5.54%。 阿里研究院进一步指出,在数字科技人才储备上,中国拥有的人才总数全球领先,但高层次人才数量排在美国之后,且流失较大。过去十年,美国人才净流入835人次,位居全球第一,而中国则是全球人才净流失第一大国,达684人次。 如此看来,中国企业实现科技创新能力突破仍道阻且长。华为“天才少年”招聘计划,虽然还未能将华为变得焕然一新,但至少着力在全球范围内吸引高层次人才,尤其想保留住本土顶尖人才,为后续发展积蓄力量。 如果我们讨论的是货真价实的“天才”,那么问题或许不应该是“天才少年”给了企业什么,而是企业到底应该如何用人。有时候,天才只有在合适的位置和支持条件下,才能发挥天赋。 |
联系电话:647-830-8888|多伦多六六网 www.66.ca
GMT-5, 2024-12-25 02:01 AM , Processed in 0.05295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