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多 六六网  www.66.ca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搜索

加拿大预算被狂喷:中产领不到福利还加税

2023-4-3 06:32 AM| 发布者: 蒙奇.D.路飞| 查看: 135| 评论: 0|来自: 超级生活

  加拿大上周刚刚公布了2023年联邦预算案。财政部长方慧兰(Chrystia Freeland)在预算案中,给出了一系列福利,旨在让国民的生活更负担得起。其中不乏一系列对低收入人群发钱补助。

  结果消息一出,专家就表示虽然预算不会助长通胀,但财政状况将可能变得更糟。而在华人圈中,大批人都觉得中产阶级辛苦工作但却最惨,不但领不到福利还被加税。甚至有人“一听到发钱就慌”。

  据Global News报道,最新公布的联邦预算承诺削减150 亿政府账目支出,但也同时放弃了秋季声明中平衡预算的计划。下一财政年度的预计联邦赤字为 430 亿,到 2027-28 年,赤字预计减少至 140 亿。

  专家表示,联邦预算可能不会助长通胀,但错过了更大的经济前景,因为经济衰退迫在眉睫!而且现在加拿大的生活成本危机已经把人们压倒喘不过气来了。

德勤(Deloitte)前首席经济学家克雷格亚历山大(Craig Alexander)在一份报告中表示:“预测的未来赤字规模相对于我们已经走上的道路,他们并没显着增加通胀。”

  不过他补充说,“我担心的一件事是,如果我们陷入衰退——我实际上认为短期内发生衰退的可能性很大,那么政府的财政状况将变得更糟。”

  截至 2 月,通货膨胀率仍保持在 5.2%。但是食品通胀却更高了,达到 10.6%。这是连续第七个月出现两位数的价格上涨。

  本次预算在负担能力方面最大的项目(不包括医疗保健的增加扩大的牙科保健计划)是针对低收入家庭的所谓“杂货回扣”(grocery rebate),总共支出高达 25 亿。(回顾:加拿大联邦预算9大亮点!安省一家三口可领$11,300福利)

  这笔一次性的买菜补贴退税将直接向一个四口之家发 $467 加元,向没有孩子的单身加拿大人发 $234 加元,向老年人发$225加元。

  估计有 1100 万加拿大家庭会通过 GST 返税方式领钱,而且款项随便怎么用,不必一定需要花在杂货上。

  经济学家艾明.亚尔尼赞(Armine Yalnizyan)表示,政府没有提供足够措施来帮助加拿大人应对最难的负担能力和住房短缺问题。

  “预算给了很多关于如何处理买票Ticketmaster的垃圾费或如何处理机场的恶化问题,”她说。“但这些只是人们的不便之处,而不是饥饿或无家可归的问题。”

  她补充说,政府还错失了解决EI就业保险改革的机会。

  方慧兰上周四在BC省告诉记者,该预算反映了去年预算中宣布的 100 亿元住房计划,该计划仍在支出中,其中包括 40 亿元的住房加速计划。

  430 亿的预算中其他重要支出包括:促进绿色经济的清洁技术税收抵免,扩大的牙科保健计划,及之前宣布的与各省的医疗保健协议。

  亚历山大直指,巨大的资金并没有用到教育,医疗,住房这些加拿大人真正需要的地方。

  他支持对所谓的“护理经济”投资,例如牙科和健康基金,但他担心经济学家预测的“浅度衰退”预算将使支付这些计划和维持经济运转变得更困难。

  他说:“他们将被迫再次提供刺激措施来支持经济,而政府的财政状况将比现在显着恶化。”

  换言之,就是发钱—》经济恶化—》再发钱 的恶性循环。

  他表示,加拿大不需要削减这些投资,而是需要就项目及其成本进行成熟的讨论,应该在财政方面负责任地花纳税人的钱。

  对此,华人网友们的心声似乎是相同的。

  在超级生活的一篇相关文章中,很多网友都留言发表自己的看法,几乎是一面倒觉得对中产阶级不公平:

  每家发才公平。每次都轮不到,钱没领到加税逃不掉!过分了。

  发钱发钱发钱!钱从哪里来?

  有人说:羊毛出在羊身上!

  每次发钱都轮不到自己~

  这得要加多少税来补贴这些发出去的钱?

  就算发钱,现在的物价这点钱够吗?还只是给低收入,谁来关心中产?

  用纳税人的钱买选票?!

  花钱养懒人

  中产阶级被“剥削”透了!

  有人忍不住爆粗:纳税有份,福利无缘啊~

  先想想怎么别让经济崩了吧,背房贷的都快撑不下去了~

  有网友表示:一听到发钱就慌。钱从税里拿呗?!

  大家对此怎么看?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联系电话:647-830-8888|多伦多六六网 www.66.ca

GMT-5, 2025-4-4 04:17 AM , Processed in 0.052504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