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搭配能源交易的去美元操作,会让中国成为美国的眼中钉,甚至对中国进行全方位压制,对中国抽银根。人民币在自身条件还未具备之际,就抛出“去美元化”声浪,引来美国警惕与反击,未必是好事。 美中关系的紧张与对抗,并不只集中表现在地缘政治冲突而已,而是背后还有美元霸权的兴衰问题。这当然是因为背后还有人民币国际化与去美元化现象。 围绕著这个现象的解读,其实有很多迷思,值得进一步探讨。原来我们已经不能单纯谈国际金融,或者单纯谈地缘政治,而是必须同时面对这两者的互为表里。 去美元化的背后,主要就是使用人民币来做贸易的结算与支付。最近这个现象表现成两个方面,第一个是因为美国对俄罗斯与伊朗有经济制裁,限制他们在能源贸易上使用美元结算系统,这就逼他们只好使用其他方式来替代,给人民币提供了机会。这种情况下的去美元化,其实是不得已的。 第二个是俄罗斯与伊朗之外的其他国家,包括一家中国企业与一家法国企业的交易用人民币结算,中国与巴西之间的一些贸易增加人民币的使用,沙特阿拉伯要加入上海合作组织,以及东南亚国家要增加本国货币在贸易结算的使用。短期内爆发这些情况,使得去美元化有可能形成风潮,于是这个话题最近开始热门起来。
这里出现一个迷思,原来国际货币有两大面向,第一是交易需求,进行贸易的结算与支付;第二是资产需求,包括各国中央银行的储备资产,以及民间投资人、投资机构与银行的安全资产,成为价值储藏的工具。观察一个货币的国际化程度,已经不能只是局限在交易需求而已。事实上,在这两大面向当中,资产需求的重要性已经超过交易需求,成为国际货币最重要的特质。 在贸易的结算与支付方面,人民币的市场份额从原本的不到1%,上升到约2.7%,显示人民币的国际化程度有在上升。美元的市场份额则从原本的超过60%,下降到目前约40%。在储备资产方面,人民币的市场份额从原本的不到1%,上升到约2.8%,与此同时,美元的市场份额从原本的超过90%,下降到目前约60%。 可以看得出来,美元的份量虽然在下降,但是仍然是国际货币当中的老大哥,人民币的份量虽然在上升,但是还有英镑与日圆要追赶,之后才是挑战欧元,目前直接说要挑战与取代美元,确实言之过早。人民币国际化是有取得一些进展,但是要以此来宣称去美元化,还不成熟。这里的重点是,在资产需求方面,美元根本没有对手,而人民币在国际化方面是有取得进展,不过主要是在贸易结算与支付方面。 国际货币的较量主要在资产需求,而不是交易需求,这是因为当其他国家取得人民币的时候,他们要考虑的是,短期内能用人民币转换成什么样的投资工具。 对照一下,美元投资人在取得美元现金之后,可以转去买美国公债。大家都知道,美国公债是一个很庞大的市场,流动性高,安全性高,于是任何美元资金都可以先到美国债券市场去停靠。想像一下,如果巴西、伊朗、沙特阿拉伯或俄国拿到了人民币,那他们有一个现代化的人民币债券市场,来停靠他们的人民币现金吗?人民币计价在债券市场有可信的评等机构来服务吗?债券市场的交易价格有自由化吗? 中国的经济规模与贸易规模够大,使用人民币确实有成长空间,但是人民币不能只有外汇市场的现代化与自由化,而是在债券市场也要配套才是。 何况,人民币国际化的真正挑战,也是首要挑战,是解除资本管制。相对来看,目前世界上的前五大国际货币都是可以自由兑换的。 这里可以补充说明一点,假设巴西出口原物料给中国,拿到了人民币,那么他能够拿人民币换成美元吗?假设德国企业到中国投资设厂,将来能够将赚到的人民币顺利换成美元或欧元汇出去吗?所以,如果人民币不解除资本管制,那么别人即使在贸易支付中取得了人民币,也不敢长期持有,而是赶快换成流动性更高的其他货币,例如欧元或美元,以免将来要结汇时被卡住。 从历史脉络来观察,人民币要挑战美元地位,要去美元化,并不是最近才有的事,而是习近平上台以来一直在做的事情。2018年3月26日星期一,当天在上海,以人民币结算的石油期货交易平台正式开张。这等于是说,在能源交易方面,人民币的挑战与取代美元正式跨出了第一步。 在这之前,上海已经有以人民币结算的黄金期货交易平台。把这两个交易平台串起来看,外国卖方在结算后拿到人民币,便可换成持有黄金部位。 中国想用这种方式来提高人民币国际化的吸引力,只不过他没有明白一点,就是在国际贸易与投资当中,黄金已经没有办法当结算的工具,因为国际贸易与投资的金额太过庞大,黄金不够使用,也不方便使用,所以理论上已经不可能回到金本位制度。 此外,任何挑战石油美元,去美元化的努力,最后都会被美国严肃看待,全力反击,毕竟维护美元的霸权地位,是美国的最高国家利益。 自从1971年8月15日,尼克松总统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之后,美元重新寻找挂钩的标的,然后看上了石油。于是尼克松派季辛吉去中东,谈成了一个交易,美国要两样东西,就是石油交易用美元结算,然后石油输出国家拿到的美元存在美国银行,购买美国公债,美国提供沙特阿拉伯的交换条件是下面两件事情,美国提供军事保护,而且不要求沙特阿拉伯进行民主化。最后成交,这就是石油美元的地缘政治背景。 在石油危机的1970年代,石油既是战略物资,也是各国都必须采购的关键物资,为了买石油,各国只好努力出口来赚美元。 中共看到这一点,知道人民币国际化的突破口,就是要设法在能源交易中能用得上人民币。只不过,中东地区有美国的海军部署,美国的军事力量能够照顾到沙特阿拉伯的国家安全,这一点中共显然还做不到。 说直白一些,美元的金融霸权背后是美国的军事霸权在支撑,而金融霸权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用来维持军事霸权。所以,金融与军事是互为表里的。也就是说,如果人民币要挑战美元,那么中国就必须拿得出足够的远洋海军力量。所以,不能只看到美元与石油的挂钩,而是还要看到美元与军事力量的挂钩。 人民币国际化确实有成长空间,因为中国的经济规模与贸易规模够大,只不过人民币仍然必须创造自己的条件,包括增加普遍接受性,提高流动性与安全性,当然也就包括解除资本管制,同时要提高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理的透明性与稳定性。 目前人民币被国际社会接受,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有足够的外汇储备,约3.1兆美元。但是,这是表面现象,真相是中国也有大量的外债约2.8兆美元,这不是自己的钱,而是要还的。所以,人民币的一个隐忧,是外汇储备其实是不够用的,到头来不足以支撑人民币的国际化。 中国推动数位货币的作用之一,是要打造“跨境人民币结算系统”,明的是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暗的是为美国可能祭出金融制裁做准备,以及在美元外汇资产不够用的时候,能在贸易结算上绕过美元。 数位人民币的推出,相当于是在进行币制改革,以新的货币取代旧的货币,这一来会逼出纸币人民币。 举例来说,有一些贪腐的钱会藏在地下室或仓库,这些私房钱将不得不拿出来。其中一个办法是透过沪港通到香港去买股票,然后把这些股票卖掉,回收的资金变成是港币,然后再利用香港联系汇率制度,把港币换成美元,这就构成资本外流。这个过程等于在掏空香港的外汇储备,而不是直接消耗北京手上的外汇储备。 其实,习近平上任后所推动的“一带一路”,现在看出来,对中国的外汇储备造成了不利的影响。最根本的原因是,在当地国的基础建设投资往往运量不足,缺乏足够的经济效益,最后成为财政的包袱,还不出钱来,变成呆帐。在中国人民银行的财务报表上,有可能在资产方面列出这些对外贷款,但是其实是收不回来的。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中共的对策。以印度洋上的斯里兰卡为例,这个国家还不出来自中国的贷款,估计大约11亿美元,于是把直接面对印度洋的汉班托塔港租借给中国,为期99年。 这一来,名义上是中国提供贷款来推动基础建设,但最后的结果却变成中共在海外扩张军事基地。中共后来把这个模式延伸到南太平洋岛国,还有中南美洲国家,成为中国在海外部署更多军事基地的策略。在这里可以看到,人民币国际化加上海外金融扩张,成为中共对外军事扩张的一个配套措施。 目前的国际金融情势,美国与欧洲在升息,因为要对抗通膨,而中国在货币放水,因为在对抗通缩,这样的货币政策不对称会造成资金离开中国,回流美国,于是相当于美国的升息是在对中国抽银根,这当然会伤害到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以及背后的地方财政与银行资产。 作为大国崛起的背景,人民币国际化会是一个诱惑,会提高中国的国际声望,但是也可能形成一个陷阱,就是说人民币国际化搭配能源交易的去美元操作,会让中国成为美国霸权的眼中钉,于是对中国进行全方位的压制,对中国抽银根。人民币在自己的条件还没有具备的时候,就抛出“去美元化”的声浪,引来美国的警惕与反击,对中国来说未必是好事。 |
联系电话:647-830-8888|多伦多六六网 www.66.ca
GMT-5, 2024-11-15 07:02 AM , Processed in 0.04501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