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岁的张奶奶常订购保健食品,或是吃燕麦、坚果、红曲、鱼油、叶黄素、钙片,然而吃了究竟有没有效,奶奶始终不甚明了。台湾国泰综合医院心血管中心主治医生陈玠宇表示,心血管疾病有6项重要危险因子,呼吁民众控制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并建议慢性病患者欲食用保健营养食品前谘询专业医疗人员意见,以免与药物产生抵触,造成严重副作用。 维持良好的心血管健康是许多人的目标。多年来,医学界提倡预防医学保健的概念,对于尚未发生心血管事件给予提前预防处置称作“初级预防”;而对于已发生重大心血管事件,为了避免再次发生所做的预防处置,则称作“次级预防”。 全球医学界使用最广及最久的心血管风险预测指标为“佛莱明汉风险预估评分表(Framingham Risk Score)”,自1948年起持续至今已累积3个世代的长时世代性研究;目前国健署网站也有提供相关风险预测评估,并提供本土化的“台湾慢性病风险评估”,涵盖冠心病、脑中风、糖尿病、高血压及心血管不良事件评测分析。 (1)年龄 (2)男性 (3)肥胖 (4)三高或代谢症候群 (5)抽烟 (6)遗传家族史 陈玠宇表示,根据最新的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的资料分析,不论男女,年龄大于35岁以上,冠心病盛行率即开始显著增加,尤其年过40岁后,男女发生心血管事件之机率分别为49%及32%,而且男性罹患冠心病风险大于女性,但女性在更年期停经过后,风险则大增。 同时,当家族有年龄小于50岁即发病的早发性心血管疾病,则家族成员罹患冠心病死亡风险也会增加,且后代发病年龄会有更加年轻化趋势,也因此更须著重初级预防。 针对肥胖及代谢症候群,定义为符合以下5项至少其中的3项 (1)腹部肥胖:男性腰围大于90公分、女性腰围大于80公分。 (2)血压偏高:收缩压大于13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大于85毫米汞柱。 (3)空腹血糖偏高,大于100 mg/dL。 (4)空腹三酸甘油酯偏高,大于150 mg/dL。 (5)高密度胆固醇偏低:男性小于40 mg/dL、女性小于50 mg/dL。 陈玠宇指出,若罹患代谢症候群,将比一般人增加6倍糖尿病罹病风险、4倍高血压风险、3倍高血脂症风险、2倍心脏病及脑中风风险;代谢症候群主要肇因于不良的生活及饮食型态约占50%,遗传因素约占20%。根据过往美国研究分析,当体重每增加约0.75至1公斤时,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约增加4%,死亡风险则增加9%。 台湾高血压盛行率约为每3至4位成年人,即有1位有高血压,甚至许多民众不知自己已罹患高血压,而造成日积月累的潜在器官损伤。过往高血压定义为收缩压超过14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超过90毫米汞柱,台湾目前强调居家血压量测的重要性:当平日居家平均血压收缩压超过13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超过80毫米汞柱,则定义为高血压。 陈玠宇表示,近期亚洲多家中心医学研究发现,即便是60至80岁的年长者,平均每降低1毫米汞柱的收缩压,约可降低2.8%的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风险,因此建议高血压患者应将血压降至130/80毫米汞柱以下,可以获得最大的临床效益。更甚者,在80至89岁的年老者,每降低20/10毫米汞柱的血压,约可降低约3成的冠心病死亡风险。因此,别再听信网络传言的高血压换算公式,或者年纪愈大血压控制不用严格的假信息。 台湾高血脂盛行率约为每4人就有1人罹患,未来得到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将高达3倍,尤其以低密度胆固醇(LDL-C,俗称坏的胆固醇)为动脉硬化的主要独立影响因子。 因此,降低LDL-C为当代医学界的主流共识,台美皆建议民众只要LDL-C超过190 mg/dL即须开始治疗;若有糖尿病、慢性肾脏病或动脉硬化性疾病,则LDL-C超过100 mg/dL需要开始治疗;当患有急性或慢性冠心病、缺血性脑中风或周边动脉阻塞性疾病,则必须将LDL-C至少降至70 mg/dL以下;多血管病变或多次心肌梗塞患者则更须考虑严格降至55 mg/dL以下。 根据日本研究发现,亚洲族群每将LDL-C降低10 mg/dL,脑心血管不良事件约可下降12.7%。更甚者,若将LDL-C降至70 mg/dL以下,可使冠状动脉硬化斑块厚度产生逆转退缩效应,并且使斑块内膜纤维帽稳固,不易造成破裂与血栓。 台湾成人糖尿病盛行率约占1成,而体重过重或肥胖盛行率则将近5成:内脏脂肪量过高、胰岛素阻抗都是造成第二型糖尿病的主因,糖尿患者常会觉得口干、口渴、疲倦、喝多尿多,常需使用口服降血糖药、胰岛素或肠泌素促进剂来协助血糖调控达到目标。 近年来医学临床发现,某些血糖用药不仅可以用来调控糖份,更可以改善心脏衰竭、心血管不良事件、蛋白尿肾脏病变,以及达到更惊人的减重减肥成效。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色素HbA1c控制在7.0%以下为基本准则,若高于7.0%,则每年出现糖尿病并发症或功能性障碍的风险会增加1.2倍;针对较年轻、日常生活功能佳的患者,建议更严格控制在6.5%以下;反之,若容易有低血糖症状或较年老患者,则可放宽至7.5%以下。 心血管保健之道在于:均衡饮食、适度运动、充足睡眠、严格控制慢性疾病、保持身心灵愉快,为当今的养生不二法门。 |
联系电话:647-830-8888|多伦多六六网 www.66.ca
GMT-5, 2024-11-29 04:46 PM , Processed in 0.04534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