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多 六六网  www.66.ca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搜索

看来,无论胜败,俄罗斯都不会恨西方太久

2024-6-9 02:31 PM| 发布者: 星羽001| 查看: 271| 评论: 0

诺曼底的消息与普京的“求和”让我们看到了什么。

当地时间诺曼底登陆80周年国际纪念仪式在法国西北部诺曼底地区奥马哈海滩举行,法国总统马克龙、美国总统拜登、德国总理朔尔茨、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等20多位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出席当天的国际纪念仪式。

本来想写一个各国领导人在这场纪念仪式上的发言汇总,但整理到一半觉得还是算了吧,因为包括泽连斯基、拜登、马克龙在内的多国领导人都在发言中提到了真在进行的俄乌战争,并把发起这场战争的侵略方与80年前盟军一同对抗的纳粹德国做了对比,口气对俄罗斯不友好到我再转述一遍我都担心是否被人认为“仇俄”了。

只说看完之后一个突出感受,就是你能感觉到,在俄乌战争的刺激下,欧洲正在加速重新团结。

在当天的纪念仪式上,有两个镜头可以证明这种团结的力度和指向性:

一则是会场上邀请了一位97岁的盟军老兵,在时隔80年后重新跳伞空降诺曼底,这个安排非常意蕴深长,西方似乎试图用此举申明它仍可一战——当年怎么打纳粹德国的,如今在必要的时候重新对抗危害欧洲和平的势力依然可能。

第二,是镜头给到了一位加拿大老兵,当总理特鲁多,向泽连斯基介绍这位二战老兵的时候,老兵握着泽连斯基的手,突然要亲吻他的手,

泽连斯基马上蹲下来,搂住了老人。

老兵称赞泽连斯基说:你拯救了你的人民;

泽连斯基回答:不不,你们拯救了整个欧洲;

老兵说:你是我的英雄!

泽连斯基回答:不,你是我们的英雄!

两个人随后拥抱互相祝福。

看来,无论胜败,俄罗斯都不会恨西方太久

我知道在简中互联网上,泽连斯基这个人因为“不识天数”非要以乌克兰的弱旅抵抗俄罗斯“特殊军事行动”的天兵,遭遇了大批亲俄受众的嘲讽,被描述成了一个小丑般的人物。虽然我总觉得这种思维模式跟80年前的汪精卫“再战必亡”的“苦劝”和近卫文麿“我打到你你怎么还敢还手”的恼羞成怒有点迷之相似,但你不得不承认,八十年后,这种思维在我们这片土地上收获了大量拥趸。

可是你看看诺曼底纪念仪式上这一幕,你就能知道泽连斯基这个人在欧美社会的形象究竟如何,俄乌战争刚刚爆发的时候,西方领导人给泽连斯基打电话,都劝他离开基辅,到波兰去组建流亡政府,可是泽连斯基没有跑,人家带领乌克兰人民守住了。其实仅靠在战争前期完成抵抗着一份功绩,泽连斯基就无愧于他国家“民族英雄”的这个称呼。而天助自助者,就像80年前的欧洲在纳粹的铁蹄下,最终等来了诺曼底登陆一样,眼下的俄乌战局已经进入了相持阶段,我们不知道转折什么时候会来,但这一天迟早会到来,因为侵略一方明显已经进攻乏力,就像1944年已经在苏德战场上消耗了太多的德国,不可能再撑得起下一根压在其上的稻草。

特别耐人寻味的是,在诺曼底相见的各国首脑一个星期之后很多会在瑞士再次相见,他们将于本月15日参加在那里举行的讨论乌克兰问题的和平峰会,这场峰会预计将有上百个国家元首和代表参加,其中甚至包括印度这种曾经与俄罗斯关系走的非常近的大国。据悉会议后各国将商量出一套和平方案,交给俄罗斯方面,让其选择签或者不签。如果俄罗斯选择拒签这份协议,那么将意味着与所有与会国走向了反面。

这种处理方式,让人想起了一战之后的巴黎和约,或者二战中1941年美英两国带头签署的大西洋宪章,但有所不同的是,巴黎和约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才签署的,大西洋宪章的签订也是在珍珠港事变发生后,美国已经在事实上被卷入二战时。而从目前的发展态势上看,欧美此次的反应速度比二战时又快了一筹,俄乌战争目前还是一场局部战争,但各国已经开始尝试通过构建结盟的方式防止战争火势蔓延了。

俄罗斯总统其实一直是个聪明人,对于这些形势的变化,普京其实看的非常明显。所以在刚刚过去的五月份,俄军曾经被命令不计代价的在哈尔科夫等方向发动对乌克兰的进攻,试图获得较大的战场优势,以吓阻西方在六月开始后将开启并越来越严的针对行动。然后哈尔科夫攻势目前已经被乌克兰军队所成功遏制。所以在五月末以后,普京已经明显再次放低了调门,重新抛出了橄榄枝。

事实上就在泽连斯基在奥马尔海滩上拥抱盟军老兵的时候,克里姆林宫也搞了一个记者招待会,在会上普京做了一个长达三小时的答记者问,这些发言总结起来是三层意思:

第一,普京辟谣说,“俄罗斯从没有威胁过要使用核武器,俄罗斯只会在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威胁时才使用(核武器)”。但他警告说,如果西方继续向乌克兰供应可以攻击到俄罗斯本土的武器,那么俄罗斯将考虑给敌视西方的国家提供相应的武器,届时欧洲的敏感目标将受到威胁。

普京还提醒说,“欧洲人必须想一想:如果与我们互相(核)打击的国家被消灭了,美国人是否会参与这种战略武器层面的交换?我非常怀疑。”他解释说,虽然美国和俄罗斯都拥有完善的早期预警系统来探测来袭导弹,但一些欧洲的北约成员国却没有,“从这个角度,它们或多或少都处于不设防的状态”。这明显是在重弹离间美欧的老调。

第二,普京认为目前解决俄乌战争最快的方式就是西方对乌克兰进行武器断供,他宣称只要西方不再供应武器,那么“战争在两到三个月内就可以结束了”。

第三,借着诺曼底登陆80周年,普京再次向西方喊话,认为俄罗斯与西方是好朋友,过去是,现在也可以重新成为好朋友。只要西方放下仇视俄罗斯的态度,他完全愿意这样做。

前文说了,这位俄总统确实是个聪明人,你看这三层谈话的意思,是层层递进的,有点像临结婚的女孩跟未婚夫谈条件。

第一层是胡萝卜加大棒的摆出现实,否认俄已经将核威慑摆上了台面。我之前的文章曾经分析过,动核武器这个事情,俄罗斯其实是万万不敢做的,俄乌战争爆发之初北约就曾经明确警告,俄罗斯只要一旦使用核武器,北约国家会迅速进行核报复,同时派兵进入俄罗斯,解除其武装,并将发动战争者绳之以法。言外之意就是动核就是向西方宣战,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不太可能轻易自己去碰这个雷区。

那么将武器给“敌视西方的国家”,寻求一个代理人去打击西方“敏感目标”是否可能呢?这显然是现在俄罗斯暗示的想法。但细分析起来也有点像自我催眠。目前全球敌视西方的国家,比如伊朗,虽然嘴上喊得比较响,但真说起要开战,其实还没有俄敢“刚正面”,对炸了其住叙利亚大使馆的以色列他都只象征性的发了几枚导弹还击,用俄给的远程导弹袭击西方“敏感目标”?伊朗凭什么?

那么舍伊朗之外还能有谁呢?哈马斯?白俄罗斯?前者已经快被以色列清缴完毕了,后者的白俄罗斯其实一直试图在西方与俄罗斯之间玩间于齐楚。其总统卢卡申科是一个更加爱好和平的领导人,一心一意在培养自己的孩子。更不可能做俄罗斯自己也不方便干的事情。

所以这个新筹码,在我看来挺似是而非的。

当然,基于这个筹码俄方开出的条件还是蛮诱人的,比如结束战争——俄方承诺,只要你不帮乌克兰,我三个月就能解决问题——其实我觉得这个预期可行性存疑,回想俄乌战争刚刚开始的时候,头三个月西方的支援都没有到账,可俄罗斯依然没有拿下乌克兰。再回想当年苏联入侵阿富汗,虽然一个月就占领了阿富汗全境,但面对遍地四起的游击队,苏联用了八年也没有“解决问题”。

“三个月解决问题”这话吧,听起来总让人觉得耳熟。

要不要提醒一下,上一个吹这个牛,说自己能在美英停止支援的情况下“三个月内解决(中国)问题”的日本二战甲级战犯近卫文麿,已经凉了很久了——

不要低估被侵略国家的抵抗意志,好吗?

当然,俄方开出的最诱人的条件,还是承诺俄罗斯“过去是西方的朋友,现在也可以是。”

这话让我想起了之前写过的一篇文章提出的那个预判:

当且仅当俄乌战争持续、并陷入僵局(甚至持续“冷和平”)的时候,俄罗斯与西方之间的关系才会陷入不睦。只要战争结束,无论结果是俄胜还是俄败。俄美、俄西之间修复关系的速度都很有可能大大出乎我们的意料。

因为如果俄在战争中失败,其国内发生政权更替,新生的政府当然要改弦易辙急速拉进与西方之间的关系。

而如果反过来,俄罗斯能够如愿体面的结束战争,从俄乌战争中解套,克里姆林宫也极有可能尽全力修复与西方的关系。

因为决定国家之间关系的根本因素,短期看战和,中期看经济结构,长期则看地缘。俄罗斯这个国家无论在地缘还是文化上都有非常强烈的亲西方冲动,目前以能源出口占大头的经济结构也决定了它最好可以直接与西方展开贸易。

这种根性不变的情况下,普京上述“愿做朋友”的表态,其实还是蛮真诚的。事实上,你梳理一下这位总统从去年到现在所有真正喊话给西方听的言论,都能品出这层意思。

只不过,西方是否会真的接下俄罗斯抛出的这根橄榄枝,现在值得打一个大大的问号,从诺曼底纪念仪式和瑞士和会前瞻透露出的种种风向上看,至少美英德法等欧美主要国家目前更倾向于选择用支持乌克兰打赢这场战争的方式,重新完成欧洲乃至整个西方世界的再次整合和团结。加之新谈话其实并没有让西方看到真正有效的新威胁,落空的可能性是极大地。

而一个星期之后的瑞士和平峰会,该开还是会开。

当然,从俄方的最新表态,还是验证了之前的那个判断,无论俄乌战争最终以什么样的方式结束,俄赢还是俄输,俄罗斯与西方之间不睦的关系都不可能太久的持续下去。这个道理就像今天的德国总理也成为诺曼底纪念仪式的座上宾一样。

欧洲文明是一个有着自身吸引力的实体。至少在俄罗斯看来,他们和欧洲才是共享一个文化价值观的整体,是一家人,俄罗斯迄今为止一切的文化、艺术、制度,甚至国歌和国旗,都反复借鉴甚至有时候直接套用西方的某个成例。这也是为什么沙俄还是苏联时期,在经历了与欧洲暂时的对抗之后,俄罗斯这个民族总会迅速地试图转型融入欧洲一样。

看来,无论胜败,俄罗斯都不会恨西方太久

融入西方而不是被其杯葛在外,是俄罗斯这个民族抹不去的追求。虽然这种追求并不成功,但俄罗斯人依然会继续去做。

而这一点,将在未来,决定很多。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联系电话:647-830-8888|多伦多六六网

GMT-4, 2024-6-20 10:56 AM , Processed in 0.04673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