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多 六六网  www.66.ca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搜索

无奈与焦虑:被夹在美中博弈下的中国留学生

2024-6-12 06:02 AM| 发布者: 茶博士品茶| 查看: 317| 评论: 0

  随着中美关系的持续紧张,中国留学生在美国的学术与生活面临诸多挑战。美国政府出于国家安全考量对中国留学生的签证限制和频繁的行政审核使得一些特定专业领域的学生难以顺利完成学业或留美就业,个人与家庭生活也因此受到影响。尽管美国仍是中国留学生的首选,但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考虑转向其他国家以避开政治风险。这一局势引发了对美中学术交流与合作未来的不确定性。

  “第10043号总统公告”的影响

  本科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艾米(Amy)说自己“既幸运又不幸”。她于2015年到南加州大学攻读计算机科学硕士,当时“第10043号总统公告”还没有签发。她读书期间能顺利回国探亲,也在毕业后顺利找到了硅谷的互联网大厂工作。但当时任美国总统川普于2020年6月签署了第10043号总统令,以国家安全为名禁止某些中国高校的毕业生获得F/J签证(学生签证/访问交流学者签证)前往美国留学时,在OPT(专业实习)阶段的她仍然需要F1签证才能出入美国境内。

  “我今年就听说了好几例北航的校友拿F1签证入境美国时签证被revoke(撤销)的例子,”她告诉记者。

  艾米最近从同学群中听说有好几位北航毕业后已经拿到学生签证的校友,时隔四年,在中国的疫情管控措施解除后第一次回国,返回美国时在值机柜台被告知学生签证已经被撤销,最终无法登上返回美国的航班。

  “这些校友都是在美国读博士的,他们都还没完成学业,也有很多个人物品在美国。我知道这些事是因为他们在校友群里求助,希望能帮忙介绍靠谱的移民中介,还有至少帮他们把个人物品从美国寄回去,帮他们把房子退组或者转租。”

  美国国务院表示,由于该总统令,美国在2021年拒绝了1964名中国学者的签证,并在2022年拒绝了1764名中国学者的签证。

  艾米已经五年没有回过中国了。她不无遗憾地说道:“很多原本很亲近的人因为见不到面,自然而然就渐行渐远了”。她目前正在申请绿卡,希望拿到绿卡后能回中国探望家人。

  韩同学的母校北京邮电大学同样在这份总统令上。他原本早就计划申请美国的MBA项目,尽管他的专业是商科,通常被认为与技术敏感度较低,但因为知道了太多校友无法获得美国学生签证的先例,他不得不重新考虑自己的留学计划。最终,他选择了未来去英国读MBA,避开了直接面对美国签证的不确定性。尽管他明确了解英联邦国家提供的学术竞争性不如美国,但是对于他来说,安全性和稳定性是第一位的。

  “我的毕业院校很敏感,尽管我的专业不是敏感专业,但是美国的签证太随意了,拒绝也不给原因,我还不如去另一个英语国家,这样对自己更安全一些,”他表示道。

  美中紧张下的个人故事:放弃的要比想象的多

  在斯坦福攻读博士的中国学生方源(化名)上个月在大学同学群中听说了自己本科的母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简称中科大)美国商务部下属的工业与安全局列入了“实体清单”。

  他对记者说:“大家都很担心自己的母校变得比较敏感,有人担心自己如果回国,F1学生签证会被revoke(撤销),也有签证即将到期的人担心去办理新的签证时会被check(行政审理)。”他有些无奈地表示,中科大一直以来都有很多人出国深造,一度有“美国培训中心”的外号。很多人从大一开始就准备考托福,考GRE,但轮到他的时候,因为美中关系交恶,他被夹在大国的政治较量之间,想象比他想象中的留学经历困难很多。

  方源从2021年来美国之后就再也没有回过中国。2022年底,他在中国老家的好几位亲人都感染了新冠。他原本想回到中国探亲,但母亲担心他回国之后没办法再回到美国继续学业,极力劝阻。

  他告诉记者:“家里为了支持我来留学,包括之前申请学校,已经花了不少钱,所以妈妈说我的首要目标还是博士毕业之后能在美国这里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他九十多岁的外婆从感染新冠之后身体一直没有完全恢复,缠绵病榻了一年多,不幸于今年年初去世,他因为没见到外婆最后一面很是后悔。

  “没想到因为在美国留学就要放弃这么多,”他向记者坦言。他在本科时从当时已经在美国留学的师兄师姐中听说的都是在美国从事学术研究的好处:能够和业界的顶级教授合作,不会被要求做给导师买饭这样的琐事,学术氛围自由且开放。他申请美国学校的2017年和2018年,美中贸易战还没有开始,两国关系比现在紧密很多。

  在美国顺利拿到学位的中国留学生张同学去年他成功获得了硅谷科技大厂的H1B工作签证。但考虑到当前的美中紧张关系,他选择在美国激活H1B签证,而不是回国。他说:“只要我回国申请H1B,很大程度上会有被check的风险,如果我无法及时返回,工作不知道是否能保住。与其面对不确定性,还不如在美国激活身份。”

  张同学和他的许多同学或朋友都对参与可能触及美中敏感领域的学术或研究项目持谨慎态度,因为这可能会影响他们的签证状态或在美国的职业发展。张同学也反映,很多他的博士的师弟师妹,由于政策所限,不能全部参与导师的研究项目,对于他们的职业发展来说也是一种阻碍。

  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乔伊(Joey)目前在攻读计算机工程的博士学位,他表示听说了同学中有两三位中国留学生,因为回美国时签证被审查,最后没办法入境美国而被遣返。

  他告诉记者自己所听说的被遣返的理由各种各样,“比较常见的是科研内容和当时宣称的不一样”,“也有人本来就是敏感专业,瞒报了国内的一些经历比如论文”。

  他自己去年夏天回中国探亲后再返美还算顺利,他觉得这是因为自己本科是在加拿大读的,研究的内容偏理论。他补充道:“我们搞理论的不是很敏感,我们领域一个比较敏感的是量子。”

  耶鲁大学法学院蔡中曾中国中心的研究员程扬扬表示,美中科学合作的限制和额外审查改变了科学的基本条件和目的,使科学从为了共同利益而转向狭隘的民族主义利益。主要从事对华科技政策研究的程扬扬本科从中科大毕业后赴美深造,并获得粒子物理学博士学位。她本人一直关注美中在学术领域的交流,并且为遭到美国政府调查和起诉的华裔科学家发声。

  她在今年4月撰写的一篇文章中提到了美国大学不断增加的研究安全办公室和工作人员大量消耗了教师的时间和学校的行政资源。

  程扬扬在邮件采访中对美国之音表示:“对于任何希望去美国留学但由于地缘政治紧张局势而无法如愿的中国学生来说,损失是巨大的,但这种损失首先是个人的损失。集体损失……是关于科学的未来和被排除的可能性。”

  在美国扎根的困难

  目前在中国等待签证审查的张先生在采访中表示,因为美中两国之间的较量,自己在美国生活时,“一直觉得很没有安全感”。

  2018年赴美的他取得了工科硕士学位,目前在德州从事与人工智能相关的硬件开发工作。和同龄人相比,他幸运地一次就抽中了H1B工作签证,他也因此觉得短期内不用为合法身份担忧,所以很快在美国买车,买房,目前正计划和从事相同领域的女友结婚。

  他也从同行业的中国留学生那里听到了最好在美国国内激活H1B签证的建议,但决定回中国主要是想和家人谈论结婚事宜。“原本想的是就回去这么一次,把国内的事情都处理好之后,就在美国长期居住了,”他告诉记者。

  但他的美国签证被领事馆进入了“行政审理”的流程。询问律师后,他知道这意味着签证官委托美国国务院相关部门对他进行更深入的背景审查之后再决定是否发放签证,律师猜测从事人工智能领域是他的签证被审查的主要原因。

  “不知道要审查多久,可能是两三个月,也可能更久,”他无奈地说道。他的律师表示除了等结果也没有好的应对办法。目前,他试着远程为公司做一些工作,但公司领导也明确表示,有许多项目需要在办公室里才能进行,如果他长期无法回美国,便会失去工作。

  他很无奈地表示,自己想要在美国生活,也愿意为美国贡献自己的知识,但因为美中关系交恶,他的处境比其他国家的留学生和移民更困难。他觉得即使自己在美国生活了六年,“但好像从未被美国接纳”。

  赴美留学已失去吸引力?

  从事美国留学咨询服务18年的教育管理博士崔凯告诉记者,美国仍然是中国留学生的首选。他说:“中美关系的紧张的确会成为中国学生选择是否赴美留学的一个因素,但是并不会成为决定性的因素,家长和学生还会考虑社区安全因素,学术排名,多元化的包容性等。”不过他也表示,某些学科的学生可能会更多地考虑国际政治因素。

  他根据与中国留学生接触的经历说道:“在出入境时遭到盘查甚至撤销签证的学生的共同点是他们在中国境内完成本科学业,来美国学习的是敏感专业的硕士或者博士”,“这导致一部分学生转向对政策影响较小的国家,如英国或澳大利亚,或者选择在国内就读研究生以避免签证问题。”

  他也表示,许多从事这些领域研究的中国学生本身对政治接触不多,他们很多都是把全部时间倾注在了研究上,希望能做出科研成果,找到好的工作,解决在美国的身份问题。然而,被夹在大国博弈中的学者和学生,常常感到自己的学术生涯和个人发展被政治因素所左右。一方面,他们需要在全球化的学术环境中寻求发展,通过国际合作获得资源和认可;另一方面,他们又必须应对来自本国及合作国的政治和法律约束。

  “这种状况对于那些在美国或中国从事敏感研究领域的学者尤其突出。他们可能会因为担忧个人的签证状态、研究资金的来源以及研究成果的使用,而不得不放弃某些研究项目或者调整研究方向。”他说。

  但在斯坦福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方源却认为,虽然很多人依然会选择来美国留学,因为美国大学的综合排名在国际上更有优势,名校毕业生回国发展也能找到更好的工作,但对于很小一部分学习敏感专业的理科学生来说,他们不得不考虑其他国家,以避开美中较量的政治风险。

  根据2022-2023年度的美国门户开放报告数据,2023年赴美留学人数达到105.7万,同比增长11.7%,但中国内地留学生继续下降0.2%,比上年减少约600人。虽然下降的绝对数量不多,但延续了之前两年的跌势,可见赴美深造对中国学生的吸引力确实有所下降。

  官方回应与数据

  美国驻中国大使尼古拉斯·伯恩斯(Nicholas Burns)于5月8日在前身为推特的社交媒体平台X上表示:“有99.9%持美国学生签证的中国人入境美国时没有碰到任何问题。在2023年,美国签发了超过10万5千份签证给中国学生、学者以及他们的家属。目前共有超过29万2千名中国学生在美国各地的大专院校深造。”

  但根据彭博社(Bloomberg)今年5月的报道,自去年11月以来,美国机场的海关人员已禁止至少20名持有有效签证的学生和学者入境。因此,签发签证并不等于一定能顺利入境美国进行学业。

  中国驻美国大使馆于今年1月29日发布了让来美中国留学生谨慎选择从华盛顿杜勒斯国际机场入境的公告,公告中表示,多名持有合法证件的中国留学生自该机场入境时,“遭美边境执法人员无端盘查、滋扰、并被注销签证遣返回国”。

  中国官媒《中国青年报》今年3月报道了一名中国留学生在美国旧金山国际机场入境时,遭到美国边境执法人员的盘问,最终其签证被注销,并将其遣返的事例。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联系电话:647-830-8888|多伦多六六网

GMT-4, 2024-6-20 11:02 AM , Processed in 0.04592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