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多 六六网  www.66.ca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搜索

别小瞧“偶发事件”

2024-6-12 04:33 PM| 发布者: 玮玮∮缪缪| 查看: 238| 评论: 0

  2024年6月10日上午,4名来自美国的外教在吉林市一公园游玩时遇袭

  由于涉及到洋人,这事儿惊动了外交部。发言人说,所有伤员第一时间被送医并得到妥善救治,均无生命危险。发言人还指出,警方初步判断此案系偶发事件。

  偶发事件的判断,意在表明这次袭击不是有预谋的,不是必然的,不是“天注定”,而是纯属偶然,意外——再进一步说,行凶者并非刻意选择外国人下手。

  强调“偶发”,一定程度上可以削弱这件事情的“新闻性”。因为外国媒体已经有意放大这事儿的“新闻性”,他们怀疑凶手故意针对外国人甚至故意针对美国人。那样的话,这确实是个大新闻,但如果纯属偶发,那就意味着美国媒体不必大做文章了。

  有些“偶发”的事情确实不必大做文章,但这不代表偶发事件就不重要或不重大。

  举个例子。

  2024年6月11日晚上,世界杯亚洲预选赛,国足对阵韩国队,只要踢平就能晋级18强。但众所周知,国足常年“恐韩”,要赢韩国可能性不是太大。真要赢了,纯属偶发事件了。

  果然,“偶发事件”没有发生,国足0:1败北。

  然而,国足的命运还与另外一场正在进行的比赛有关,那就是泰国对新加坡的比赛。出人意料地,泰国3:1大胜新加坡。柳暗花明,中国队凭借相互战绩优势超过泰国队,挺进18强赛。如果新加坡没有进球,中国队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

  新加坡那个进球纯属“偶发事件”,但这个偶发对于中国队来讲,太重大了。

  其实很多重大事件都属是偶然发生的,几乎很难它找到它的必然性。

  再举个例子。

  希特勒成为德国工人党领袖,然后成为德国的领袖,然后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都是大事儿。但这家伙给人类造成巨大的伤害却是由一个偶发事件引发的。

  1918年,一战结束,德国战败。希特勒作为一个德国士兵自然是垂头丧气的。整个德国也是垂头丧气的,社会充满了不满情绪,一些组织蠢蠢欲动。希特勒受聘成为官方的密探,监视一些组织的动向。

  希特勒接到一个任务,去监视一个刚组建不久的小党,德意志工人党,去了解这个组织意欲何为。希特勒就混进了这个小党,多次去听那些人的演讲。他发现这个党毫无野心,对自己要干嘛根本就不清楚,演讲内容乏味,言之无物。

  1919年的某天,希特勒打算听完演讲后就回去向上反映这个党没啥危害,不值得再继续监视。当他准备离开的时候,有一个大学教授开始演讲,他又继续听了一会儿,觉得这个教授的观点并不合理,于是他站起来对这个教授进行了批判,开始了他的演讲。这家伙侃侃而谈、声情并茂。教授被批判得体无完肤,灰溜溜地走了。希特勒的才华吸引了大家,也引起了德意志工人党主席的注意。主席当场要求希特勒加入他的党,直接进入领导班子。

  这天晚上发生的事情,纯属偶然。如果希特勒早一点离开,或者,如果没有那个教授的演讲,就没有后面的故事了。

  最终,希特勒应邀加入了自己的监视对象。然后,他逐渐在这个党派中站稳了脚跟,并改造了这个党,然后通过政党斗争,一步步地成了德国的领袖。

  可以说,人类史上最大的恶魔之一,是由一个偶发事件演变而来的。

  有些偶发事件起于青萍之末,比如希特勒的“入党”这种。也有的偶发事件当时就震惊中外,比如1936年的西安事变,很快就被发现,张学良的“冲动”促成了历史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如果常读历史的话,你或许会发现或认同,其实历史就是由一系列的偶发事件塑造和铸成的。历史都是人去创造的,而哪一个人的出生不是“偶然”的呢?

  人类在漫长的岁月里,在技术上徘徊不前,是工业革命让人类告别了技术上的万古长夜,但所谓工业革命也是偶然出现的。它像一闪而现的火苗,被呵护保留了下来,然后引燃了技术革新的原野。

  当今世界,有的地方战火纷飞,更多的地方犹如火药桶。这些火药桶随时可能被一个偶发的“火星儿”引爆,会让几十年的和平毁于一旦,会让积累多年的财富灰飞烟灭。

  所以,别小瞧了“偶发事件”。虽然它不是策划的不是有预谋的,但也正因如此它不可防不可控。别觉得它不是“必然”的,就觉得它不会发生或不再发生。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联系电话:647-830-8888|多伦多六六网

GMT-4, 2024-6-20 11:15 AM , Processed in 0.045214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