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多 六六网  www.66.ca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搜索

聊聊京城文化人“马爷”发家史

2024-7-4 03:03 PM| 发布者: 日-昌-晶| 查看: 225| 评论: 0

  入夏以来,这天上地下都不消停,天上是北方不少地方还在发愁几个月高温不下一滴雨,南方有些地方却已经被暴雨把房子都冲塌了。

  地下呢?这两年几乎所有行业都不景气,大公司一个又一个的裁员。这不,就连玩收藏的京城大拿马未都,其名下的观复公司最近也爆出“在未提前告知情况突然裁员80人”的消息,引起一片哗然。

  一位在马未都公司上班的员工发文称:“公司在没有和任何员工沟通的前提下,突然通知要裁员80余人。与员工们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的话应赔2N,但是没有任何的赔偿。”

  收藏界有一句话“莫叹前人无圣贤,世间已有马未都”,可见其魅力及口碑,这位马爷究竟何许人也?

  马未都,人称“马爷”,祖籍山东,1955年生于北京,早年有过下乡插队的经历,学历据马爷自己说也就念到小学4年级,回城后进工厂摆弄了几年铣床。

  按常理,这类经历的人在那个年代一抓一大把,大部分都泯然众人矣,少数混的好的顶天了也就是一车间主任退休。

  但就是这么个貌不惊人的家伙,却登上“2008第三届中国作家富豪榜”第5位,并有“京城第一收藏家”之美誉。

  马爷从小喜欢舞文弄墨,没事就写点东西还满处投稿。1980年,《中国青年报》发表了他的一篇《今夜月儿圆》,后来不知是报社那边慧眼识珠还是马爷有路子,一来二去的他进中青报当了编辑。

  几年前看过一次马爷的访谈节目,他说当年做编辑最大的成就,就是发掘了王朔。那时的朔爷巨腼腆,见了生人说话都脸红的那种。

  朔爷拿着清纯派小说《空中小姐》来报社投稿,中间被要求改了无数回,最后朔爷烦了,最后一稿带着最初的稿子来了,结果就按没改的发表了。

  马爷说这是朔爷的第一部小说。

  但是在我的印象中,《海鸥》才是第一部(也许我记混了),写作的手法和语句都极其稚嫩,你根本无法把这篇小说的作者与后来写了顽主橡皮人的那个人联系在一起。

  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马爷与王朔、刘震云等人一起组建了“海马影视创作室”,创作了非常好看又好玩的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海马歌舞厅》、《爱你没商量》等,成为大批“60、70后”的影视回忆。

  尤其是《海马歌舞厅》,创作团队云集了莫言、王朔、海岩、刘震云、梁左等重量级人物,演员方面也是群星璀璨,有张国立、徐帆、陈小艺、瞿颖等,其主题歌由童安格演唱,这在当年堪称“大腕云集”。

  我知道马未都,也就是在80年代后期,那时别人给了我一本王朔的书,好像是《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无意中看到版权页中有编辑马未都的名字,还有魏人,当时还想呢,这两个名字怎么这么古怪?

  80年代,马未都开始涉猎收藏中国古代器物,到90年代的时候,他的收藏已具规模,陶瓷、古家具、玉器文玩等藏品逾干件。

  1996年10月,观复博物馆成立。

  观复博物馆是一个私人博物馆,每年门票收入高达两三千万,再加上马未都在其他领域的收益,按说养活几十人的公司应该不成问题啊。

  最近几年,马爷也开始转型做自媒体,玩的同样风生水起,常受邀参加多档节目。

  其中颇受关注的一档节目《圆桌派》,马未都是其常驻嘉宾,将自己的人生经历、感悟、箴言向观众娓娓道来,让人们看到他的真实与“接地气”,获得了更多的人气。

  马爷受到观众喜爱,我觉得一方面他的知识面确实比较渊博,尤其是对于文物的出处和典故,以及鉴别的方法随口道来,而且基本上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来解释。比如说到苏麻离青料,一般人都不知道这是什么,他会简单的介绍一下这是怎么回事,这就比某些高高在上的专家招人待见。

  另外,马爷的外表不张扬,也没什么架子,笑的时候小眼睛眯成一道缝,再加上老北京人特有的“坏笑”表情,平添了几分亲切感。

  生于物质最匮乏时、成长于社会环境乾坤大挪移时、发家于改革开放生机盎然时,从一名工人,变为文化人,马爷算得上是世外高人。

  谁也没想到,马爷现如今也陷入老北京话“不局气不厚道”的境地,着实令人扼腕叹息!

  目前,针对此次裁员风波,涉事企业北京观复文化有限公司以及马未都本人均没有正式的公开回应,究竟谁对谁错,唯有交给法律和时间去揭晓了。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联系电话:647-830-8888|多伦多六六网

GMT-4, 2024-7-7 08:53 AM , Processed in 0.04556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