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继续聊聊人口话题。 长期关注本号的人知道,本号对于人口话题特别重视。其原因在于,人口问题不仅仅是人口问题,而是整个经济、社会、教育问题。 换句话说,人口减少,会冲击经济、社会、教育、养老乃至制度等。 2021年,中国人口增量创新低,2022年正式见顶开始负增长,当年减少了85万人,2023年加速减少,减少了208万人。 国家统计局披露: 2023年年末全国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14096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08万人。 如此人口趋势之下,反映在地方上的情况,便是人口减少的地区越来越多。 去年,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中,常住人口减少的有20个,11个增加。2022年人口减少的地区为13个。 也即东北化,已经普遍化了。 东北由于早就进入了人口通缩阶段,七普数据显示,东北三省人口合计减少了1099万人,成为人口减少最大的地区。 然而,现在回头看,东北只是引路人而已。 大多数地区,曾经嘲笑东北,后来理解东北,再如今成为了东北。 东北是引路人,目前山河四省已经接棒东北,成为人口减少最大的地区。 2023年的数据来看,河南减少了57万人,减少量全国第一。山东减少了39.82万人,减少量全国第二。河北减少了27万,山西减少了15.36万。 山河四省2023年合计,常住人口减少了139.18万人,约140万。 山河四省之所以接棒东北,成为人口减少最大的地区。 此外,中部六省也首次出现了集体减少的局面。 河南人口减少57万人,湖南减少了36万,山西减少了15.36万,江西减少了12.97万,安徽减少了6万,湖北减少了6万。中部六省合计减少133.33万。 再细化到城市角度来看,人口减少广度和深度都在加大。 目前,公布2023年常住人口数据的城市有296个城市(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地级市、自治州、盟),其中115个增加,5个持平,176个减少。 去年本号也做过梳理工作,去年的结果是有268个城市公布了2022年常住人口数据,其中143个城市人口在减少,2个持平,121个在增加。 两相对比可以发现,人口减少城市在进一步增加,人口增加的城市则在进一步减少。趋势很明显。 从数据可以看到,去年人口减少最多的城市,不在北方,而在南方,而且是高级别城市,重庆。 当然,哈尔滨目前还未公布数据,所以保留一点悬念。但无论如何,重庆的人口减少量位居前列是没有错的。 凭借着21.91万人口减量,重庆创造了多个第一和唯一。 1、是2023年全国人口减少量第一的城市。 2、是目前公布数据的中心城市(直辖市、副省级城市、省会与首府城市)中,唯一负增长的城市。当然,需要强调,太原、哈尔滨还未出数据。拉萨则一直都没公布过数据,所以没有统计在内。 不过根据山西省数据和山西其他公布数据的10个城市,可以计算出太原去年常住人口增加了1.92万人。 3、是重点城市(直辖市、副省级城市、省会与首府城市以及GDP过万亿的地级市)中唯二人口减少的城市,另一个是烟台。 4、是四大直辖市中,唯一负增长的城市。 5、是9个国家中心城市中,唯一负增长的城市。 重庆之所以人口减少如此之多,一方面是大环境因素。另一方面,则是其自身因素。 农村人口太多,而市区的收入薪酬不高。导致农村人口流失严重。 数据可以佐证,从重庆统计局披露的数据来看,2022年年末全市常住人口3213.34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280.32万人,乡村常住人口933.02万人。 2023年全市常住人口3191.43万人,城镇常住人口2287.45万人,乡村常住人口903.98万。 两相对比会发现,2023年重庆的城镇常住人口增加了7.13万人,乡村人口减少了29.04万人。 重庆流失人口集中在农村。 与重庆常住人口减少全国第一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在2023年实现了全面反转,人口集体正增长。 2023年,北京常住人口增加1.5万人,上海增加11.56万人,广州增加9.29万人,香港增加3万人,深圳增加了12.83万人。 而2022年北上广深港的常住人口出现了历史性的集体下降。 2022年的集体减少,是一次偶然事件。 2022年,上海、广东、北京、香港都是疫情影响严重的地区。 动辄核酸和封控,再加上去年工厂动辄停工,无事可做,赚不了钱还得花钱,让很多农民工选择回家乡发展。 所以,2022年北上广深人口集体减少,同时人口减少的中西部省出现了人口增量,比如江西、山西、内蒙古、甘肃、陕西、云南等。 2023年回归正常之后,北上广深再次集体增加,而中部则出现了集体减少。 从各城市人口减少情况来看。 人口减少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别是重庆、周口(河南)、驻马店(河南)、信阳(河南)、南阳(河南)、邯郸(河北)、昭通(云南)、毕节(贵州)、衡阳(湖南)。 10个城市,去年人口减少量第一的河南,占了4个。 下面来看看,各省市自治区各城市的具体减少情况。 河北:去年常住人口减少了27万人。其下辖的11个城市,只有唐山、石家庄、秦皇岛人口微增,其余8个都在减少,城市减少比例73.3%。 山西:去年减少了15.36万人。下辖的11个城市,仅省会太原微增,其余全部减少,城市减少比例90.9%。 内蒙古:去年减少了5.17万人。下辖的12个市、盟,只有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三巨头人口在增加,其余都在减少。人口减少城市比例66.7%。 辽宁:去年减少了15万人。下辖的11个城市,只有沈阳、大连微增,其余都在减少。人口减少城市占比83.3%。 吉林:去年减少了8.28万人。下辖的9个城市,有长春、吉林、长白山微增,其余减少。人口减少城市占比66.7%。 黑龙江:去年减少了37万人。下辖的13个城市,只有7个城市公布了数据。全部在减少,按照过去几年的数据来看,黑龙江13个城市大概率也是全部在减少。人口减少城市占比应该是100%。 江苏:去年常住人口增加了11万人。下辖的13太保,10个增加,3个减少(盐城、连云港、淮安),人口减少城市占比23%。 浙江:去年增加了50万人,连续三年常住人口增量第一。下辖的11个城市,人口全在增长,是全国唯一一个所有城市都在增长的省。 安徽:去年减少了6万人。下辖的16个城市,只有合肥人口增量最显著,芜湖、马鞍山微增,其余城市人口在减少。人口减少城市占比75%。 福建:去年减少了5万人。下辖的9个城市,福州、厦门、泉州、宁德在增长,另外5个在减少,人口减少城市占比55.6%。 江西:去年减少了12.97万人。下辖的11个城市,只有南昌、赣州微增,其余9个在减少。减少城市占比81.8%。 山东:去年减少了39.82万人。下辖的16个城市,只有济南、青岛增加,其余包括万亿GDP城市新秀烟台在内的城市,都在减少,人口减少城市占比87.5%。 河南:去年人口减少了57万人。下辖的17个城市,郑州、开封、许昌增加,洛阳、漯河不变,其余12个在减少,减少比例70.6%。 湖北:去年减少了6万人。下辖的17个地级市、直管县和林区,有武汉、宜昌、襄阳、荆门、黄冈、鄂州、荆州增加,其余10个在减少,减少比例58.8%。 湖南:去年减少了36万人。下辖的14个城市,只有省会长沙在增加,其余均减少。减少比例92.9%。 广东:去年增加了49万人。下辖的21个城市,18个增加,3个减少(河源、韶关、梅州),减少比例14.3%。 广西:去年减少了20万人。下辖的13个城市,南宁、防城港、梧州、玉林增加,其余9个在减少。减少比例69.2%。 海南:去年增加了16.19万人。下辖的4个地市与15个直管县,18个增加,1个零增长。减少比例也是零。 四川:去年减少了6万人。下辖的20个市州,成都、凉山、绵阳、宜宾、泸州、甘孜、阿坝、攀枝花增加,其余12个减少,减少比例60%。 贵州:去年增加了9万人。下辖的9个市州,贵阳、黔东南、黔南、六盘水、安顺增加,4个减少,减少比例44.4%。 云南:去年减少了20万人。下辖的16个市州,昆明、大理、西双版纳、德宏、丽江、保山、迪庆在增加,其余9个减少,减少比例56.25%。 西藏:无数据,不统计。 陕西:去年减少了4万人。下辖的10个城市,只有4个城市公布了数据。4个公布数据的城市只有西安在增加,其余如延安、榆林、咸阳都在减少,减少比例75%。 甘肃:去年减少了26.52万人。下辖的14个市州,只有兰州增加,其余都在减少。减少比例92.9%。 青海:去年减少了1万人。下辖的8个市州,6个增加,2个减少,减少比例25%。 宁夏:去年增加了1万人。下辖的5个城市,3个增加,2个减少,减少比例40%。 新疆:去年增加了11万人。下辖的4个地级市、5个地区、5个自治州、12个自治区直辖只有3个城市公布了数据,乌鲁木齐、克拉玛依、吐鲁番均在增加。 总结来看: 第一,内地27个省与自治区中,一半以上城市人口在减少的有18个,其中黑龙江全线减少,山西、湖南、甘肃人口减少城市占比都在90%以上,它们除了省会,没有人口增长的城市。其余人口减少过半的地区,也只是略好一些。 第二,人口减少,基本集中在三四线城市。去年人口减少的176个城市,除了重庆、烟台两个重点城市外,其余都是普通的三四线。 这也是本号为何一直在强调,越来越多的三四线城市,楼市终将鹤岗化。 大多数三四线城市,产业羸弱、经济疲软、人口流失、库存高企,这些问题都是难以解决的。 所以,越来越多的三四线城市,房价会“鹤岗化”,不可阻挡。 |
联系电话:647-830-8888|多伦多六六网 www.66.ca
GMT-5, 2025-1-15 10:46 AM , Processed in 0.06532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