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后期,中国的对外战争几乎一直是打败仗,而民族英雄左宗棠收复新疆之战,却成为中国近代史对外战争中少见的胜利之战。 总体上晚清的清军,早已不见清初“大杀四方”的风范。而当时的沙皇俄国风头正盛,俄军的战斗力虽不如英法,但也不可小觑。结果?俄军败了。 为何左宗棠能指挥清军取得胜利呢? 沙俄虽然在中亚地区势力强大,但同时也面临着其他地区的挑战和压力。其军事力量在一定程度上被分散,无法在新疆投入更多的兵力和资源。尤其是沙俄在侵占伊犁后,与土耳其爆发了战争,消耗了大量的国力,这使得沙俄在面对清军的军事压力时,不得不采取相对谨慎的态度,导致沙俄不敢把自己的全部精锐部队放在新疆方向和清军决战,也不会让沙俄全力支持阿古柏和清军作对。 英国等西方列强虽然在新疆问题上与沙俄存在利益冲突,但也不愿意看到沙俄完全控制新疆。因此,在清军收复新疆的过程中,英国等列强采取了较为中立的态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清军面临的外部压力。左宗棠本人在外交上积极与各国进行沟通和协商,利用国际舆论的压力,谴责沙俄的侵略行为,争取国际社会的支持。这种外交努力为清军的军事行动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也对沙俄形成了一定的制约。 当时,阿古柏叛军主要兵力集中在南疆,北疆相对薄弱。从军事战略的角度来看,先攻打北疆可以避开敌人的主力,减少清军在战争初期的伤亡和阻力。这种避实就虚的策略,能够让清军以较小的代价取得战略要地,为后续的进攻打下坚实的基础。 北疆地区是通往南疆的重要通道,占领北疆可以为清军南下提供稳定的后方和补给线。如果清军一开始就直接进攻南疆,那么北疆的敌人很可能会在背后袭击,使清军陷入腹背受敌的困境。通过先北后南的战略,清军逐步巩固了在新疆的统治,为最终收复南疆创造了有利条件。 北疆地区土地肥沃,水源相对充足,是新疆的重要农业产区。清军占领北疆后,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进行补给,包括粮食、草料等军需物资。这对于长期作战的清军来说至关重要,解决了后勤补给的难题。北疆的交通条件相对较好,有多条商路和通道连接内地。清军控制北疆后,可以更加便捷地从内地获取补给和增援,同时也有利于军队的调动和部署。稳定的后方和便利的交通为清军后续进攻南疆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使清军能够无后顾之忧地展开军事行动。 按照先北后南的战略,1876 年 8 月 17 日,刘锦棠带兵与金顺部利用炮火强攻下古牧地,留下两营扼守后,大军向乌鲁木齐挺进,阿古柏部闻风逃窜,乌鲁木齐遂被克复。乌鲁木齐是北疆的重要城市,政治、经济地位显著,占领此地不仅极大地鼓舞了清军的士气,还使清军在北疆建立了重要的军事据点,为后续的军事行动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一胜利使得阿古柏在北疆的统治迅速瓦解,其精心布置的防线被打破,军队陷入混乱。 沙俄扩张地图 1876 年 11 月 6 日,刘锦棠、金顺会同署伊犁将军荣全派兵乘势克复玛纳斯城。玛纳斯城的收复,标志着北疆地区完全被清军掌控,彻底切断了阿古柏在北疆与南疆之间的联系,使阿古柏的势力被分割为南北两部分,难以相互支援,为清军进一步南下进攻南疆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收复北疆之战让清军士气大振,迅速投入兵力对沙俄支持的阿古柏叛军展开全面进攻,收复南疆。清军采取了长途奔袭和分进合击的战术。例如,刘锦棠率领清军从不同方向快速进军,使阿古柏的军队难以集中力量进行抵抗。各部队之间相互配合,对敌军形成了包围和夹击之势,迅速突破了阿古柏军队的防线。 这种战术的运用,使清军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占领多个城池,在一个月内就前进1000多公里,收复了南疆东四城,随后清军乘胜追击,陆续收复和田、英吉沙等地,于1878年1月2日收复喀什,全面光复南疆地区。 这不仅减少了军队的数量,减轻了后勤负担,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军队的整体战斗力。留下来的士兵都是经过筛选的精锐,他们在战斗中能够更好地执行命令,发挥出更强的战斗能力。 左宗棠 左宗棠注重对将领的选拔和培养,任用了刘锦棠、金顺、张曜、徐占彪等一批英勇善战、忠诚可靠的将领。这些将领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领导作用,他们能够根据战场形势灵活制定战术,带领士兵奋勇杀敌。例如,刘锦棠在多次战斗中表现出色,他的指挥才能和勇敢精神为清军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左宗棠在兰州开办了兰州机器局,自行制造枪炮等武器装备。虽然兰州机器局生产的武器在技术水平上与西方列强的先进武器还有一定差距,但在当时的中国已经属于较为先进的装备。这些武器装备为清军提供了重要的火力支持,增强了清军的战斗力。 左宗棠还对一些从国外引进的武器进行改良,使其更适合在新疆地区的作战环境中使用。例如,对火炮的射程和精度进行了改进,提高了其在战场上的杀伤力。通过自主制造和改良武器,清军在武器装备方面逐渐缩小了与敌人的差距。 清军 新疆地区地广人稀,气候、地理环境复杂,交通不便,物资运输困难。左宗棠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筹备军饷、粮草、武器装备等,确保军队在作战时能够得到充足的补给和支持。例如,左宗棠开辟了多条购粮和运粮路线,从甘肃河西、蒙古草原、新疆东部以及向俄国人购买等多种渠道获取粮食,为长期作战提供了物质保障。 “急战” 则强调在战斗开始后,清军要迅速出击,以最快的速度击败敌人。这不仅可以减少清军自身的消耗,还能够避免战争的拖延导致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在实际作战中,清军多次采取快速突击的战术,如在达坂城之战中,刘锦棠率领部队迅速包围并攻克了达坂城,生擒了敌军主将,取得了重大胜利。 收复新疆需要大量的军费支持,而清廷正值内忧外患,国库空虚,军费严重不足。左宗棠积极向朝廷争取拨款,并多次向外国银行借款。1876 年,开战在即,左宗棠请求借洋款一千万两,清廷最终同意下诏各省协饷 300 万两、户部拨款 200 万两,并准许左宗棠自借洋款 500 万两。 新疆地区地广人稀,粮草供应是一个重大难题。左宗棠开辟了多条购粮和运粮路线,一是出嘉峪关,过玉门,从甘肃河西采购军粮运往新疆的哈密;二是由包头、归化、宁夏经蒙古草原运至新疆东部的巴里坤或古城;三是在新疆东部采买;四是向俄国人购买。 以上7点原因成为清军打败沙特支持的阿古柏,收复新疆全境的主要原因,左宗棠的高瞻远瞩在收复新疆之战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
联系电话:647-830-8888|多伦多六六网 www.66.ca
GMT-5, 2025-1-10 06:13 PM , Processed in 0.04486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