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涨价了。 一个非常关键的信号,是央行最近发布《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其中一条非常明确提到: 合理回升、重要考量、合理水平——这些更急迫更明确的字眼在过去很长时间,还是首次出现,此前的表达都更“温和”,比如: 5月份的一季度货币政策报告的提法是:维护价格稳定、推动价格温和回升。 8月份的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的提法是:维护价格稳定,温和回升。 而这一次的突然变化,熟悉政策的人都知道,很明显,央行用词更直接更紧迫背后反映出来的,是央行觉得时机已经趋于成熟,各项经济金融指标都开始出现好转,因此要开始重点考虑推动“温和再通胀”的问题了。 一方面,最近发布的一系列的金融经济数据都在显示经济的回暖现象: M1环比上升1.3%,是今年以来的首次回升;M2增速7.5%,连续数月高位增长。二者反应着实体经济中货币的流通速度正在加快。 作为基建先行指标的挖掘机销量,10月份增速大涨15.1%,整体工程机械开工率环比回升1.6%。这些反应国内基建和投资的“风向标”都开始出现好转迹象。 10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1%,5个月以来首次回到扩张区间。 而另一方面,10月份,CPI指数同比增长0.3%,环比-0.3%,虽然摆脱了去年接连负增长的局面,但依然徘徊在0附近的低位。 换句话说,央行认为,经济的扩张并没有体现在价格上,也就无法形成持续的社会预期。 举个简单的例子,整个社会就是个木桶,这个木桶的一半是需求,另一半是供给,而木桶能装多少水,就是经济水平(或者说是GDP)。 很显然,经济水平的高低取决木桶的“短板”,也就是需求和供给哪一方拖了后腿。 但不同的是,二者的修补方式不同。 如果供给是木桶的短板,需求大于供给,那么供给那一边会不断加高木板来满足需求挣取利润,然后需求的木板再加高,供给也继续加高。 整个过程中,水位(经济水平)也就水涨船高了,而给木板加高,就是涨价,这一整套下来,就是“通胀”。 相反的,则是“通缩”,需求小于供给,要让需求“加木板”则需要持续降价,否则只能由供给那边来“拆木板”,也就是企业“消失(倒闭)”。 这会导致需求的木板进一步下降,形成一种负面甚至恶性循环,整个过程中,水位(经济水平)则在不断降低。 在了解清楚这两层经济学逻辑后,我们就能非常容易理解,为何要推动温和再通胀了: 就是要通过经济的扩张来刺激物价水平的合理上涨,从而刺激消费,企业有钱了就拿去扩大生产和招人,大家收入也就慢慢起来了。 而整个“温和再通胀”的关键,就在于“温和”两个字。 不能像土耳其、阿根廷、津巴布韦那样无底线的印钞,产生恶性通货膨胀。 也不能像日本那样,迷恋零利率主义,陷入长期的通缩螺旋。 美国的温和通胀目标是每年2%,而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目标则是定在了3%。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专家委员黄益平就非常推崇温和再通胀,他甚至建议:要将温和通胀的重要性,提高到与GDP增速同等重要的地位。 GDP增速是追求规模,而温和通胀是追求效率(价格),二者要并重。 另一方面,是更大的时代背景,我们也正面临着推动温和通胀的内外紧迫性。 外部,是全球自由贸易时代终结,新一届美国政府上台加大挥舞关税大棒,外循环受阻,必须要通过内循环来对冲,而要实现内循环,就必须推升涨价通胀预期,从而刺激消费。 而内部,全国人大刚刚审批通过地方化债方案,地方政府迎来“化债十五年”,虽然当下的负担更轻了,但是钱还是要还,必须要通过温和再通胀来实现债务的消化(债务长期贬值)。 实际上,一列信号标明,高层最近已经在从温和通胀的边边角角开始动手了: 最近宣布春节、劳动增加两天假期,让大家有时间去消费; 提倡推动慢牛股市,让居民能从平稳的行情中增加财产性收入; 发布“就业24条”和“生育18条”,涨工资、提就业、促生育; 严厉反内卷,光伏开始产品涨价,银行开始利率回升,电商停止价格战。 以及,推动新一轮旧房改造和烂尾楼白名单的规模翻倍,解决房地产的拖累。 因为我们不能简单暴力地抬升物价,而是要从更加广泛的就业、收入、消费、内需、产能、人口、楼市等各个方面协同发力,引导社会和大众形成持续的“通胀预期”。 而预期会自我实现,最终形成温和通胀。 |
联系电话:647-830-8888|多伦多六六网 www.66.ca
GMT-5, 2024-11-18 06:30 PM , Processed in 0.04414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