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月举行的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Valdai Discussion Club)年度会议中,俄罗斯总统普京(Vladimir Putin)发表了一段冗长的演说,试图概述自己的世界观。 他不着边际地大谈全球的“少数派”正在妨碍“多数派”的抱负,并企图让我们相信俄罗斯属于后者。 然而当俄罗斯试图在今年秋天的联合国未来高峰会(Summit of the Future)上阻挠最终公报出炉,全球南方(Global South)各国断然否决了其意图。 在整个瓦尔代年度会议,普京都在努力掩盖一个事实,即他真正关心的是避免在乌克兰遭受战略失败。 事实上,俄罗斯已经遭遇了战略失败,而造成这一切的并非西方国家,甚至也不是乌克兰,而是普京自己。 过去20年间,他目光短浅且具破坏性的政策迫使乌克兰转向西方国家寻求支持和团结。 普京最早的严重失误之一发生在2004年乌克兰总统大选之后,当时他手段拙劣地想操纵选举结果,挑选赢家,最终却激起橘色革命(Orange Revolution),将温和派的央行总裁尤申科(Viktor Yushchenko)推上乌克兰总统的位置。 自那以后,普京便一直企图对乌克兰施加影响力。 但事情的走向显而易见:克里姆林宫的高压手段一次又一次适得其反,让乌克兰越来越坚定地想与西方国家结盟。 与部分西方评论家及克里姆林宫的政治宣传人士所声称的相反,这从来不是西方国家向东扩张的恶毒阴谋的一部份。 乌克兰才是采取策略性行动的一方,而这反映出普京努力想限缩其主权。 2008年,让乌克兰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的提案显然缺少必要的支持,当时法国和德国皆反对这个提议。 乌克兰领会了暗示,并在2010年重申其中立地位,借此遏制普京。 然而到了2003年,情势再次发生转变。 当时普京向乌克兰亲俄派总统亚努科维奇(Viktor Yanukovych)施压,迫使其拒绝与欧盟签署联合协议(Association Agreement)。 与欧洲建立更紧密的贸易关系原本可以促进乌克兰经济,并借着要求乌克兰与欧盟法律规范接轨来减少贪腐。 但亚努科维奇为了换取俄罗斯所提供的150亿美元经济援助和较低的天然气价格,默默顺从普京的要求并舍弃了协议。 作为回应,乌克兰民众在后来演变成广场起义(Euromaidan uprising)的行动中走上街头,而亚努科维奇则迅速在深夜逃往俄罗斯。 普京的回应让他的意图昭然若揭。 他派遣制服上没有任何识别标志的俄罗斯特种部队“小绿人”(little green men),进驻到自1954年就一直是乌克兰一部份的克里米亚,随后非法吞并该地。 无计可施之下,乌克兰只能放弃中立立场,寻求加入北约并推进与欧盟的协议。 此外,北约本身也因普京明目张胆掠夺土地的行为而感觉受到威胁,首次派军驻扎在其东欧成员国。 面对普京的侵略,这些反应完全可以理解。 再次强调,西方国家并没有试图让俄罗斯遭受战略失败,一切都是普京自作自受。 在2020年代之初,当乌克兰进一步向西方国家靠拢,普京意识到自己犯下的大错带来的严重后果,决定了结这个问题。 他发动全面入侵的目的,要么是让乌克兰变成像白俄罗斯那样的总督辖区,不然就是彻底消灭这个民族国家。 很快人们就发现,普京这次又失算了。 他以为一次快速的“特别行动”便足以推翻乌克兰总统泽伦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政府,并在基辅建立亲俄政权。 然而与之相反,他的军队遇上了一个意志坚定的国家,而俄军还没准备好要与这样的国家作战。 将近3年过去,俄罗斯如今掌控的乌克兰领土只比2014年增加10%左右,而当年其掌控了7%的领土。 这是个相当可悲的结果,尤其考虑到俄罗斯所占领的区域大多已被摧毁,当地人口可能只剩下2014年前的一半。 普京的目标仍然是完全控制乌克兰,并重建俄罗斯帝国。 然而此番尝试将会失败。 尽管布尔什维克军队在1920年代初期的俄罗斯内战后重新取得了对乌克兰的控制,但即便是列宁(Vladimir Lenin)也明白,乌克兰是一个政治实体,也必须继续维持这种地位。 虽然普京拒绝接受列宁的信念,认为那是个严重的错误,但也正是斯大林(Joseph Starlin)让乌克兰成为联合国的独立成员国。 随着普京的侵略战争继续进行,伤亡也将持续增加,每周可能会有约1万人伤亡。 但普京失败的冒险行径唯一确定的结果,将是乌克兰人民对俄罗斯的仇恨。 这将造成长久的影响,并已构成俄罗斯的一次重大战略失败。 此一局面的责任自始至终都在普京身上。 要不是普京,西方世界本不可能让乌克兰彻底疏远俄罗斯。 作者毕尔德(Carl Bildt),瑞典前总理、瑞典前外交部长 |
联系电话:647-830-8888|多伦多六六网 www.66.ca
GMT-5, 2024-12-29 07:28 AM , Processed in 0.04570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