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月4日上午,美国前总统卡特的遗体将离开医院,在家人和车队的护送下,从故乡农场到乔治亚州议会,再到华盛顿国会山和国家大教堂,作为卓越一生的最后旅程,向美国和全世界告别。 卡特一世百年,留下了影响深远的政治遗产,也有令人遗憾的未竟事业。就此,红星新闻采访了卡特中心中国项目负责人刘亚伟博士。 告别儿时家乡农场 回归夫妻共建的“家” 刘亚伟介绍,国葬方案已于2024年12月30日、也就是卡特去世后第二天启动。根据这一方案,当地时间2025年1月4日,在卡特家人的陪同下,护送卡特遗体的车队将途经他的故乡,在他儿时生活和学习过的农场驻留。这里如今已经成为美国国家公园的一部分。停留期间,农场的钟会响起39下,以祭奠这位美国第39任总统。 此后,车队将来到乔治亚州的州议会大厦,州政府和市政府官员以及所有议会成员都将在此等候致哀,随即前往卡特中心。直至1月7日,当地老百姓可全天候来向卡特遗体告别,为他守灵。 1月7日,卡特的遗体会乘美国空军第39号专机从亚特兰大一个空军基地离开,降落在马里兰州的安德鲁斯空军基地,随即前往美国国会大厦,安放在大堂。直到9日凌晨,美国政府官员、议会成员和普通民众都可前来向遗体告别。9日上午,国葬典礼将在华盛顿国家大教堂举行。此前,白宫已宣布2025年1月9日为全国哀悼日,以悼念卡特。 葬礼之后,卡特遗体会再乘专机回到乔治亚南部,下葬在他和已故夫人在1961年就开始建造的房子前面,叶落归根。 从中美关系到酿酒业发展 留下丰富政治遗产 关于卡特最重要的政治遗产,刘亚伟认为,从20世纪80年代迄今,已经过去40多年,如今来看,卡特执政期间所作出的决定和推动的政策反而显现出更大影响力。 在刘亚伟看来,卡特最大的政治遗产是中美建交,不管是从全球角度、中美双边,还是东亚地区角度来看,这个决策的意义随时间推移愈发重要。第二就是《埃以和平条约》,因为实现和平是卡特总统生前引以为荣的成就。从他1977年入主白宫,直至1981年离任,美国军队没有动一枪一炮。尽管在此期间经历了几次危机,但他始终将和平放在首要位置。 第三,就是他任上签署的《巴拿马运河条约》(又称《托里霍斯—卡特条约》),规定美国从巴拿马撤出全部驻军并将运河归还巴拿马,改变了美国在整个拉美地区的形象。在卡特逝世后,巴拿马总统穆利诺还表达哀悼,怀念卡特在巴拿马收回运河、恢复国家主权完整的过程中曾发挥“关键作用”。 刘亚伟指出,不仅在国际事务上,在国内政策方面,卡特的决定也在时间流逝中显现出英明之处。比如,他任内成立了教育部和能源部,成为美国第一位“绿色”总统。而且,他在任内取消了对航空、铁路和公路交通运输企业的严厉监管,释放出行业潜能,更方便百姓出行。 刘亚伟还讲了一个小插曲,美国啤酒行业今日欣欣向荣也和卡特有关。卡特在任时,允许家庭作坊酿制啤酒,没有形成行业垄断。 从卡特中心自身来看,从1982年他离开白宫后建立迄今,在全球已经拥有将近3500名雇员,在公共卫生改善等诸多方面都做出了显著成绩。 追忆卡特 其还留有这些遗憾 刘亚伟强调,虽然卡特离世,其未竟事业仍将继续,卡特中心位于美国国内的350多人和海外3000多人,将会继承他的遗志继续前行。 说起卡特生前的遗憾,刘亚伟提到,他从1986年开始,就致力于消灭麦地那龙线虫,也是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消灭目标的两种人类疾病之一,当时全球约有350万个病例。当他在2015年被诊断出癌症时,卡特说希望在离世之前看到这种疾病被灭绝。如今,全球尚有十几个病例存在。依照世界卫生组织标准,一种病要被宣布灭绝,必须在两年内没有出现任何新的病例。虽然麦地那龙线虫病目前已经对人类构成的威胁微乎其微,但是还不算真正灭绝。 另外,就是中东问题,也是卡特生前关注的重点,特别是巴以和平。他还著书发表自己的观点,如2007年出版的《巴勒斯坦:和平而非种族隔离》,而今看到巴以冲突还在恶化,也是令人非常遗憾。 第三,卡特在2023年2月进入临终关怀之后,近两年时间里一直牵挂着中美关系。刘亚伟称,他最后一次参加有关中美关系的活动是在2021年12月底,并为那次线上会发送贺信,强调两国相互理解、保持双赢的重要性。 刘亚伟介绍,卡特中心在中国第一个项目就是与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合作,协助往中国引入一条假肢生产线,目前仍在运营。从2010年到现在,卡特中心一项要务就是促进中美双方相互理解,目前还探索中美在第三方合作的可能,比如在拉美非洲有不少全球南方相关的项目,而两国在这些地区都有参加援助活动。 |
联系电话:647-830-8888|多伦多六六网 www.66.ca
GMT-5, 2025-1-7 04:17 AM , Processed in 0.04513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