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重诲死了。 这对孟知祥来说是个好消息。 兵书有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 就如同机会往往隐藏在人人都知道的事情里,但并不是人人都能看到。 安重诲,就是孟知祥的阴面。 因为,整个后唐朝廷,最针对自己,对自己威胁最大的,就是安重诲。 安重诲一死,此时已经处于半割据蜀地的孟知祥,外部上的压力就陡然消失了,至少后唐明宗李嗣源对他一直持招抚态度,还把自己滞留在中原的亲人和家属全都送了过来,即如此,李嗣源暂时就不太可能派兵攻打自己,那么孟知祥唯一要面对的,就是来自于内部的问题。 (无辜受屠 安重诲) 蜀地如此之大,武装势力不止自己一家,自己割据的是西川,而占据东川的,则是将领董璋。 这个董璋,我们提到过,郭崇韬平定前蜀的时候,董璋和康延孝是郭崇韬麾下的两员枭将,是郭崇韬计划的实施者和执行者,康延孝反叛,被孟知祥消灭,而董璋未反,被后唐朝廷封在了东川。 仔细研究一下董璋过去的履历,我们会发现一个很巧合的地方,那就是他和荆南的开国皇帝高季兴认识,不仅认识,且关系紧密,少时此二人都在汴州富豪李让的家中做奴仆,严格意义上来讲,俩人算是同事。 昨日的旧友,已经遏控长江,成了荆南霸主,而自己飘零半生,虽然也被朝廷授予了掌管东川的要职,但在董璋来看,自己的处境并不能算好。 (其心难测 董璋) 从李存勖即位之后不断的屠戮忠良,残害大臣开始,后唐朝廷就陷入了一个怪圈,面临到了一种奇怪的危机。 这个危机,不是宦官擅权,不是权臣作乱,不是外戚独大,不是财政亏空,不是士兵哗变,不是外族入侵,而是人心丧失。 所谓人心,这是看不到摸不着的东西,也正是因为人心不是实体,你说人心不存在,可每个人都有心,可你说人心存在,心在哪里? 正是因为人心难以琢磨,又属于是意象化的东西,因此就极为容易被统治者所忽略。 疯狂的屠戮使朝廷失去了公信力,让臣下们对皇帝失去了信心,让整个天下蒙上了一层恐慌。 而长期处于这种压抑环境下,人往往就会走极端。 什么官职,什么荣誉,什么位极人臣,什么封疆大吏,什么丹书铁券,那都是假的,被诬陷,被弹劾,被冤枉,被活活打死,那才是真的。 李存勖杀了郭崇韬,杀了康延孝,李嗣源又杀了安重诲,漠视任圜的冤死,这就给后唐的文臣武将们传达了很不好的讯号,留下了很不好的印象,尤其是康延孝之死,对董璋来说影响很大,都是一个战壕里走出来的,董璋的心里其实很不是滋味,后来发生的一些事情,又把董璋的这种心态放大到了极点。 明宗李嗣源要举办祭天仪式,要花钱,钱从何来?皇帝的想法是蜀地富庶,那就让负责治理西川的孟知祥和负责治理东川的董璋来掏钱。 而为了要钱,朝廷还专门派出了一个叫做李仁矩的大臣亲自到蜀地来宣读命令。 (洛阳来使 李仁矩) 孟知祥抠抠搜搜的不想给,那东川的发展还没有西川好呢,董璋当然也不想要给,可是朝廷既然派使者来了,那么董璋面子上也要做好接待工作,于是在李仁矩到之前,董璋还精心设宴,带领东川的文武百官来欢迎李仁矩。 李仁矩说早上到,董璋则天还没亮就在路边带队相迎,结果董璋是等啊等,等啊等,直等到了中午,李仁矩还没到。 等了一上午,董璋可就有点着急了,他还挺惦记李仁矩的安慰,于是派人到路上去查看,寻思这朝廷来使,咱得重视啊,不能让人家在自己地界上出事儿了。 结果派出去探听消息的人回来一禀告,差点没把董璋给气冒烟了,这李仁矩其实早就到了东川了,但是人没进来,而是在路途中的一个驿站,叫了几个舞姬妓女,正在饮酒玩乐呢。 这是什么意思?这是你把人家当贵宾,贵宾把你当卡座啊,很显然李仁矩根本就没拿董璋当个人物,没瞧得起他。 董璋是戟指嚼舌,冲冠眦裂,他老生气了,立刻就带领几百名兵卒疾驰飞奔到了驿站,要把李仁矩给杀掉,当然后来两边很多人说和拉仗,董璋终于算是把火给压了下来,李仁矩这才捡回一条命,可是俩人这梁子呢,也就算是这么结上了,因此李仁矩返回朝廷之后,他是挑拨离间,无事生非,各种抹黑董璋,说董璋在东川有诸多不法,这就进一步的加深了董璋和朝廷的矛盾。 有矛盾,就要解决矛盾,而明宗李嗣源解决矛盾的方式那很直接,那就是要裁撤东川和西川的军队,积极打压董璋,董璋当然不干,于是举兵造反,并且和孟知祥结成了盟友。 孟知祥在当时来说谈不上彻底的和朝廷决裂,可是他也是持对抗态度的,至少不能让洛阳朝廷方面把手插到两川来。 (深谋远虑 孟知祥) 董璋叛乱前期,孟知祥还对董璋有兵力等方面的各种帮助,这并不一定是孟知祥真的把董璋当成了战友,而是因为在利益驱动和审时度势的情况下,孟知祥认为这么做对自己是最好的,然而安重诲一死,孟知祥的压力变轻了,加上李嗣源又频频的往蜀地送还自己的亲眷,那孟知祥就不太想要和朝廷处于这么僵硬的状态了,所以他就找到董璋,规劝董璋放下武器,跟自己一起向朝廷请罪,缓和一下关系。 董璋呢,他是不同意的,因为他起兵造反的时候,李嗣源已经把留在洛阳的董璋的子女亲人全都杀掉了,于是董璋就对孟知祥说: 你孟知祥的家人都被送了过来,性命无忧,安然无恙,可我董璋的亲人全都被李嗣源杀掉了,我没有向朝廷请罪请降的道理。 哥们,你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啊。 这话说出来,孟知祥知道自己和董璋就没有再聊下去的必要了,因为他意识到,董璋目光短浅,和这样的人合作,是没有办法成就大事儿的。 李嗣源做皇帝以来,多有善政,民心还是有的,这个时候的后唐朝廷,它的发展只会比庄宗时期强,而不会比庄宗时期弱,公然撕破脸,只靠东西二川和一个尚未完全平定的蜀地就要和李嗣源对抗,能有几成胜算?简直可以说是没有胜算。 人们常说,机遇和挑战并存,人们往往追求机遇而害怕挑战,董璋是看到机遇了,但却不是害怕挑战,而是他压根就看不到挑战。 图未圆之志,不如固已立之基,叹昨日之憾,不如谋明日之进。 管窥蠡测,坐井观天,董璋纯粹是竖子不足以为谋! (蜀地风光) 当然孟知祥还是很客气的,董璋不愿意和朝廷讲和,他就三番五次的派人去劝董璋,劝他认清天下大势,劝他要把目光看的长远一点,董璋的回复也很干脆,那就是: 我不管我不管,我不听我不听。 董璋不仅不听,他还认为是孟知祥背叛了自己,董璋很火大,对孟知祥也不再客气,举兵讨伐孟知祥,战败,逃亡之中死于兵变。 想要割据蜀地,当然要拿下董璋所控制的东川,可严格意义上讲,董璋并不是死于孟知祥之手,因为孟知祥压根就没想要对董璋动兵,他一直在劝董璋要韬光养晦,要隐忍待发,可是董璋不听,反而还主动攻打孟知祥,战败后董璋逃走,孟知祥派人追,也没追上(知祥遣赵廷隐追之,不及),那没追上后来就不追了,因此,董璋是在没有追兵的情况下,自己害死自己的。 无论如何,董璋死了,孟知祥趁机接管了董璋的势力,把东川也给占据了。 那这个时候,孟知祥在蜀地就可以说是基本平定了内部,成为了割据一方的霸主了。 《新五代史》里有句话很值得注意:知祥卒不遣使谢唐。 董璋活着的时候,孟知祥原本是想要拉着董璋一起向朝廷请罪,缓和一下和朝廷的关系的,可是董璋死后,孟知祥占据了东西两川,他就有点膨胀了,飘了,他就没有再向后唐朝廷遣使来放低姿态,表明态度。 这句话实在是能很好的体现出孟知祥当时的心态,当时的孟知祥,在臣服和自立之间,真的就只剩下一层窗户纸了,而他迟迟没有公开割据的原因恐怕也只有一个,这个原因我们在《资治通鉴》中的一句记载中可以找到: “知祥吾故人,为人离间至此,何屈意之有!” 这句话的背景是,有大臣劝李嗣源,说孟知祥现在势力越来越大,他占据两川,已经不能控制,所以还是要委屈您,要哄着劝着孟知祥,要尽力安抚他。 (于心不忍 李嗣源) 李嗣源则反驳道,说孟知祥是我的朋友,是故人,他一定不是成心要反叛的,而是受到了小人的挑拨和离间,我们一定是有感情在的,所以我何必委屈自己呢? 李嗣源不想要对孟知祥虚情假意,所以他后来还是以一种十分真诚的态度去安抚孟知祥,就像这么多年以来,李嗣源一直毫无保留毫无恶意的把孟知祥的家人们纷纷送还到孟知祥的身边一样。 李嗣源相信,人间自有真情在,只要自己不负孟知祥,孟知祥就一定不会负自己。 人心都是肉长的,孟知祥算不上什么大贤大忠之臣,可是他自从入仕后唐之后,也是尽心竭力的辅佐几代君王,所以他也谈不上是什么大奸大恶之徒,当李嗣源一脸真诚的望向孟知祥的时候,孟知祥如何能不慌乱,如何能不审视自己,如何能不动容呢? 舟覆乃见善游,马奔乃见良御。 也许李嗣源知道,孟知祥注定不会是笼中鸟,池中物,生命中他曾经有无数个机会消灭孟知祥,但是他没有那么做,时年李嗣源已经六十有七,他已经不会再有下一个六十七年,也不会再有孟知祥这么一个朋友了... 参考资料: 《蜀梼杌·卷上》 《五国故事·卷上》 尹建华.前后蜀历史与文化讨论会综述.四川文物,1992 董茂玉.唐末五代时期中原移民对四川地区的影响.辽宁大学,2015 |
联系电话:647-830-8888|多伦多六六网 www.66.ca
GMT-5, 2025-1-22 12:43 AM , Processed in 0.04540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