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评论认为,跟美苏冷战时期相比,美国影视产业对中美冷战的反应是一片空白。而仍在进行中的TikTok事件,则是新时代冷战电影的最佳题材。 《纽约时报》发表文章《为什么好莱坞不敢拍中美冷战》,作者David Wallace-Wells指出,跟美苏冷战时期相比,如果中美冷战正在进行,你通过流媒体观看电影或电视是绝对无法察觉的。问题不仅仅是你在Netflix或Apple TV+上找不到一部关于美中竞争的好电影,除了《三体》以及一些历史纪录片,几乎很难找到任何关于中国的新内容。同样引人注目的是,我们都知道这背后的原因——而且甚至其卑劣。简单来说,我们如今观看的内容,绝大部分都是由那些在某种形式上过于依赖中国的大公司制作的,这些公司不敢冒犯中国的观众或领导人,哪怕只是冒险提及这个话题。 文章说,如今我们似乎像理解其他事情一样,在社交媒体上理解这些事——社交媒体除了其他各种功能外,还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电视真人秀,并谈到社交媒体方面的一个关键事件:TikTok的命运。作者指出,面对新的法律,字节跳动曾提前关闭了美国的访问权限,也许是为了激起用户的愤怒,随后,它又在没有采取任何行政行动的情况下重新开放,因为它有足够的信心认为不会有来自川普政府的真正威胁。忠实的美国TikTok用户大量涌向中国的小红书,后者成为了苹果美国应用商店中下载量最多的应用程序,这让该公司的司审查人员感到震惊,他们匆忙阻止中国用户查看新来的美国用户制作的内容。这些内容,都可以成为新时代的冷战电影的海报宣传,“至少足够六部精彩的B级片使用”:究竟谁是网络机器人,谁是喷子,谁有可能是傀儡,谁有可能是审查者,谁可能是间谍,谁可能会是操作者?
台湾“上报”发表文章《中国已不信任海外归国学生》,作者MC小臣指出,曾几何时,海外名校的学历曾是中国地方政府争相招揽的“金字招牌”,众多中国留学生也将通过选调公务员进入体制视为回国后实现梦想的捷径。然而,这一切随着中共日益强调政治忠诚与内部稳定的要求戛然而止。如今,海外留学生的“海归光环”不仅逐渐黯淡,更被中共视为具潜在威胁的“双面刃”,从多地的选调政策中被排除在外。 文章说,这一系列政策的收紧反映了中共对海归群体的深层不信任。习近平上台后,海归逐渐被中共标签为可能威胁其意识形态稳定的“双面刃”。海外学习经历被认为可能带来西方价值观的渗透,这与当局提倡的“政治忠诚”目标相悖。对于许多曾以“洋学位”为荣的海归而言,回国的职场竞争正变得异常艰难。当体制对海外经历日益警惕,甚至直接拒绝,他们的专业价值与发展空间都受到极大限制。这种政策变化,无疑是对中国海归群体的一次沉重打击,也进一步折射出中共在国际化与内部控制之间的矛盾心态。
总部位于美国新泽西州的《中国民主季刊》最新一期发表文章讨论西方对华政策转变与中国民主化前景,人权问题专家索菲·理查森(Sophie Richardson)指出,回顾 35 年来民主国家与中国历届领导层的 “接触”,很难找到促进人权和民主的口头承诺在实际行动中战胜了经济和其他利益。当人权与经济利益发生冲突时,人权往往成为牺牲品。 理查森认为,民主国家可以通过几种方式改变与中国的互动。首先,它们应确保自身及本国企业不再助长或维持人权侵害行为。美国的《防止维吾尔族强迫劳动法》和欧盟的新尽职调查立法对一些商业交易引入了人权审查,这无疑是一种进步。然而,这类审查应进一步扩大范围,同样适用于投资、进口及出口管控等领域。 其次,民主国家政府应坚定履行国内法和国际法所规定的法律问责义务,对涉嫌严重侵犯人权的中国政府官员进行调查和起诉。数十年来,各类声明和人权对话并未阻止中国政府实施愈发严重的人权侵犯,受害者人数持续扩大。民主国家拥有收集证据和推动问责的国内和国际手段——对人权侵害的结构性调查和普遍管辖权起诉就是最明显的例证,而如若不采取这些行动,只会进一步加深北京对自身逍遥法外的认知。 最后,也是最根本的,民主国家应大力加强对中国境内外独立公民社会的外交、财政、法律和政治支持。正是这些公民社会力量推动言论自由,从而预防全球性公共卫生危机;正是这些人争取了有限的法律改革,为国际商业活动创造了条件;正是他们的思想鼓励民主辩论和代表权,帮助抵御全球威权主义的回潮。这些关键的盟友理应获得强大民主国家的团结支持,这种支持本身即是一种有意义的接触。 |
联系电话:647-830-8888|多伦多六六网 www.66.ca
GMT-5, 2025-1-27 12:16 PM , Processed in 0.04494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