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拿大看医生有多难,首先你先得有个家庭医生,看前阵子1000人凌晨在寒风中等6个小时抢500个名额,就知道这有多困难了。 根据最新数据,BC现在有120万人没有家庭医生! 近日,一项最新调查报告显示——超过三分之一的加拿大人都没有医生,生病了只能上网求助,自己查自己医! 加拿大医学会(CMA)和民调机构Abacus Data在去年11月进行过一项在线调查,发现37%的受访者因为找不到家庭医生或专业人士,上网寻求医疗建议。 其中,有23%的受访者表示因为上网自己查病因和治疗方案,反而产生了不良反应,把身体搞坏了。 CMA指出,越来越多加拿大人被迫求助网络上的医疗资源,这反映了全国范围内医疗服务的不足。 目前,估计有650万人没有固定的家庭医生或护士。 CMA会长乔斯·雷默博士表示,这个结果“极具警示意义,没有哪一代人像现在这样,既要面对海量发虚假信息,又要应对因医疗系统负担过重而无法满足需求的困境。” 据联邦就业和社会发展部的数据表明,加拿大的人均医生数量低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大多数国家。 从2022到2031年,普通科医生和家庭医生的职位空缺预计将达到48.900个,而求职人数仅为29.400人,缺口接近20.000人! 研究小组还发现,42%的受访者曾尝试过网上的医疗建议,31%的受访者甚至优先选择上网查,而不是寻求医生或其他专业人士的意见。 就算去医院看了,也是重重难关,一是等待时间,二是要遇到好的医护人员。 也是在近日,一个“加拿大人看医生被PUA“的话题火了。 一个名叫当莫妮卡·布尔(Monica Bull)的加拿大女子分享了自己生娃的经历,2020年,她紧急剖腹产生下女儿,但刚生完整个人就不对劲了。 莫妮卡感到腹部剧烈疼痛,“我痛得实在是受不了了,连女儿都抱不起来。“ 一开始,莫妮卡也没有多想,毕竟刚被剖开肚子抱了个孩子出来,但也跟护士说了,寻求帮助,看看给点止痛药什么的。 没想到,护士根本没管她,还开始赶人。 “我告诉护士,我疼得动不了了,但她却表现得像是我在小题大做,然后一直让我起来回家,因为还有个婴儿要照顾。” 莫妮卡怕这样回家会出事,再三请求,但医生护士都觉得她就是在矫情,2天后就把她们母女赶回家了。 她还记得自己出院的时候坐轮椅,刚坐上去就感觉腹部传来“咔嚓“一声。 “我忍不住叫了出来,但护士冲我喊‘别叫了’!” “回家的路开了一个小时,我一路都在哭,哪怕一点点动作都疼得难以忍受”。 躺了一个晚上还是没有好转,莫妮卡隔天早上回到了急诊室,一检查:子宫内出血! 检查发现,莫妮卡体内有个巨大的血块,长约七英寸(约17厘米)、厚约两英寸(5厘米),压迫着她的神经。 “除此之外,我的肺部和心脏也开始积液,导致呼吸困难”。 然而,莫妮卡并不是个例。事实上,在加拿大的医疗体系中,女性患者遭受忽视且因此造成病情加重的案例数不胜数。 温莎大学的一项研究指出,“令人震惊的是,几乎每个女性都曾经历过类似的事情,她们常被贴上情绪化、夸张、喜欢寻求关注的标签,在看病时也会因此得不到重视。” “我们听到很多女性带着剧烈疼痛求医,却被告知只是‘正常的经痛’,或被归因于心理健康问题,”拉库斯解释,“有些患者需要花上多年才能明确的诊断。” 比如像纤维肌痛、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囊卵巢综合症(PCOS)和慢性疲劳综合症,这些都是女性常见疾病,但因为缺乏足够的研究和教育,常被误诊。 所谓的“煤气灯效应”(Gaslighting),是近年来年轻人中流行的概念,指的是通过操纵者长期蓄意、有目的地对被害者进行精神打压,有意无意地灌输虚假、片面或欺骗性的言语,扭曲其认知。 经历过这次的教训,莫妮卡也学会了更加明确、强烈地表达自己的痛症或不适, “现在我去急诊或医生,如果感觉护士在忽视我,就会更主动为自己发声。我学了更多医学术语,这样可以更清楚地解释自己的状况,让他们知道我没有夸大或假装。” |
联系电话:647-830-8888|多伦多六六网 www.66.ca
GMT-5, 2025-2-2 02:46 AM , Processed in 0.04652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